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隆升,使岩石圈发生强裂减薄的同时,地幔物质呈蘑菇状向外围造山带之不拆离。当幔源拆离薄层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造成减压释荷,使韧性软化岩石转变为深熔岩浆上侵。形成沿造山带轴部展布的点状或线状构造岩浆带,表现为以构造岩浆带为核部的隆升构造-幔枝构造。隆升较快的构造我段上覆盖层呈揭顶式大幅度拆离,形成典型折变质核杂岩构造。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变质核杂岩演化过程控制着成矿物质的运移、  相似文献   

2.
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构造单元,是地幔热柱在地壳上的综合表现形式,一般由核部岩浆-变质杂岩、外围盖层拆离滑脱层、上叠断陷火山-沉积盆地等三个单元组成。各单元叉发育独特的断裂构造体系,核部岩浆-变质杂岩中往往发育轴部韧性剪切带、脆性叠加剪切带、岩体侵位构造等;外围拆离层发育主拆离滑脱带、次级拆离滑脱带、反向铲状断裂、横张断裂等;上叠断陷火山-沉积盆地中发育裂陷构造、与次火山机构相关的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等。它们不仅是幔枝构造的鉴定标志,也是沿地幔热柱-亚热柱向上迁移的深源成矿气-液体的储集场所,往往成为很好的成矿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北段金矿成矿期主要为阜平期和燕山期;主要控矿因素是矿源、热液和成矿控矿构造。在燕山期,变质核杂岩的隆升导致沿第四期轴面劈理形成切割早期韧性剪切带的韧脆性断裂蚀变带,使含矿围岩和富集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中的金向断裂蚀变带中迁移、聚集形成工业矿体。并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银矿床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崤山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是河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区。为进一步明确崤山地区控矿构造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就位机制,指导崤山地区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本文对崤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性质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崤山地区控矿构造分为拆离断层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控矿构造和张扭性断裂控矿构造三类。①拆离断层沿太古界太华岩群的结晶基底与中元古界熊耳群盖层间发育,带内发育糜棱岩,崤山北部主要含矿石英脉多发育在紧靠拆离断层带下盘的太华岩群中,矿体就位于拆离剪切形成的拆离断层及其次级断裂带中;②韧性剪切带主要位于崤山中西部和北部,早期呈压扭特性,发育绿泥片岩质初糜棱岩、糜棱岩、花岗质超糜棱岩等,申家窑韧性剪切带晚期表现为张性特征,在其下盘发育有多组与其走向一致的羽列状次级断裂构造,矿体就位于韧性剪切带及其下盘羽状次级断裂带中;③张扭性断裂多发育于崤山中东部,断裂内充填有含金石英脉条带,围岩中多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钾化、黄铁矿化等,矿体就位于张扭性断裂带中。按照岩体、构造对成矿的作用关系,建立了崤山地区以深源岩浆为流体、以构造侵位为空间的"双控"成矿模式,指出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带中深部及其次级断裂带是寻找脉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段,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周缘有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新疆若羌县赤石山变质核杂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北山裂谷带西缘若羌县赤石山地区存在大型变质核杂岩构造,其下拆离盘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杂岩,上拆离盘为中元古界白湖群变质岩系,滑脱拆离带为已变形的大型韧性正断层,核杂岩南,北侧发育上叠盆地,北侧形成“年轻”正断层及同构造期岩浆岩,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晚古生代北山陆内裂谷区域伸展有直接联系,该区变质核杂岩的首次厘定,对深化北山裂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源断裂带南西段拆离断层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后,确认新塘断裂呈NE方向展布,区域上可与河源,江门断裂相连,为一条具有区域性大型盆岭式拆离断层,具有下拆离盘(变质核杂岩),低角度韧性,脆性滑脱剪切带及上拆离盖层的构造组合特征。在区域上,其控制了一系列大小不等,平行拆离断裂层发育的白垩纪-第三纪断陷盆地,即是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又是一种重要的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7.
庐山变质核杂岩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的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庐山变质核杂岩是华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事件的浅层响应。研究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对于认识地壳浅层的伸展减薄过程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宏观和显微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基底拆离断层和玉京山岩体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为伸展拆离和岩浆作用提供了年代学约束,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变质核杂岩核部玉京山花岗岩体的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133.0±2.1)Ma,代表了变质核杂岩核部岩浆活动的启动时间。(2)基底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带内的白云母40Ar/39Ar年龄(140.4±1.7)Ma代表了庐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间,也代表了庐山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时间,即岩石圈伸展减薄始于早白垩世。(3)庐山变质核杂岩是中生代不同尺度的伸展拆离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地壳浅层的具体形成过程中伸展拆离早于岩浆侵位,基底拆离断层的减压效应为深部岩浆的上升侵位创造了条件,岩浆侵位造成山体的隆升,又引发了盖层的重力滑脱。  相似文献   

8.
