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质科学方法论的思考——以构造地质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桂棠 《地质通报》2008,27(9):1451
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地球科学的研究和方法也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地质学理论和地质学方法论一直是融于一体的,有建树的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个思维创新的地质学方法论学家.他们用哲理化的语言留下的地质学专著,如赫顿的<地球的理论>(1795)、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1830)、居维叶的<地球表面的革命>(1826)等,奠定了地质学的基础,也是地质学方法论的基础.直到20世纪中期,1963年美国地质学会75周年纪念大会以"地质哲学"为主题在会前撰写出版了第一本综合性的地质哲学著作<地质学的组构>,才开始了有组织的系统的地质哲学研究活动.尽管不同学者对地质学的范畴归类认知不同.但是通常地质学家强调地质学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区别于物理学和化学,其目的是重建地球史,重塑地球物质运动的特殊地质事件的时间一空间序列.探求地球变化(如岩石圈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地质学也是自然哲学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对地球上发生的变革过程及变化原理的理解.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地质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用来为社会发展服务,致力于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分析阶段和综合阶段,三个阶段的地质学各具特色,总体显示地质学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轨迹。地质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转换逐步与地球的客观实际相一致。当前,地质学正处于综合阶段,科学的思维方式促成了新学说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但是,过去阶段的思维方式具有遗传性质,它对新的学说和理论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3.
沈其韩  王泽九 《地质通报》2007,26(9):1073-1076
程裕淇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科技管理专家。他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又是我国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地质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  相似文献   

4.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03,21(1):10-18
沉积地球科学自上世纪初从地层学中分出 ,成为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 ,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三个发展阶段。沉积岩石学以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产状和成因为主要研究对象 ;沉积学以沉积作用及沉积岩的形成为主要研究任务 ;沉积地质学探讨四维空间里沉积物运动的规律性 ,是沉积地球科学的新的拓展和升华。本文回顾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学的重要变革 ,从认识论和方法学方面总结和讨论了本学科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宝琚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科学家,中国沉积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1931年生于天津.岁月如流,刘院士献身地质工作已经60年了.60年来,他为发展我国沉积地质学奋斗不息,在一系列重要的学科邻域开拓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海洋地质学是研究被海水淹没了的这一部分地球在时间上的发生、发展,在空间上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从国际上看,海洋地质学做为一门学科则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军事、航海,特别是石油等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的迫切要求才开始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海洋地质科学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上做出了贡献,而且像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等这样一些涉及到整个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上也有了重大的突破。有人预言:在八十年代,海洋地质学将在至少是中生代以来的全球性的古地理变迁,特别是在古气候演变,也就是在古海洋学的研究方面做出新的理论突破.我国的海洋地质科学是在解放后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逐渐发展起来的,已取得了显而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科学50年的简要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世界之效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必将发展,因为它具箅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基础技术三个科学发展的条件。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本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迅速工。自70年代珂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走向互相交驻融合,形成综合的和  相似文献   

8.
矿产勘探的理念,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勘探哲学”,是指导矿产勘探的思想、方法、技术、目标和组织。矿产勘查的3个基本要素是“找什么”、“哪里找”和“如何找”。随着“三要素”的发展,矿产勘查的概念正在逐渐变化,“三要素”为改变矿产勘探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矿产勘查概念的创新是持续的勘查和开发与时俱进的结果。“数学地质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被称为“数字地质学”。数字地质学是地质科学的数据分析的组成部分。地质数据科学是一种根据地质数据的特征和地质工作的需要,利用数据科学的一般方法来研究地质学的科学。数字矿产勘查是数字地质学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减少找矿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贾大成 《吉林地质》1998,17(1):36-42
系统科学理论不仅被不同学科和科学领域所接受和应用,而且其思维方法也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科学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由简单向系统的三次大的转变,构成了系统科学思维的核心。矿产勘查活动是作为一种系统而存在的。本文试图将矿产勘查与系统科学思维相结合,阐述矿产勘查中系统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应用,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环境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承祐 《地质通报》2006,25(11):1247-1256
环境地质学与其他地质学科的最大区别是,把人类活动作为一种地质作用营力加以研究,这是前所未有的.面向国民经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兴起与发展,环境地质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关注气候变化、海岸带发展、城市化、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要重视地质灾害形成发育的规律,特别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作用相互关系的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和群测群防,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研究重点.持久地为社会、为公众、为政府服务,提高地质科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提高公众对环境地质学的认知与认同,才能采取共同行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矿床研究与勘查实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矿床成因研究如何能适合勘查地质学家的需要,曾是过去数十年来有激烈争议的问题。笔者试从所能查到的中文译本文献中,比较了英语及俄语国家的学者们对此问题争论的发展趋向。看来,西方某些国家的有关文献,有把建立矿床模式作为当前解决此问题一个适当途径的趋势。同时,在俄文文献中,除仍继续其区域成矿学及勘查地质学的长期传统外,也很注意西方国家近年来地质学,特别是矿床学,研究的新成就。笔者提出,目前应是中国地质学家们从50年代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所受到的各方影响中,考虑今后矿床研究的发展问题并形成一些指导方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ise historic overview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pathways of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ts very existence is largely due to the activity of Russian geologist Prof. Vistelius (1915–1995) who was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Presented are important facts of biography of A. B. Vistelius,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his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It is elucidated that in the USSR, mathematical geology, like genetics or cybernetics, was hardly accepted by the ideology that dominated at that time from its very appearance in the 40s. Both mathematical geology and its creator could not be squeezed into the tight limits of the Soviet ideology. But the difficulties only benefited his bright individuality and