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涛 《地质论评》2020,66(4):66040852-66040852
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分别发布了《关于公布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等40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关于公布2019年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知》。两通知表明,2019年,通过地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审议的14个专业均通过认证,有效期6年(有条件),即2020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 上述通过认证的专业将被纳入《华盛顿协议》互认名单,标志着我国地质人才走向世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2.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践及行业产业的结合,以及对思政内容的传递方面有待加强;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认知负荷偏大、学习兴趣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秉承内容更新—模式变革—兴趣引领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实践:以教材编写、实体课堂和线上资源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步建设。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力学生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提高课堂氛围、知识结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学生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以下简称管道设计院)是专门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专业勘察设计院和石油系统行业指导性设计院,具有国家甲级勘察、甲级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总承包和甲级工程监理资质。1997年底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998年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得到国际互认。连续数年进入全国百强勘察设计院行列。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校地质学类专业学生迈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持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课程团队遵循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紧扣课程目标,丰富教材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小班教学、专题研讨、课堂及野外实践充分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实效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凝练专业家国情怀和科技成就,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4月15日,我国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与英国特许建造学会(CIOB)在北京友谊宾馆签署了工程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评估互认协议。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青林、建设部外事司司长李先逵、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李竹成,英国驻中国大使馆一秘凯斯·戴维斯,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丁士昭,英国特许建造学会前主席John Bale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6.
“地质学基础”是各高校地质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导论性课程,对于培养专业兴趣、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最理想的一门课程。“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四个自信”思政元素融入“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地质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地质学基础”课程融入“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天然优势和提取“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途径及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ZDWP)成立于1956年3月,具有甲级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勘察、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水土保持、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总承包及乙级环境工程设计、乙级环境评价、乙级建筑设计、乙级建设工程监理等资质。1997年底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1998年证书得到国际互认。全院现有职工440余人,其中有各类专业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5,(5)
在分析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认识实习、专业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六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2004年5月18日,中港建筑师专业资格互认首次培训及评核工作在深圳举行,建筑市场管理司王早生副司长、香港特区环境运输及工务局首席助理秘书长吴启明先生到会表示祝贺。首轮的互认计划,共安排了两地各120名建筑师参与培训及评核。此次互认工作的开展标志着中港建筑专业发展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我国勘探技术工作所需的专门技术人才,建国初期在高等院校成立了名为“探矿工程”的专业,在国家正式专业目录”中其编号为“081707”。经40年的努力,我国探矿工程专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现在已经形成结构完整、层次齐全的专业教学体系,已为本专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探矿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探矿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前景,对我国探矿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回顾与综述。从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了学科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以事实说明学科交叉对应用学科发展和提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工程群联合调度是将区域内水库、闸坝、分洪枢纽等不同水利工程对象,根据指定的调度规则库,按照特定目标进行联合调控运用的分析过程.随着流域内水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加,水工程群联合调度分析计算过程复杂性愈来愈高.为满足新形势下,流域水工程群联合调度计算的时效性需求,建设具有预报调度一体化功能的流域水模拟系统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构建而成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以工程稳定性岩体为主讲对象,以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的讲授和实践训练,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知识面宽,其工程过程和机制分析要求教师讲解逻辑慎密,并具有三维空间思维,因而教学难度较大。通过教学改革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取得了如下教改体会:(1)与时俱进,坚持教学改革。结合现状,循序渐进,改革不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补充必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 突出重点,兼及其他。重点讲解工程地质领域的基本理论,也适当介绍和分析所涉及的人文现象与环保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授课中应该适当增加工程案例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4)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工程现场的课间实习以及学生的专题研讨,据此提高师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课程考核采用理论知识笔试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计分法。教学实践表明,我们采取的这些教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4.
尚彦军  李世煇 《地质论评》2013,59(1):113-121
当前我国一系列大型地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预报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需求,使工程地质学面临综合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有关学者提出大成综合理论,从源头上综合了专家的多源知识,从理论上凝炼了工程地质学高度综合的特点.以大成综合理论为基础,作者提出将众多因素相互作用进行观察、判断和测试,建立关系矩阵并加以权重分析和活跃强度等运算,提出了表征工程地质多因素作用关系简便可行途径.其研究难点在于综合认识地质条件的原生、次生和工程作用下的变化.总结复杂地质条件下国内外地质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自然演化和工程扰动下岩体结构动态控制观(DDC).结合工程场地规划和比选,以工程地质分区(EZI)、综合适宜性(CSI)、加固需求度(DRD)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发展工程施工乃至运行扰动作用下的岩体结构控制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工程与环境和谐的高层次决策目标.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实践说明了DDC提出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海上工程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师逊  杨芳 《探矿工程》2014,41(4):46-50
海上施工所用的平台类型很多,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实用是选择施工平台的基本要求。越来越多的海上地质工程项目,同样离不开海上施工平台的支持。介绍了相关平台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平台的合理利用,论述了工程项目与平台的关系,为地质工程选择合理施工平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地质工程专业中基础地质学的重要性和普地实习野外教学实际,提出在普地实习中融入地质工程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从岩石基本地质特征、力学问题和具体工程地质问题3个方面将基础地质学与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交叉。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实现实习模式创新、内容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发展,提升专业思维。岩石成分与岩石力学性质、风化特征和水软化性关系密切,节理面的粗糙、起伏和充填物成分影响节理面抗剪、透水等特性,具体工程中的“滑坡”问题是典型的岩体剪切破坏问题,其形成的力学机制与剪节理相同。将上述问题两者联系起来的讲解丰富了普地实习的内容。文章认为普地实习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中很多知识点紧密联系,在基础地质实习教学中融入上述地质工程的专业知识是完全可行性的,采取增加与地质工程专业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办法,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初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也为实现毕业后成为专业领域合格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培养目标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条件水平和垂直上的变化反映出它们的区域性,它受控于该地区的热量、湿度及其比率。这就是在类似地质结构的地区中,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因。引入工程地质区这个概念的目的在于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性。工程地质区一词的意义是指一个大的工程地质地区或省,在其中主要由水的形态决定的岩土状态是均一的并从工程地质观点来看具有区域稳定性。已经确定了以下工程地质区类型:永久性的多年冻土区域、多年冻土和融化沉积共存区域,以及融化和不冻岩石区域,它们再细分为亚区。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性概念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分区原则、工程地质区域的类型和种类、地球各大陆上工程地质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理想”大陆上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质工程人才培养角度,重点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技进步和地质工程所面临的发展实际,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阐述了地质工程素质人才教育所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韦猛  霍宇翔  李谦 《探矿工程》2017,44(1):87-92
拟仿真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或模拟技术,就是用一个虚拟的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将其应用于钻探科研、教学、训练等,对于钻探行业来说,是一次创新尝试。研发的钻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融入了钻探专业教学积累和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等多个学科,解决了以往高校钻掘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诸多困难。虚拟钻进仿真平台已陆续为多个相关专业提供虚拟仿真教学,受到了各专业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平台还可应用于各单位钻探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的操作训练,以及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