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广西百色市国土资源局从3个方面集中发力,重点解决好"三农"问题。一是学好用足中央支持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政策。该局结合本地实际,研究、细化、实化相关"三农"新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辖区村庄用地布局,完善设施农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村庄建设用地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也出现了村庄建设用地缺乏系统规划、分布散乱、布局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此,笔者就广西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一村庄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1 住宅质量比较落后。经过分析和实地调查后发现,广西大部分乡村居民的住宅以砖瓦结构为主,其次是以砖木结构为主,少部分才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住宅…  相似文献   

3.
产业支撑逐渐壮大、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乡村治理精准有效……近年来,滑县自然资源局以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为抓手,用好用足用活自然资源政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规划引领 优化村庄布局 走进滑县枣村乡姜庄村,宽敞笔直的水泥路伸向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民房与周边碧绿苍翠的树木相互映衬,孩童正在街心广场上悠闲地荡秋千...  相似文献   

4.
<正>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规划》围绕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对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作出了科学部署,旨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村庄建设用地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也出现了村庄建设用地缺乏系统规划、分布散乱、布局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此,笔者就广西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城乡发展进入新时期,"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的村庄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武汉市村庄规划与实施始于2005年"家园行动计划",针对村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生态底线区部分村庄发展模式在省域范围内颇具影响,本文总结武汉市生态底线区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经验,希望能为乡镇振兴发展提供借鉴。武汉市生态底线区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249户的山区村庄,国庆7天期间的游客量约4万人,吸引他们的是看山、看云、看雾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是成片连绵的茶园,是美观独特的乡村风貌……这其中,土地综合整治始终不断地在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加档......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意见》明确了村庄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村庄建设用地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但是也出现了村庄建设用地缺乏系统规划、分布散乱、布局混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村庄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对此,笔者就广西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 《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  相似文献   

11.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浙江省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结合浙江自然资源禀赋,部署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通过乡村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着眼于破解耕地保护碎片化、村庄用地无序化、农村发展低散弱问题,重点对农村山水林田湖草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全域优化农村  相似文献   

12.
白玉 《国土资源》2013,(6):48-49
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和形态迥异的地理风貌塑造了山水、田园、文化和历史等不同景观类型的村庄。作为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村庄用地是农村人口生产和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是我国美丽乡村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乡村规划的弱化,导致村庄出现了破败和杂乱等问题,村庄用地也出现了粗放、无序利用等现象。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村庄用地正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整治的重点。为了避免在土地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重要途径。陈匠村位于平湖市林埭镇东南部,东与独山港镇相临,南与乍浦交界。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内部水网密布,为较典型的鱼米之乡,耕地虽相对集中连片,但仍有部分破碎图斑存在,农业服务设施配套相对不完善。从昔日耕地碎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到如今被成片稻田、村居整洁、环境靓丽、道路平整取代,林埭镇陈匠村村庄风貌变化,  相似文献   

14.
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以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针对中国乡村建设的需要和中国多山的地理环境,考虑山地环境对乡村中小学选址的影响,构建多山环境下乡村中小学的区位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方法,以Visual Studio. Net 2010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 10.0组件库,同时结合MATLAB编程,开发出基于交通网络的乡村中小学区位优化系统。最后将系统应用于贵州省某镇的小学布局优化中,分别在只考虑已有道路、假设道路可升级、假设道路可新建或升级3种情景下,通过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确定新建学校的最佳位置,以及新道路的修建和原有道路的升级情况,从而得到不同情景下各居民点学生的上学耗时。结果表明,交通网络对乡村中小学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改善交通网络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就学效率上学速度。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南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从编制原则、编制基础、村域空间布局规划等方面明确了要求,科学引导"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导则》规定,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可与城镇建设用地统一编制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16.
美丽乡村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年来,桐庐县结合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同时凸显了自身农村田园自然风光秀美、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和农村宁静美丽的自然特质。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要因地制宜,在发掘村庄自身特色上做文章。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深挖村庄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桐庐县地域辽阔,村落之间差异较大,既有地理一、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并提出了一些战略举措,日前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而农村坑塘作为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更需要多方引导扶持,通过结合实际、因"坑"制宜,实施分类治理改造,就能使其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笔者在深入农村调查时发现,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很多村庄、田间都存在废旧的坑塘,有的是战乱时代留下了面积较大的"寨海子"。尽管一些乡村干部和群众也力所能及地进行了治理改造,但因权属不清、财力有限、规划无序、  相似文献   

18.
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在现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挂钩,对新农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保障,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治理修复,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诸暨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该项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实施,全力推进乡村...  相似文献   

19.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和要求,确保全省乡村振兴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条例》明确,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利用专项规划成果,统筹安排目标任务,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的建设布局散乱、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建德市于2015年选择大洋镇高垣村作为全省首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试点。通过村镇市三级共同努力,历时近两年时间,完成了大洋镇高垣村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该村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为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