hardened his styl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leadership, and fight for purity of science. Vistelius believed that mathematical geology would be the paradigm for geoscience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ascertained that the scientific ideology of conceptual modeling of geologic processes and objects suggested by Vistelius has totally proved itself. However, its further propagation is impeded by those geologists whose thinking is traditional and whose paradigm is old. This situation must be changed to enter the coming century equipped with economically reliable concepts en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could be unprofitable and even dangerous to ignore the concepts developed by Prof. Visteli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incipal ideas of Prof. Vistelius and detailed large-scale program of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is program is fulfilled in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Geology (IMAG)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founded by Prof. Vistelius.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2005,13(4):433-436
本文就我国工程地质学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讨论,包括工程地质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的科学问题;在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4.
国连杰  叶大年 《地质科学》2013,48(4):945-969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Ge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oth the scientific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it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ordinary people look at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Much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age of the earth, the dis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s, and the evolution of living things. The two main concerns of this paper are with geology as education, and geology as a system of thought,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the world. My central question is how does a grounding in geology affect the cast of mind, the way one thinks, perceives and behaves? What is the culture of geology? Conclusions are of two kinds. Some of the propositions advanced about the nature of geology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sciences and our general culture are: (i) there is no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s; (ii) geology is a Romantic science rather than a Classical one; (iii)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he scientific method; (iv) geologists often attempt to reconcile competing hypotheses; (v) geological phenomena are often of an almost irreducible complexity and their investigation is beset by problems of scale,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nd (vi) the concept of ‘universality’ has a distinctive application in geology. Among the non‐professional uses of geology are: (i) human history is incomplete without environmental history; (ii) geology has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but this requires judgement and experience as knowledge of the geology is not enough,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know when it can safely be overridden, when it is useful background, and when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decision‐making; and (iii) an awareness of the geology of a region enhances the sense of place—our sense of our individual and communal identities owes much to an awareness of place.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2014年太原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的学术总结.这次会议以资源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为题,聚集了全国80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15个大会报告, 3个分会场共69个报告,集中反映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会议报告和论文展现出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发展的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敢于触碰国际工程地质前沿难点; (2)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问题为国家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中国工程地质走向世界,工程地质没有了国界.企业界活跃参与,学术交流走出了象牙塔; (4)高新技术在工程地质界广泛运用,促进工程地质大发展; (5)青年成为学术舞台的主力军; (6)中国工程地质学家开始哲学思考,中国的工程地质进入新的境界.本文也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面临的诸多挑战,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 二是学科精神建设亟待加强,而最大的挑战正是学科精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传统地质学的“将今论古”方法使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将是今后地质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但面对资源、环境、减灾等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问题,地球科学所面对的问题时,地质学家首先应该改变或者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以地球演化的同一性原理来认识地球,则“将古论今”的方法对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挑战人有重要的意义。以历史地质学的方法和视角,研究地质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在今天和明天的演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将是今后一十时期地质科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工程地质学科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概况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3年至2007年工程地质学科的基金申请情况、资助情况、研究队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科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之一,其基础研究队伍在各单位之间还不均衡。工程地质学的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和资助数量与其研究队伍的状况是匹配的,申请经费基本得到了满足,但申请项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程地质学科在国家层面上的领军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年青领军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继亮 《地质科学》2010,45(1):1-11
我已年逾古稀,垂垂老矣。地质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问题,理应贡献给年轻一代,以期经验能够相传,问题得到解决。年轻地质学家需要寻求名师指点,锤炼踏实的基本功;要踏遍世间群山,阅历地质现象,胸中累积千百地质实例;要熟读文献千卷,把文献中的实例与胸中实例融会贯通。如此,就可以把野外、室内识别、理解地质现象的能力和地质学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对比与联想融合在一起,能够解开任何地质难题。年轻地质学家还需要学习近年来科学哲学的内容和进展。为的是理解科学的本质,地质学的本质,以及地质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这有利于青年学者选择最接近科学范式的、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也有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地质学和科学哲学功底最好的年轻学者,可以为地学哲学作出贡献。本文提出6个方面的问题,供年轻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