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量社会资本逐年流入现代农业背景下,为在流转的土地上获取更多的收益,较多的土地承包经营者将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改种为收益较高的景观苗木、挖塘养殖、草皮、果树、茶叶等“非粮化”作物。“非粮化”导致的耕地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陆续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因此,制定“非粮化”破坏耕地认定标准,构建“非粮化”破坏耕地评价工作流程,逐步改变“非粮化”破坏耕地的利用方式,是深化“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聚焦土壤质地、耕作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杂物侵入程度等核心指标,开展了县域“非粮化”对耕地破坏评价初步探索研究,并在浙江省义乌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耕地“非粮化”治理管控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省各地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倾向,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意见》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嘉善县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为目标,以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为着力点,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构筑起适应新时期、新要求的耕地保护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耕地面积40.3574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4.21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4.79%。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日照市耕地“非粮化”现状,结合近年来日照市及各区县耕地“非粮化”变动趋势,分析导致耕地“非粮化”的主要成因,有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日照市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日照市耕地“非粮化”程度山东省最高,两区耕地“非粮化”程度好于两县,各区县耕地“非粮化”程度均呈增强态势。根据日照市耕地“非粮化”现状,提出要全面摸清全市耕地“非粮化”存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精准施策落实好种粮补贴政策,提高种粮收益。  相似文献   

5.
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以2020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在全省部署开展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实施意见》提出,按照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开展国土变更调查,全面掌握全省2020年度的地类、面积、属性及相关单独图层信息的变化情况,持续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更新县级国土利用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正>仓廪实,天下安,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近年来,平湖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并落实“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四位一体保护,努力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荣获2021—2022年浙江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草案强化了土地管理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土地管理法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前,自然资源部法规司司长...  相似文献   

8.
2月16日,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传来消息,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保护严防强行毁麦占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克服疫情灾情影响、加快恢复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小麦生长即将返青起身的特殊阶段,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  相似文献   

9.
正要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要有数量足够和质量良好的耕地作为保障。提高耕地质量和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必然选择。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用地(耕地)产能核算是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农业统计数据,再分层次、分区域建立耕地质量与产量的核算模型,最后完成耕  相似文献   

10.
政策     
<正>"十三五"规划建议多处涉及国土资源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正式发布,《建议》多处涉及耕地保护、节约用地、生态环境、海洋等国土资源领域的内容。《建议》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包括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这一原则。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2.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攸关农民切身利益。“十三五”期间,杭州市余杭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压紧压实各级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有效治理违法占地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行为,依法依规管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真抓实干、动真碰硬,取得了良好的耕地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兰溪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数量居金华市第一。近年来,兰溪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防违法”一体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近两年净流入耕地5600余亩,坚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底线根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实践证明,护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我们的饭碗才能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作为有着“处州粮仓”之称的传统农业大县,松阳县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格局,而全县人均耕地仅有0.49亩。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松阳县坚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护耕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近年来,松阳县多次获得“全市耕地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也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近日,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万田乡万田村等地千亩油菜花海盛放,这道靓丽风景线的背后,是柯城区为守好“饭碗田”、提升耕地质量、压实耕保责任作出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耕地提质,耕种增效衢州市柯城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耕地资源匮乏。近年来,该区通过全面摸排耕地要素资源的类型、数量、潜力,  相似文献   

17.
政策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要求各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8.
如何走出土地流转“非粮化”困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日前,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河南省一般农户流转土地的日"非粮"比例已经高达40%,而土地经营大户的"非粮"比例从2010年的43.7%上升至目前的60%。这一结论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近年来,土地流转不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土地撂荒等粮食生产问题。但伴随土地流转面积的快速增加,农地"非粮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给国家粮食安全带  相似文献   

19.
湖南双峰县作为传统种粮大县,把保护耕地、建设耕地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连续14年实现占补平衡,连续10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省双峰县地处湘中丘陵地带,因两座对峙的山峰而得名。作为传统种粮大县,截至2013年底,双峰县已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连续10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双峰县的耕地保护“密码”是什么?记者近日在双峰县国土资源局采访时找到了答案: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水田补水田”制度,强化预审把关、离任审计,推行土地整治“四自”模式,提升补充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2018年10月,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的通知》,在浙江省内率先提出在全市域建立实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2019年2月,该市以越城区为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至2019年底,顺利实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全市域覆盖。该制度实施以来,绍兴市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从1.18%下降至0.37%,为开展卫片执法工作以来的历史新低。2021年4月,绍兴市永久基本农田“田长制”模式获自然资源部通报推广。一、“1+X”模式总牵引,实现保护数量全覆盖(一)围绕“1”个核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落实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在《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基础上,将高标准农田范围建立田长制扩大到永久基本农田范围,明确建立覆盖全市240.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的“田长制”保护模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