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南极人员实时定位的需要,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利用Arc GIS API for Android,根据南极的地理环境,结合Arc GIS Server平台、GPS定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地图浏览、定位、电子罗盘、导航、记录、计算距离等功能的南极人员定位软件。逐步阐述软件的设计与建立过程,重点论述底图的设计方案、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成果分析。该手机软件以实用性为前提,将Arc GIS Server地图缓存技术融入其中,实现基于GIS底图服务的南极实时离线定位功能。该手机软件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经过在南极中山站测试,软件运行正常,实现了所有的设计功能,并且定位数据准确,为南极科学考察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手机定位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当前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近日,青海局测绘院组织相关人员应用GPS测量技术研究建立露天煤矿边坡自动化监测科研项目,为滑坡预报预警提供准确可靠地基础资料,该项目已与青海省煤矿安全管理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GPS露天煤矿边坡位移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专业的双频GPS接收机进行卫星定位测量,并用国际先进的GPS自动化变形监测解算系统进行解算,能实时获取形变区地表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通过专业分析模块,显示出检测区域的变形情况。该系统能够准确掌握边坡区域的现  相似文献   

3.
GNSS 可提供全天候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结果,是形变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卫星信号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如建筑物、人群等遮挡的影响,而相当数量的基础设施修建于山谷、城市建筑群、车流密集等区域。文章研究在遮挡环境下卫星定位应用于形变监测领域的可行性问题。因中国北斗系统在星座布设上与GPS 不同,采用GEO、IGSO 及MEO 三种不同轨道类型形成高轨卫星与中轨卫星的结合,不同的轨道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以广州大桥为例,通过对北斗/GPS 集成高精度定位的研究,并针对北斗卫星的不同轨道类型,利用GEO、IGSO 及MEO 之间的不同组合进行定位,分析其在形变监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北斗/GPS 集成高精度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能够满足形变监测的需求;同时,北斗/GPS 集成定位可增加可视卫星数,改善卫星的几何分布,而北斗系统的高轨卫星高度角较高,特别是GEO 和IGSO 两种高轨卫星的组合仍能达到1 cm 的定位精度,大大提高了山谷、高边坡、城市峡谷等遮挡较为严重区域中卫星高精度定位的可行性,有利于形成全天候自动化实时高精度的形变监测与灾害监测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 3S一体化技术建立了鹿泉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依靠GPS对空间数据快速定位 ,RS数据发现土地动态变化区域 ,再利用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组织、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据此 ,分析 1986~ 1996年鹿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贡嘎山是我国典型海洋型现代冰川发育中心之一,冰川动态与环境演替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初的系统科考,将其东坡海螺沟冰川定位为我国典型海洋型冰川并开展了连续监测,之后逐步建立与完善的野外台站为冰川研究及其相关的环境与生态系统定位监测提供了重要基础平台。本文主要围绕冰冻圈地理学领域,对贡嘎山地区典型海洋型冰川的科考、定位监测及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冰川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与展望未来在该地区亟需关注的与冰川学科相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使无线通信基站定位技术进一步用于解决用户定位信息与空间地图信息匹配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话单的道路定位算法:针对移动场景,在基站定位过程中结合话单定位参数信息和空间道路信息,实现了将用户直接定位到道路上的目标;对矢量道路进行解析并采用网格索引技术建立索引,设计过滤条件对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定位的求解速度。以实际话单进行测试,得到了合适的网格化步长参数,通过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基站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对5G及物联网技术也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定位视频的车辆导航原型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子地图的导航系统相对抽象且缺乏沉浸感,不方便用户判别。为使导航效果更加直观和生动,该文提出基于定位视频的车辆导航思路,对车辆导航原型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其关键技术。核心思想是建立道路定位视频(Geo-video)数据库,利用移动终端和固定目标的位置信息对定位视频数据库进行空间检索,将相应位置的视频图像传输给移动终端并实现路线和目标指引。试验证明该方法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赵爱国  荔克让 《中国沙漠》1999,19(2):165-168
文章介绍了一种沙地节水渗灌自动控制系统装置,主要叙述了渗灌装置的结构组成与连接方法,以及系统的软、硬件组成与仪器功能指标,整个系统设计简洁,成本低,可靠性好,能自动监测沙地水分上下限和渗坛水位上下限,根据所需信息系统自动向管道供水,大幅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采用微机技术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管理,是我国节水渗灌农业值得推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街道眼与防卫空间理论的分歧源头和适用条件,论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整合法律文书、定位服务、街景图像、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将犯罪机会与社会生态理论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解组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沿街通透性等可渗透性特征与盗窃密度整体呈现正向关联。