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各行各业对水运(海运)的需求增长。港口吞吐量的变化,是这种发展的最直接的反映。1993年我国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9.5亿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达2.5亿吨,比上年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完成约306.8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36%。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内地经贸持续发展和香港回归的带动下,香港航运业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1997年上半年香港港口集装箱处理量超过600万TEU(港府统计处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首5个月,香港港口集装箱处理量已达551.64万TEU,比上年同期增长9.01%)。香港航运业的特点是,每年的第一季度为货运淡季,第三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集装箱工业发展很快。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有限公司(OSC)统计预测,1993年世界集装箱生产量为100万TEU,1994年约为106万TEU,比上年增长6%。90年代后半期,世界集装箱产量继续上升,到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 1996年上海港仍以绝对优势雄居榜首,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638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97万TEU,超过计划指标19.4%,比1995年净增44万箱,增幅高达29%,这一数字亦比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高出了4个百分点。目前从上海港始发的国际集装箱航线已达19条,集装箱航班多达335班。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贸易增长及货物多样化的作用下,越南港口设施不足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从集装箱操作量看,1996年越南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7万TEU)有70%是在胡志明市操作的。而随着海运业的发展,预计到2005年越南的集装箱运输量将达300万TEU,几乎是现在的5倍。显而易见,越南加强货运码头建设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外贸经营结构的改善,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迅速。截至1994年底,我国已拥有集装箱船舶977艘,总箱位达24.7万TEU(20英尺箱);全国港口有集装箱专用码头泊位40个,年综合吞吐能力406万TEU,比1993年增加84万TEU,从事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的专业公司达80多家。集装箱航线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是世界上少有的半封闭天然良港,水深域阔,应以建港为主;目前青岛港年吞吐能力己达8430万t,1997年吞吐量6916万t,集装箱103万TEU,具备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各项条件。而在胶州湾建设跨海大桥后将会破坏湾内两个锚地和削弱港口功能,是胶州湾持续利用和青岛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1996年世界集装箱产量为126.3万TEU(国际际准集装箱),比上一年的138.6万TEU下跌10%,其中干货箱的产量从120万TEU减少到108万TEU。与此同时,冷藏箱与罐式箱的生产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年世界冷藏箱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8.5万TEU。比  相似文献   

9.
郑金岩 《海洋信息》1994,(12):13-14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内地对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及中转需求越来越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两地间集装箱班轮运输的发展。据港府统计处统计,1993年两地间集装箱海运进口为437.3万吨,比上年增长了53.2%;海运出口为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了30.8%。进出口合计为723.4万吨。若按标准箱载货量估计,约为110万TEU。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我国海上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装箱运输是世界海洋运输的一场革命,它彻底改变了海运对杂货运输的传统方式,实现了海洋运输的信息化、门对门和高效率,从1975-1995年的20年内,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以每年10.8%的速度增长,而世界集装箱船舶也由1975年的624.24万吨发展到1993年的2844.9万吨,年增长8.8%。集装箱运输已成为世界航运业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世界海运的发展趋势,我国于1978年首先开辟了上海至澳大利亚墨尔本集装箱定期航线,到1996年我国已拥有各类集装箱船舶和专用船舶1000余艘,集装箱航线也遍及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我国集装箱运力90…  相似文献   

11.
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目前它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输体系。集装箱运输具有的巨大优越性已为世界各国航运界所公认。近一、二十年,集装箱海上运输发展极为迅速。集装箱码头不断增多,吞吐量日益增大,集装箱船日趋大型化。据1981年底的有关资料介绍,在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的315个港口中,有941个集装箱泊位(另有滚装船泊位615个,载驳船泊位56个),集装箱吞吐量达4011万箱。1980年吞吐量为3651万箱。1981年比1980年增长9.8%。  相似文献   

12.
京唐港,原称唐山港,即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到的“北方大港”。京唐港始建于1989年,1992年正式对国内通航,1993年与北京市达成协议合资建港,易名为京唐港,并于同年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目前,京唐港拥有8个万吨级泊位(其中3.5万吨级泊位1个,回.5万吨级泊位7个),年综合通过能力780万吨。自1993年对外通航以来,京唐港吞吐量以每年76.82%的速度迅速增长,在我国沿海港口中增长速度仅次于营口港。1996年港口完成吞吐量450万吨,居全国沿海港口第23位。1997年因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出口量锐减,港口完成…  相似文献   

13.
以集装箱箱数计,吞吐量最大的十个港口是:纽约2065000箱;鹿特丹1900000箱;香港1830000箱;新加坡1340009箱;神户1261134箱;高雄1144522箱;基隆942526箱;汉堡930338箱;圣胡安857277箱;不来梅/不来梅哈芬819940箱。以集装箱货物吨数计,吞吐量最大的十个港口是:神户2128.5万吨;鹿特丹1890万吨;新加坡1876.7万吨;巴生港1450万吨,长滩1342.3万吨;横滨1305万吨;纽约1235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港口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两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上海港和宁波港,由于其集装箱吞吐量经过近15年来的高速增长,都已经成长为世界集装箱大港。文章利用现有集装箱港口体系理论,研究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港口体系,并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未来的集装箱运输体系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和外贸商品结构的变化,采用集装箱运输的外贸货物日益增加。1990年世界集装箱海运量为2760万TEU,集装箱货物贸易额为1189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6%。航运权威部门预计,到2000年世界集装箱海运量可达3880~4370万TEU,集装箱货物贸易额可达16500~185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4~38%。可见国际集装箱运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且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将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6.
去年,舟山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656万吨,比上年增长6.8%,在全国各大港口中的排名由上年的第15位跃升到第13位,首次超过烟台港和厦门港。舟山口岸的开放范围和开放点均居浙江省第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推进,欧洲港口集装箱运输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据英国远洋航运咨询有限公司(OSC)预测,在未来12年内,欧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为现在的两倍以上,其中支线运输量增长最快。 据预测,欧洲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从1996年的  相似文献   

18.
一、奥克兰港概况奥克兰港是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仅次于纽约港)。近几年发展很快,它的装卸数量、堆物面积,泊位长度、装卸设备等方面已列入世界大集装箱码头的行列(列世界第五位)。奥克兰港吞吐量中,集装箱占80%它拥有475英亩集装箱码头设施,28个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17个,集装箱、杂货多  相似文献   

19.
这一消息是在1990年5月上海举行的“第五届环太平洋港口讨论会”上获得的,我国交通部和上海市有关负责同志,以及21个港口代表的发言中综述了这一前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年吞吐量达4.6亿t,上海等8个沿海港建起了保税仓库。目前与世界600多港口通航,远洋船队居世界第八位。目前我国沿海已有大中型港口60余个,其中吞吐量在100万t以上港口26个,对外籍  相似文献   

20.
林承坤 《海岸工程》1989,8(4):51-60
中国最大港上海港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198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11290万吨。目前吞吐能力不足。为解决此困难,必须建造若干新港。根据沉积、河流冲积过程和入海航道水深来选择港址,作者建议选择杭州湾的金山咀和长江口的七丫口为最佳港址。前者码头泊位的规模宜确定为3.5万—5万吨级,后者为1万—2万吨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