基底变质核杂岩与上覆长城纪高于庄组地层产生韧性拆离滑脱,盖层岩板沿其下的滑脱构造面正向运移伸展形成滑脱构造。中酸性岩浆沿拆离滑脱断层侵位形成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花岗闪长岩、细粒闪长岩与长城纪高于庄组和蓟县纪雾迷山组碳酸盐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在二长花岗岩与寒武系碳酸盐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在远离接触带的炒米店组和冶里组地层中形成热液型多金属矿。沿接触带蚀变矿化相当强烈,通过工作目前共发现有N个矿体。文中论述了铁及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环境和成矿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开岭-科洛杂岩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嫩江-黑河构造带中,其变形规律与成因一直是制约东北地区乃至邻区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据详尽的野外调查,系统分析了岩石宏观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A”型褶皱、不对称褶皱、眼球状旋转构造和显微书斜式、眼球状旋转等构造样式.构造解析及运动学分析反映杂岩带两侧整体分别向NW及SE向的伸展滑脱特征;杂岩带内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侵入糜棱岩中的闪长玢岩锆石U-Pb(LA-ICP-MS)定年及区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其韧性变形变质作用时代为中侏罗世(167 Ma),变质峰期时限为170~163 Ma,中侏罗世晚期(163 Ma)暴露于地表.新开岭-科洛杂岩具上盘盖层、拆离韧性剪切带及下盘核杂岩3层式结构特征.核内为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类,地层时代远比核外地层偏新,并无“古老”的变质岩;拆离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约400~500℃,其变质强度达绿片岩相,后期发生明显退变质作用.新开岭-科洛岩浆核杂岩主要是在岩浆底侵、花岗岩岩体强力侵位引起地壳隆升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   相似文献   

10.
元谋变质核杂岩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常 《云南地质》2003,22(1):107-115
元谋变质核杂岩构造系统由核部杂岩、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剪切带、拆离断层以及上盘拆离滑脱系四大部分构成。研究表明:核部杂岩控制了本区与基性-超基岩、花岗岩有关的Cu,Pt,Pb,W,Mo及稀土等矿床;韧性剪切带与后期浅表部的脆性断层控制了本区Au,Cu等矿产的产出;主折离断层、次级折离断层与后期浅表部的脆性断层构成一个集导矿、储矿为一体的构造系统,共同控制了折离滑脱系中Pb,Cu,铂铜镍、赤(磁)铁矿及部分非金属矿的产出。本文结合Lister的混合流体模式,元谋变质核杂岩的成矿机理,指出本区矿产勘查远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部主要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主要依据成矿作用方式,基本成矿特点及关键控矿标志等,将新疆北部的主要原生金矿新划分为7个矿床类型,分别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变质热液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及铜、金伴生型矿床。通过分析比较各矿床类型典型金矿的REE分布型式、其矿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型式、硫与铅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资料,探讨了其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泰市岳家庄金矿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泰市岳家庄金矿区位于鲁西地区中南部的下港 -化马湾 -蒙山构造岩浆杂岩带内。该杂岩带发育在新太古代花岗岩—绿岩带中 ,并经受了韧性剪切带和多期次脆性断裂活动的改造。带内分布有燕山期脉岩、火山岩和以金为主的多金属元素组合异常 ,因此是有利的金矿成矿构造带。本文通过对岳家庄金矿区控矿构造体系的详尽分析 ,认为韧性剪切带属中温中部构造层次的压剪性韧性变形。它与雁翎关岩组的复合部位是金富集的有利部位 ,而与北西向脆性断裂叠加部位则是更为重要的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13.
