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开口式游轮水文缆道已广泛应用于水文测站,但在循环索的使用上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当循环索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产生较大的磨损和锈蚀,通常的处理办法是更换新索。然而,只要分析一下各种开口式游轮缆道布设循环索的工作过程和受力情况,就不难看出(见图1),循环索除通过循环滚筒到铅鱼悬吊点这一段的磨损、锈蚀和弯曲受力较严重外,其它部分特别是从行车上通过C、D轮到A轮这  相似文献   

2.
目前水文缆道的循回索走线形式大多数是采取开口式(开口游轮式是属开口式的一例)。用这种形式,对于大跨度的缆道都存在着一个垂度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叫“支索架法”;另一种叫“张力轮法”。“支索架法”是采用一种由钢材制成的支架固定在主索上,然后将循回索跨在支架的滑轮上使循回索不致下垂太多。而采用支索架的往往都不止一个,而是采用多个均匀悬挂在主索的整个跨度内,这就增加了缆道布局的复杂性,同时还加重了主索的负担。且支索架本身的安装维修比较困难,采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原有缆车设备改造为缆道形式。选用开口式的电动、手摇两用缆道可控硅调速。缆车缆道结合方式如图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将原有的缆车闭口式改成开口式,增加几个滑轮组和平衡锤,使缆车行车架与缆道行车架相联,成为缆车缆道结合方式。采用缆车、缆道结合设备的优点是: (一)畅流期以缆道为主,安全可靠。取沙时用  相似文献   

4.
袁启业 《水文》1996,(1):38-39
双循回式电动水文缆道简介袁启业(云南省水文总站昭通分站)1前言开口式缆道是当前水文缆道的一种主要型式,实践证明它存在着铅鱼沉水能力差、受循回索(工作索)张力钳制等问题。铅鱼选配重依跨度而定,《水文缆道测验规范》规定:G≥(5~9)q'L(G-铅鱼重,...  相似文献   

5.
北方河流一般采用开口游轮式拉偏缆道。主索负担循环索、起重索,铅鱼测深、测速。副索负担拉偏角,与副索平行架设钢绞线或钢芯铝线作为信号传递。用两支二极管隔开流速、河底信号。水面信号采用河底信号串水面极板,或用浮子干簧管作水面触发设备。但受水草、大沙的影响,信号常发生故障,而误动作。LJ—1型、2型流速计算器是重庆水文仪器厂70年代生产的一种晶体管放大器。该仪器设有有线、无线测流档,有延时档和信号灵敏度词节旋纽。经我们使用,该仪器不但用于流速仪信号的接收计数,而且  相似文献   

6.
袁东良  马永来 《水文》1998,(6):51-52,41
@袁东良@谷源泽@马永来¥黄委水文局¥黄委河南水文水资源局1问题提出水文缆道是水文测站测流、取沙的重要技术设备,一般由主索、支架、导向滑轮、基础、锚锭等部分组成(见图1);按其型式可分为吊船缆道、吊箱缆道、重铅鱼过河缆道等。由于缆道跨河布设于野外,受风力作...  相似文献   

7.
刘和生 《水文》1994,(1):54-55
介绍一种水文缆道小容量交流电机调速器刘和生(江西省吉安地区水文站)一、问题提出目前,不少水文缆道电动绞车均使用直流电机配以可控硅直流调速器,效果良好,但直流电机和可控硅直流调速器成本较高,在现有条件下很难得到普及。而目前很多测站原配绞车上的交流电机并...  相似文献   

8.
水文缆道已发展成为水文测站的重要测验设施,水文绞车是缆道的关键设备。为了适应我省缆道建设的需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1977年9月至1979年4月,我省研制、批量生产了甘SW78型水文绞车。经实际使用检验,造价低,成效较好,基本满足了当前测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龙江811型水文缆道绞车”,具有操作联动、光电转换、袖珍电子计算器计数等特点。现将其技术性能、结构特点介绍如下:一、技术性能适用范围:净跨小于150米的手摇缆道铅鱼重  相似文献   

10.
水文缆道绞车使用的抱闸(制动电磁铁配上闸瓦),普遍有发热现象,有的还很严重,甚致导致线圈烧毁。据了解,建筑起重机械上抱闸,也有类似问题。水文缆道绞车由测速、测深、测沙的需要,抱闸时停时开,运行时间也较长,过热现象甚为严重。1978年,四川水文总站长江上游干流区分站所属有一处缆道曾两次烧毁线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试用过两种办法:7.强迫散热法根据试验,在每分钟启闭5次的情况下,电扇距电磁铁400毫米处鼓风,运行36分钟,线圈温度保持在17度,说明已达到热平衡,温度稳定。撤去电扇,在6分钟内,温度从17度上升到24度。这个试验说明强迫散热是限制温升的一种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文测量自动化和测量仪器通用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于现在的缆道系统存在着不够合理的地方。所以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主要的问题是指标不独立和参数不固定。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现有的缆道系统的等效原理图如下(无线):图中绞车实际上将信号源短路掉一部分。图中R_水是缆道入水时水地呈现的阻抗。从这个等效原理图中可见。1.缆道输出端向内看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D121-84(以下简称《规范》)中,对缆道主索、工作索及起重滑轮组钢丝绳的报废标准规定为: (1) 钢丝绳每一搓绕节距(钢丝绳拧一周的长度)长度内,断丝根数顺捻超过5%;交捻超过10%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水文缆道测流发展很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则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兴建了电动缆道,如果没有一套控制设备就无法准确定位;水面、河底信号不可靠,就无法测深等等。对此,我们几年来为提高无偏角电动缆道测深和定位的精度,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介绍如下。一、电机控制无偏角缆道水平来回运行与垂直升降是分别由两个电机带动的。我们采用JZ-Ⅱ型绞车和两台电动机功率各为1.5KW。控制线路如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不少水文测站的缆道测流设备都采用袖珍计算器进行水深和起点距计数,而缆道绞车的运行一般都还用手动控制。由于缆道设备在运行中,电动机的运转速度和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是比较快的,靠人工监视手动操作控制电机停、转,往往难以准确定位。特别是山区性河流,水面漂浮物多,操作人员既要观察漂浮物,又要观读计数器就更加困难。针对这个  相似文献   

