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6年以来杭州湾围垦淤涨状况卫星遥感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1986年以来8个时相的TM/ETM+遥感资料,调查杭州湾围垦淤涨情况。在几何校正、图像拼接的基础上,提取多时相的岸线;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岸线动态变化、围垦淤涨状况及其趋势。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杭州湾岸线演化主要是由人工围垦和滩涂养殖引起。  相似文献   

2.
浙江东部穿山半岛岸线及潮滩演变的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穿山半岛北侧是杭州湾的外海滨部分,其水动力条件、泥沙运移、沉积过程和地貌演变复杂。根据区域遥感影像和地理地形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穿山半岛北侧岸线和潮滩的变迁过程。研究表明,上世纪50年代穿山半岛北侧岸线大部分仍处于自然演变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岸线向海迁移基本上是由工业填海和围海造田所致。潮滩总体呈现淤长的趋势,37a来,西侧滩界外移3050m,外移速率达+82.4m/a;向东,滩界变动范围逐渐减小。潮滩的发展具有空间、时间上差异性,潮滩淤涨集中在1955~1963年和1977~1982年。  相似文献   

3.
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确定元胞转换规则,构建了一套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岸线冲淤演变预测模型,并结合泥沙遥感反演结果和历年遥感图像数据分析近几年岸线演变情况,把开源QGIS作为二次开发平台,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岸线演变预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地图管理、海岸线预测、数据查询和用户登录等五大功能模块,实现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可视化管理及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一号、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国产遥感影像,通过影像预处理、岸线分类与遥感解译标志、界定岸线勾绘位置、潮位校正、外业调查、历史岸线比较分析等步骤,获取了浙江省大陆海岸线的现状数据和变化动态。研究表明,国产遥感影像可实现大陆海岸线业务化监测,监测精度较历史数据有较大提升,可获取高频次、高准确性的海岸线业务化监测资料,满足省级大陆海岸线的常态化监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长江芜湖港岸线资源的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内河岸线资源研究,迄今国内外甚少。本文利用航、卫片及多年实测资料,通过河道演变与岸线资源的相关分析,基本查明了芜湖港岸线资源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芜湖港的岸线资源利用进行了评价,旨在为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江岸线作为沿江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近年来,长江岸线利用的剧烈变化,深刻反映了长江从“开发利用”到“保护修复”的转变。以长江南京江北新区段为例,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了2016—2019年的岸线开发利用情况和结构变化,构建了岸线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岸线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长江南京江北新区段岸线以生态岸线为主,开发利用岸线中工业生产占比重较大,岸线开发利用规模呈小幅减少趋势;生产岸线的搬迁改造朝着生态修复和城镇生活偏移是岸线利用类型的主要转移方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居民休闲生活需要以及政策的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海岛岸线遥感立体测图精细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海岛岸线遥感测图精细测量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基于理论定义的海岸线,利用航空影像瞬时水涯线数据在立体测图环境中提取瞬时水位高程;利用海岛周边精密海潮模型和瞬时水位高程推算海岛岸线高程;最后依据海岛岸线高程,采用立体测图方法测制海岛岸线的平面位置。该方法确保了海岛岸线成果的唯一性和连续性,适合大比例尺的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较高精度海潮模型和海面地形支持下,海岛岸线高程精度优于0.2 m,可满足1:2000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泥峪河扶风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12—2019年1 m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GIS技术作为技术手段,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岸线边界平面变化和变化程度分析岸线演变规律,以岸线不同部位的不同变化将岸线区分为稳定岸线和不稳定岸线.在岸线演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景观格局分析的方法计算2012、2019年2期岸线50 m范围内的景观破碎度,以计算结果为导向研究各特征断面人为干扰度的时空变化,进而实现研究河道岸线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9.