胶东大庄子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庄子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赋存于胶东变质岩中大规模韧-脆性剪切带内的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金矿化与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和碎裂岩化有关.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黄铁绢英岩化、晚元古代晚期角闪岩相变质岩的共同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金属硫化物-架状硅酸盐为主的组合类型.矿床属于在韧-脆性剪切作用下,与含金量较高的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重熔、交代中温动力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分布、类型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南天山是我国重要金和有色金属矿产远景区。金矿点众多,具成带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以及海西期花岗岩分布区,分岩浆水热、火山水热、沉积-变质(改造)、变质水热、地下热卤水溶滤、风化壳和砂金7种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变质水热型和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金成矿条件表明,金矿化具明显的层控性和时控性,主要赋矿层位有元古宇、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主成矿期为石炭纪—二叠纪;金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金矿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区域重大构造—热事件控制,多产于韧剪带、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带、片理化带、接触带等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5.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韧性-超韧性深层次剪切变形是促使Au元素活化分异、形成动力变质含金热液的过程,中浅层次的韧脆性、脆性剪切变形区是Au元素聚集成矿部位.韧脆性剪切带的不同变形层次及其构造岩类型决定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剪切带型金矿床往往具有成矿时代滞后、空间规模差异、物源指示差异、韧性变形强度与Au元素含量反相关等异常特征.长期演化的造山带附近及边缘是寻找大型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北山地区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山地区金矿床分布广,主要类型有韧性剪切带型、岩浆热液型和海相火山岩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变质岩、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和次火山岩。除基底变质岩和石炭系火山岩外,其他层位赋矿选择性不明显。成矿流体以岩浆来源为主,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热液和动力变质热液。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区域大地构造控制成矿岩系分区,二级构造控制成矿带和成矿岩体的分布,主要赋矿构造形式有韧性剪切带、低角度推覆构造和岩体构造裂隙。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金矿有利找矿远景区是小西弓外围地区、白墩子-石板墩地区、金窝子-照壁山地区,拾金坡-南金滩地区、马庄山-南金山外围地区和古堡泉-老金厂地区。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data base of 1285 mineral deposits of 22 commodities in 121 countries of 6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the authors use the linear trend analysis for their reserves to determine the cut-off limited order of reserves to select 36 exceptional superlarge (as peak mineral), 95 superlarge and 314 large deposits as new recognized intellect for their quantitative change. We have projected above 445 large-superlarge deposits on (1:5 M) global tectonic background map and divided 4 metallogenic domains, 21 metallogenic belts. Global metallogeny of large-superlarge deposits are: unity by endogenic, exogenic metamorphic and epigenetic in origin; speciality in different metallogenic domains and belts; preferentiality to ore-forming elements of Cu, Au, Fe, Ag, Cr, Mn, Zn, Pb, Sb, Hg, to continental margins or plate convergent belts, to Intra-continental tectono-magmatic complex belts and Large ductile shear zones; abnormality by the global oxyatmversion (excess oxygen atmospheric event) in Archean, redoxyatmversion (lack oxygen atmospheric event) in Proterozoic-Paleozoic, and tectonosphere thermal erosion (great amount of tectonic magmatic event) in Mesozoic-Cenozoic.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对开原-崇礼-固阳大型地体拼贴构造带的区域构造与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出此带是超大型贵金属矿床预测的理想场所,并以最新的地质资料论证了该断裂带两侧,尤其是北侧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地壳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矿源层和含矿岩系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特别是沿该构造带分布着十分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带,认为这些剪切带、糜棱岩化带是地体拼贴碰撞的结果。它导致深部矿源层和含矿的基性火山岩系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亦导致热液流体系的活跃并最终使韧性剪切带或以含矿石英脉或以蚀变浸染带形式成为容矿构造。根据近年来才兴起的含金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分析了该构造成矿带各个有利地段形成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最后指出通过什么途径以及在那些地区寻找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阿尔及利亚金矿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Hoggar地盾.受泛非运动影响,Hoggar地盾与西非克拉通挤压碰撞,区内金矿沿南北向断裂带分布.Tin-Zakri金矿位于Hoggar地盾近南北向Tiririnienne成矿带上,受区内北西向主构造控制.目前发现与矿化有关的矿化蚀变带30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条(27、30号脉),矿体赋存在片理化岩带内,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脉状展布,以石英脉的形式断续分布在韧性剪切带中.围岩蚀变特征明显,绢云母化为金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绿泥石化片理化带是金矿找矿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王瑞廷  冀月飞  成欢  刘凯  张启  李弦  任涛 《现代地质》2021,35(6):1487-1503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在长期找矿实践、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主要受EW向断裂或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与NE向张扭性叠加构造控制,寒武系水沟口组、泥盆系星红铺组与大枫沟组是金的赋矿地层。金矿体呈近EW向大致等间距展布,单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呈透镜状、哑铃状、囊状等,具尖灭再现特征,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厚大、品位较高。区内金矿床类型多为中-低温热液型、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印支—燕山期。夏家店等已知金矿床深部及外围、区域断裂旁侧次级近EW向与NNE向断裂交汇部位、构造转折端、构造虚脱部位等是寻找金矿的有利靶区。铜矿分布于山阳—凤镇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构造热液改造型、隐爆角砾岩型次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赋存于燕山期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矿体产状多受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东西向三级断裂带附近是寻找铜(钼)矿的首选靶区。本次研究建立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总结了找矿标志,通过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系统分析,认为区内找矿潜力巨大,并提出了3片金铜(钼)成矿远景区,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