15.
水文缆道信号包括水面、河底、流速以及取样控制等。信号问题包括由“发生”、“接收”、“传输”三部分。前二部分可纳入电子技术,有单元电路可借鉴应用,本文不予赘述。而“传输”则是目前信号问题的关键。水文缆道信号传输多利用缆道与水体构成通道,即水文测流工作中习称的“无线测流”。常以缆道中的一条被处理成同地相对绝缘的索道兼作信号索用(以下称信号索),另一条线路以水体、大地、接地装置引入操作室(下称地线)。所谓传输的技术处理,即在信号线的组件上应用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度;同时做好接地装置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信号可靠稳定,提高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一、信号线的技术处理1.信号索的选择横跨测流断面的缆道中,最上面为承重主索,其下为循回索、起重索。在没有专门设置防雷索的测站上,承重索宜优先作防雷用,将主索二端经支架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循回索则兼作信号索。为便于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许多水文测站,测流时采用起重索、河水、大地、铅鱼水下极板、水面极板等构成通路的测深、测速信号回路。这样的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悬索的偏角、提高测量精度。而搞清信号的传输效率问题,对于水文测验精度的提高、水文电测仪器的设计、水文缆道的综合利用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为此,我们曾对长江主要测站测船、缆道测流时的信号传输效率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信号传输回路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液动冲击器工作是否正常,直观地反映在重锤上。因此,观察和记录重锤工作时的瞬时位态变化,是正确指导冲击器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阀式液动冲击器进行初步测试,通过对记录曲线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关调试和设计参考方面值得探讨的问题,一、用于测试的726类型冲击器结构参数1.冲击器直径为66毫米。2.重锤重量G为11公斤。3.理论举锤的工作压强P>0.89公斤/厘米~2(举锤面积为12.4厘米~2)。4.重锤上行15毫米限位拉开下阀,然后惯性上  相似文献   

18.
1973年起我省先后在一些水文站安装了 JZT 型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用于水文缆道绞车的无级调速。对于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水文缆道绞车,在解决好转动惯量这一问题之后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适用的无级调速装置。JZT 型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离合器的电枢为一实心钢环,它和鼠笼电动机以同一速度转动,其转动惯量是普遍电机的3倍,再加上励磁绕组本身有一个较大的电感时间常数,所以在换向时或停车之后,电机转子长期不能停下。如马上按反转按钮,相当于先对其反接制动,后再反转,这时制动电流很大,超过电机额定电流的2~3倍,经常发生过电流现象烧毁熔断器。要是经常使用反接制动,则定子发热严重,容易损坏电机。如等惯性停止再起动,换向时间  相似文献   

19.
1前言水文缆道是目前水文测站主要的测流取沙设备,它由主索、循环索、起重索、支架等组成。循环索是缆道行车在断面上往来和铅鱼升降的动力传动纽带。循环索的受力很大,尤其是在大洪水测流时,由于铅鱼入水后循环索受到强大的水流冲击力,加上漂浮物的缠绕等,使其长时间处在疲劳状态下,而且,循环索在行车运行和铅鱼的升降过程中不断与导向滑轮及游轮产生摩擦,造成钢丝绳磨损、断丝等,所以水文缆道循环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必须及时更换新的钢丝绳,以保证测验工作的顺利完成。用传统的方法更换循环索,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麻烦,特别是大中河流和通航河流以及跨公路的缆道站,更换一次循环索不仅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还担心安全问题。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更换循环索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2循环索更换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更换循环索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具体做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把行车架固定在主索上,避免其来回移动。(2)在行车前固定一个单饼滑轮于主索上,如图1所示。用架子把准备更换的钢丝绳架在行车下方的平地上,绳头穿过单饼滑轮。(3)用紧线钳收紧循环索后卸下钢扣,与新的钢丝绳连接在一起,具体连接法如图2所示。当跨度不大时采...  相似文献   

20.
吴汉彬 《地质论评》1966,24(3):181-187
配制折光率油液的常用公式为式中n_1、n_2和v_1、v_2分别为两基本油液的折光率和体积,n和v分别为混合油液的折光率和体积。如果把v_2=v-v_1代入上式,化简后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