岛屿岸线的确定是海岛地物信息遥感调查中重要的一步,对舟山岙山岛的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地理信息分析,提取出岛屿岸线及港口码头的空间基本地物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和数学形态学的知识,在ENVI+IDL图形图像处理平台上实现对岛屿岸线及港口码头的自动提取,提取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并且可以为人工智能提所有海岛地物信息的取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采用TM、SPOT-5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建立杭州湾滨海湿地分类体系和解译标志并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完成了杭州湾1987、1995、2003和2009年滨海湿地提取和分类。研究了4期杭州湾滨海湿地的利用状况、面积,以及时空格局变化情况,研究显示:1987~2009年期间,杭州湾滨海湿地主要表现为滩涂湿地的逐年减少和库塘湿地的逐年增加;1995年之前湿地变化以自然驱动力为主,之后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对近海域、滩涂不断开发,尤以南岸为主;以杭州湾湿地公园为典型的沼泽草甸湿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湾北岸上海市段为例,利用谱间关系法从多时相遥感影像中提取出1992年、2001年和2008年的水域信息,通过水域斑块数量、面积、密度、形状、分维数和景观动态度等分析其动态变化; 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绘制了水域密度的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16 a来杭州湾北岸上海段水域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用地资料的需要,采用彩红外航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西湖风景区的用地情况进行调查,文中介绍这次工作的技术路线、航空遥感资料判读与用地图编制、资料建库与应用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地铁设计与施工中是关键工程。近年来,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铁的建设也越来越快,所以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杭州某地铁深基坑,通过FLAC~(3D)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最大变形量与变形曲线,再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通过FLAC~(3D)模拟能有效地反映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为以后的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杭州湾HJ CCD影像悬浮泥沙遥感定量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环境小卫星CCD(HJ CCD)影像对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SSC)进行了反演研究。通过对杭州湾水体遥感反射率(Rrs)与SS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690nm和830nm左右出现显著的反射峰,分别位于HJ CCD影像的第3和第4波段范围内;大于700nm波长处的Rrs与SSC相关性较好。基于实测Rrs和SSC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第4和第3波段比值作为遥感因子建立SSC反演模型,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90。借鉴近红外-短波红外(NIR-SWIR)结合的大气校正方法反演出的准同步MODIS气溶胶数据,实现了HJ CCD影像的大气校正,第3、第4波段的大气校正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5.54%和6.97%。结果显示,HJ CCD影像反演的SSC相对误差为7.12%;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要显著高于长江口,且内部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大气校正方法和反演算法,HJ CCD影像可用于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探讨杭州湾跨湖桥古文化消失原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8000 a前产生于杭州湾南部的跨湖桥史前灿烂文化,在辉煌了1000多a后,却神秘地消失了。针对这种消失,考古界还没有发 现确凿的原因。本文从卫星遥感角度,分析跨湖桥所处的地理、地貌特征,提出了钱塘江天文大潮冲毁跨湖桥文化的假说,希望这种 观点能够对跨湖桥这个难以用常规考古方法解决的史前文化消失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基于56景COSMO-SkyMed影像,本文采用PSP-InSAR技术对杭州地铁2号线沿线500 m范围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并对形变区的位置、面积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取形变梯度大于0.1 mm/m的累计形变量点并开展比对分析。结果表明:①虽然地表形变集中区、形变严重区和形变梯度较大区域有着高度的重叠,但部分形变集中区内形变量和形变梯度并不大,也存在形变平稳区段形变梯度却较为显著现象,因此单从一个角度分析地铁沿线的形变,易增加漏检和错检的概率。②PSP-InSAR技术可从空间上完整表现地铁线上沉降的分布特征,对于地铁竣工运营期间的沉降监测具有显著意义,可为地铁的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最大浑浊带(turbidity maximum zone,TMZ)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年际变化显著。为探究杭州湾水域TMZ和表层悬浮泥沙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优选1984-2015年间30幅Landsat卫星影像,建立杭州湾水域表层悬沙浓度反演模型,模型经实测数据验证,平均相对误差为23.3%。对每张卫星影像进行悬沙浓度反演,进而提取TMZ面积数据。结果表明,杭州湾悬沙浓度面积分布类型均为正偏分布,且偏态系数由0.63增长至2.03,高悬沙浓度区域占比不断缩小。杭州湾各区域悬沙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北岸芦潮港站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减幅达73%。杭州湾TMZ面积年化下降率为4.57%,大于长江和钱塘江年输沙量的年化下降率3.74%。河流来沙减少和潮滩围垦导致的当地泥沙来源减少及水流携沙能力降低是影响TMZ面积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3S”技术发展的日臻完善,为城市和农村的违法建筑及设施的监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和物质保障.文章以”3S”技术为基础,设计了杭州市余杭区建筑及设施的影像监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阐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流程,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关键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