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阐述了明长城资源调查获取到的海量成果数据整合的方法:借助部件化的思想,为田野调查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的有机关联找到了合适途径。经过系统调用的测试,证明了整合结果的可用性和适用性,能为跨行业数据整合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以前一直处于分散状态。国土、住建、林地、海洋等不动产管理数据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确权登记,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存量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已成为我国进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的重要保证。数据来源多个部门,数据格式多样,空间定位精度不统一,“碎片化”现象严重。现有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的规则集与程序代码相绑定,具有不透明性。本文就此问题开展深入性探讨,对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工作中的技术服务和质量提出了约束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整合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现有土地利用数据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对空间数据的整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土地利用整合案例,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与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本平台")是以分散科研数据整合共享为重点的科技部、财政部首批通过认定的23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1科技资源概况本平台数据资源以陆地表层系统数据为核心,涉及固体地球、日地系统数据等,总数据量  相似文献   

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LBS应用中的信息提取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LBS数据应用范围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内容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在LBS应用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容可提取性及可整合性,确定了除所需的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具体内容外,在LBS应用中城市、城际数据所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比例尺、要素内容,以及不同比例尺数据的整合处理方案、要素提取与处理的方式与方法。这样对于位置服务的数据处理可以按照比较规范的方式、方法进行,也为盘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提供了较好的思路,更好地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众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布式、异构科学数据的整合集成与"一站式"共享服务是科学数据共享的关键和难点。首先,提出"创建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共建、共享"的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理念和按"总中心-分中心-数据资源点"三个层次的整合架构,然后,在组织模式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即通过"元数据集中管理,数据体分散存储"的策略,从技术上保障分布式数据资源的快速整合。针对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数据资源的特性,设计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核心元数据标准及扩展方案,利用MVC(元数据标准模型-显示视图-操作函数)模式实现多标准地学元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自适应显示。最终,研究面向SOA的分布式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一个总中心,认证中心和若干个分中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统一的分布式服务网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7.
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基础地理数据库建立过程中有关源数据质量问题、数据质量检查方法、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等加以讨论,从而提高数据库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五个子库的逻辑设计,以及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包括数据入库前检查,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9.
在"十一五"、"十二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的全新一代基础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技术系统与数据资源保障能力的全方位升级。围绕"十三五"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实现对多尺度,多类型、多生产标准、多时相的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基于全新的自主化底层平台,实现对上层管理、应用能力及效率的升级。基于混合更新模型的数据库更新与自主化制图平台的数据库快速制图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多时态、增量化存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其他省份新型基础测绘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研究和探讨了地形要素数据变化检测的内容、技术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矢量栅格化比较的变化检测方法,对全国的不同时期的1∶50 000地形要素数据(DLG)进行了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11.
<正>一、概述面临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数据支撑能力比较薄弱,数据准确性、现势性、完整性亟待提高,数据获取、更新渠道不顺畅,数据维度少、融合度低,快速处理发布和大规模访问性能有限等问题,浙江省决定开展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和基础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建立省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基础服务平台是国土资源"一张图"的核心,该平台也是国土资源"图数一体化"的建设内容。到"十二五"末,市级以上"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要全面建成,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2.
道路网数据是导航电子地图的骨架数据,为保征数据的现势性,导航数据生产部门需要参考不同来源的道路数据进行更新,本文针对该种现状和需求,提出了数据匹配、数据抽取、数据整合的路网数据融合技术方法,并以郑州地区为试验,进行了验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数据库设计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正射影像数据(DOM)、高程模型数据(DEM)、地形线划数据(DLG)、地名数据(PN)。这些数据库从GIS数据模型角度看有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其中DLG、PN周于矢量数据,DOM、DEM属于栅格数据。该平台GIS空间分析基于矢量数据,DOM作为可以对矢量数据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2012,(8):17-17
"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门将着力构建"智慧国土",通过统筹遥感、视频、地面监测和空间定位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网上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整合,实现对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的实时动态和智能化监测监管,深度挖掘海量国土资源数据,形成面向政府决策和社会便捷服务的全国一体化"智慧国土"服务平  相似文献   

15.
在调研分析广州市增城区房、地登记系统、登记业务数据、档案数据以及已有空间数据现状的基础上,参考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及数据整合规范,提出不动产登记房地存量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并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进行了数据整合建库,为增城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夯实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数据更新过程中多源数据整合利用的效率和更新的自动化程度,将"数据同化"和主动数据库的思想与方法引入空间数据的更新。论述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同化"和"主动更新"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地理事件-条件-动作"规则驱动下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主动更新机制。最后,将数据同化中常用的最优插值方法,应用于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合并,该方法与其他合并方法相比,能提高数据的精度;将主动更新机制应用于数据更新实践,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提高更新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QuickBird数据在防震减灾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支撑数字城市的核心,也是构筑防震减灾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在城市防震减灾管理信息系统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应用QuickBird数据构筑福建永安市防震减灾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源数据融合对基础地理信息在各行业的应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弥补了测绘数据属性采集的局限性。通过“数字惠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对多比例尺、多格式、多专题设置的数据集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多源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并对各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从源头彻底摆脱传统测绘生产过程中图属分离、图库分离的弊端,该文以烟台市1∶500地形数据整合为例,统筹现有地图制图规范与G1S建库需求,在统一制定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基于EPS2008软件,提出了一套制图与建库一体化数据整合技术流程,较好地解决了地图与空间数据相互表达的问题,实现了制图与建库的一体化管理。该方法还大大降低了数据重复处理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数据整合转换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减少了信息丢失。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村镇数字化管理的实际需求,本文研究并实现了包括数据建模、标准化处理、分级分类及地理编码统一、分类代码转换、属性结构规整、一致性处理和对象化处理在内的一整套数据整合方法与技术流程,并以北京市吴雄寺村为例,对该村多源数据进行了空间化整合,实现了北京市吴雄寺村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构建,因此本文阐述的数据整合技术今后可以在我国更多的村镇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