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子孙后代。耕地稀缺,人口增长,耕地的后备资源日益匮乏。而近年来,农村小集镇的扩张、乡企圈占良田、农村村民建房用地中突击建房、农民种养挖田破坏耕作层,致使耕地被蚕食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受到挑战。农村土地违法现象林林总总,违法事实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但从农村土地违法现象中把脉违法当事人违法心态,寻求诱发农村土地违法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惩治,就能避免、减少农村土地违法行为发生,守住耕地保护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相似文献   

2.
徐薇 《西部资源》2010,(4):48-48
<正>2010年初,鄂旗蒙西镇国土所按照旗局要求,全面实施执法监察协查员制度,在辖区内聘用了4名嘎查(村)干部担任协查员。上半年,几位协查员共报告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起,调解农村土地纠纷3起,并很好地宣传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面向空心村综合整治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如何通过空心村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空心村整治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内涵,明晰了新型城镇化、乡村重构、空心村整治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不同空心村整治类型例证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并提出面向空心村整治的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及制度保障措施。结果表明:空心村整治的实质是实现以农村土地要素为载体的要素有序流动及其优化配置,乡村重构和空心村整治互为理论依据和推动途径,空心村整治和新型城镇化互为重要内容和研究背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重构则互为政策推力和实现方法;对应于空心村综合整治途径,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分为城乡一体型、中心社区型和就地改良型3种模式;当前需要发挥市场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宅基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退出制度,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税费制度,从而有效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代社会农村土地矛盾突出,备受人们关注。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因此,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可为中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也可为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近几年农村土地制度中的几种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地与人类生活、生产之间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其中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粮食的安全,因此应确保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本文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效率的措施,以期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困境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性分析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践,梳理出现阶段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两种主要模式: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基于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有模式,发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际,构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相关指标体系。依托该指标体系,借助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土地经营的规模进行剖析,继而将分析结论与土地经营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进行拟合,得出土地规模经营需注意的4个关键点。并根据在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某村的实地调研情况,对该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最佳规模和最大规模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对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理论能够较好地与实际结合。依据分析结论及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设计农村土地流转数字化监管系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精神,提高政府土地流转监管水平的重要举措。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攻关,系统由农村土地流转全过程监管系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信息发布与电子交易系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发布与电子交易系统和农村土地流转信息采集与数据更新设备等组成,并形成一整套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的数字化监管技术体系。该系统覆盖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规划-拆迁-复垦-验收-交易-使用"7个核心环节,涵盖中国大部分地方的土地流转情况,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数据库对庞大的数据做储存处理,因此选择切实可靠的可以运用的建库软件才能够解决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重点工作,数据处理和录入量都非常大,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数据的可用性,提升大规模下的信息数据存储空间还需要对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难点做出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全国两会,民革中央共报送提案36篇,其中4篇直接涉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法制建设问题。民革中央在《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相关法律的提案》中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存在法律缺位、法律之间不一致、效力不足、内容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快制定、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抵押担保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资格界定等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诺敏  隋莹莹 《西部资源》2013,(3):138-139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的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整治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群众意愿问题、组织管理问题和规划设计中的问题。研究结论:提出要土地质量提高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并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参与、重视组织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通报会,挂牌督办7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并公开通报7起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挂牌督办的7起案件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庆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岸青城项目违法占地案;赤峰市腾龙管业有限公司违法占地案;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天利驾驶员培训有限责任公司违法占地案;鄂尔多斯市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长城五号井田非法采矿和违法占地案;锡林郭勒盟宏江环保建材公司违法占地案;乌兰察布市大青山陵园有限公司违法占地案;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铁龙矿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农村土地整治是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等突出问题,分析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土地“三整合”、农村空心化“生命周期”、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一整三还”综合模式、统筹协同决策模式及其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区各盟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执行。《暂行办法》的全文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内国土资发〔2014〕22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切实保护耕地,发挥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及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乡村发展现实困境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论文总结了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发展的演进态势与时代特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功能体系,剖析了二者的互动机制,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典型模式,并进行了研究展望。结论如下:①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破解当前乡村发展困境、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本质是新时期为适应城乡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再调整,二者均具迫切性、交融性与攻坚性的时代特征。1949年以来农村土地制度与乡村发展总体耦合联动、互促互馈。② 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多功能价值,通过补短板促进乡村重构与乡村多功能发展,发挥制度联动、城乡融合与经济转型的乘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城乡地域系统功能优化。③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沿整合要素、重组结构、优化功能的路径,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地域功能演变与乡村振兴。④ 未来需发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制度联动作用,同时重视改革的政策性摩擦,深化乡村振兴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反馈,并权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举措与乡村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的考察与评价,提出未来农村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结构中,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政策安排偏多,而土地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与间接干预政策安排不足。因此,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政府制度激励的不足,导致现行制度难以保护好土地。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和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逐步减少政府直接干预的制度安排,将保护土地资源的手段从直接行政管制转向依靠市场和富有激励效应的制度上。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研究,针对土地行为人和土地管理者两类土地违法主体的不同违法形式,系统分析了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制国土建设的建议,期望最终实现土地管理不能违法、不想违法、不易违法和不敢违法的目的,为促进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依法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山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响应措施。研究表明:①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体现出土地利用形态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的趋势性转折,显性形态转型即由农业社会的耕地扩张和林地收缩演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收缩和林地恢复性增长,隐性形态转型即伴随上述过程发生的土地边际化及生态功能恢复;② 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劳动力转移引发土地人为扰动减轻是直接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恶劣的生存环境等引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更为根本的驱动力;③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降低了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提高了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其社会经济效应应聚焦山区农村发展与农户生计安全层面,并亟需实证研究的支撑;④ 当前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恢复和生态优化的良性过程,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区农村土地整治要顺应其土地利用转型规律,目标导向从耕地数量增加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福祉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是推动农村发展的一项关键政策,土地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点工作,土地确权主要是促进农村土地之间的更好流动,更大的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土地确权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重点的关注。采用测绘技术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确权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综合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农村土地确权提供有利的依靠,也为国家了解农村土地情况提供依据和政策,这些都成为农村土地管理的关键方式。以下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综合技术的开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发现国土资源违法,就打‘12336’"的局面。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12336"违法线索处理工作座谈会上获悉,"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5年来,已开通线路3,097条,受理违法线索57.1万件。其中,部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受理19.5万件线索,占全国受理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基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所暴露出的新问题、新矛盾,对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要。在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衡阳市相关土地流转的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不但要关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动因、现状、形式等问题,更需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对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