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冰雪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与韵律,黑龙江辽阔的地域、寒冷的气候、壮美的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是其形成的基础,而她的发展有着自然的孕育,人文的基础和社会的动力。浓郁的冰雪风情为多姿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动注入了生机与灵魂,使其更具动人,心魄的魅力。黑龙江冰雪风情以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令世人瞩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升华,冰雪文化已逐渐趋于成熟,并已经与黑龙江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2.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劳动者创造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如群星闪耀,璀璨耀眼。而就冰雪文化而言,黑龙江省是重要的发祥地,是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0-2010年的TM影像和DEM数据,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了玛纳斯河流域南山4个时期的冰雪分布信息,并结合近20 a(1987-2007年)的气温资料对研究区冰雪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研究区冰雪面积从1442.32 km2退缩到710.54 km2,面积减少了50.7%。(2)1990-2010年间,冰雪变化主要呈现退缩的态势,尤其在海拔4000 m以下,面积减少更为剧烈,在海拔4000 m以上相对平缓。这种现象在研究区东区表现的更为明显,西区相对较小。(3)自1987年以来,气温的升高是冰雪面积不断退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增温明显,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青藏高原冰雪动态,很少关注冰雪消融后岩漠的变化。岩漠通过地气相互作用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本文通过梳理青藏高原冰雪、冰雪消融区、岩漠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方法体系,着重分析了各遥感数据来源及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基于遥感技术条件下青藏高原冰雪动态监测、冰雪消融区岩漠动态变化监测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总结。目前,青藏高原冰雪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数据来源多样、研究方法成熟,而冰雪消融区岩漠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尚未形成系统研究。在人为干扰不明显背景下,青藏高原冰雪消融区岩漠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对冰雪变化遥感监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决策支持系统,并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抢险指挥车集成系统,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极端冰雪气候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介绍,课题围绕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决策、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旅游正在成为冬季旅游出行的新选择。新疆冰雪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成为当地旅游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旅游资源适宜性角度出发,选取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和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18个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WM)确定组合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因子加权评价模型(MCE)对研究区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 就自然条件来看,伊犁东部、阿勒泰北部沿山脉边缘的丘陵和平原等地区较适宜发展冰雪旅游;② 阿勒泰地区和乌鲁木齐市的旅游资源相关基础设施完备,昌吉和伊犁在旅游资源方面也有较强竞争力;③ 社会经济来看,伊犁、乌鲁木齐市和阿勒泰地区为代表的北疆城市较南疆有更强的游客接待能力;④ 伊犁、乌昌经济带沿线地区交通可达性明显优于南疆各地州市。新疆冰雪旅游综合适宜性指数为1.8622-7.5724之间,其中天山北坡、阿勒泰北部、伊犁、塔城北部、哈密中部等地区为高度适宜;南疆大部分区域处于中低度适宜。建议通过加强新型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积极承办大型冰雪运动相关赛事,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交通道路建设,以加速推进新疆冰雪旅游发展。本研究可为冰雪旅游区开发和选址提供空间导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雪球地球     
正说到冰雪,你会想起什么?是电影《冰河世纪》?还是南极、北极?今天,我们要讲的冰雪故事,是发生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的一次极寒事件。与其相比,电影与南极、北极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冰与雪之歌"雪球地球",顾名思义,此时的地球普遍被冰雪覆盖,冷干的空气在苍凉的大陆上肆意驰骋,巨厚的冰层覆盖了广袤的海洋,当时全球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MODIS图像冰雪信息挖掘与动态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藏地区的环境特点,对适应大区域尺度及全球尺度的MODIS数据进行冰雪信息挖掘与监测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适于西藏地区MODIS数据雪信息提取的技术途径,实践表明,该法对冰雪情监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快速提取森林冰雪受灾范围,有利于准确掌握森林受灾情况,为此类灾害性气候事件防灾减灾、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2001-2007年NDVI数据,提取灾前植被NDVI参考值和正常波动范围,结合2008年NDVI数据提取冰雪冻灾范围。该方法弥补了基于单一时相的传统方法(NDVI差值法)忽略植被指数正常波动的问题,分像元提取植被NDVI正常波动范围,使提取结果更加客观合理。与传统方法提取结果对比,省级尺度的验证结果相同(即森林受灾率均为34.72%,而实地调查森林受灾率35.3%),但2种方法在县市行政单元提取的森林受灾率相差较大。NDVI阈值法提取的森林冰雪受灾范围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而传统方法提取结果主要分布于湖南省北部地区,南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根据实地考察资料显示,相比于传统方法,NDVI阈值法提取结果与实际森林冰雪冻灾空间分布信息更接近,精度更高,更适合于区域大尺度提取森林冰雪受灾范围。  相似文献   

10.
2021年3月19日,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张家口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2号沟中段防洪工程施工项目,中标金额为7138.76万元.8月16日,该公司再次中标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2、3、5号沟防洪工程(2号沟下段明渠),中标合同金额1114.4万元,是河南省唯一参建北京冬奥会场地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