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社会生态分异而变化,随着居住不稳定性、途经人员流动性、就业人员流动性、人口异质性、社会经济弱势地位等社会解组程度的加深,可渗透性环境的犯罪引致作用将不断放大,防卫空间理论更具适用性。而在社会结构稳定的社区中,街道眼能够发挥自然监控作用,街道眼理论的解释力更强,现实生活中该类社区仍属少数,盲目采用新城市主义设计方法恐会加剧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国内旅游目的地定位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从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分化出的一个研究分支。作者对国内该领域10年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识别出其研究的8个重要理论关注点:目的地定位的概念内涵;定位作用(功能);当前定位误区;定位考虑要素;定位策略(方法);定位指导原则;定位实施和形象塑造、推广;定位与形象、品牌化、形象口号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具体目的地定位案例分析文献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目的地定位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如何调整、促进该领域研究更好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绿洲系统自组织演化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组织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绿洲的系统性、整体性、复杂性角度出发,以新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绿洲系统的发展特征与演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自组织理论在解释绿洲复杂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方面是一种非常强大而有效的理论依据;[2]绿洲系统的发展是由干旱环境背景下的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自发演化所构成的自组织与由人为进行的规划与干预所构成的他组织的复合发展过程;[3])绿洲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涨落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有着从非组织到组织、从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复杂度不断增长等自组织演化过程;[4])绿洲系统中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相互影响机制决定着绿洲系统运行态势及其特征.新疆绿洲系统发展的特征分析充分揭示并验证了绿洲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特征与演化过程,充实了绿洲研究的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为提高我们对绿洲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实施他组织、有效长期的组织绿洲,为正确引导绿洲系统发展过程与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简述GPS系统的组成1.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2.地面支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3.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机硬件一般由主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GPS定位技术集成应用日益增多,可定位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表达与传递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数据源。针对这些结构繁杂、数量庞大、多源异构的可定位媒体数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 Point的视频管理模型,使用SQL Server 2008空间数据库构建可定位媒体库,同时基于多级网格构建空间索引,实现可定位媒体快速检索,并将其应用于遥感标志选取与遥感分类核查中,通过照片、视频与遥感影像同步播放,快速标注与显示于遥感影像中,可增强遥感影像局部地理场景的真实表达,降低解译人员对地理空间的认知难度,提高遥感影像解译的效率,从而在影像解译与质量控制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一体化技术的鹿泉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采用3S一体化技术建立了鹿泉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系统。依靠PS对空间数据快速定位,RS数据发现土地动态变化区域,再利用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组织、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据此,分析1986-1996年鹿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试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新模式——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少辉  陈波  李方 《热带地理》2006,26(4):359-364
针对当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存在的空泛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做了分析,从"战略"的词义出发,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全新的诠释,并构建定位模型.以湖南省常德市为案例,通过对旅游背景、旅游资源特质以及旅游市场特征的阐述,采用国际通用的SWOT进行分析,提出了常德旅游发展战略的概念以及需要回答的旅游地性质定位、旅游产业定位、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城市定位等战略定位,为丰富和完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0,(13):62-62
北斗卫星导航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目前,这一系统已经进入发射组网阶段,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7.
地图与地域研究关系至为密切,地域研究离不开地图,地图也不能脱离地域研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地图是地域经过简化和概括了的客观实地的缩影,所以在地图上一目了然地了解实地情况和空间客体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现象的规律性,并能在地图上表达地域研究成果,这是其它地域表示方法不能代替的表示方法。地图还另有一个重要作用,地域研究人员或地图研究人员通过对地图的分析研究,常常可以发现地域内容事物某些新规律,促使地域研究向更高更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无线局域网络(WLAN)是一种全新的无线信号传输平台,该文在总结目前无缝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GPS和无线局域网络的组合定位方法,以实现室内外的无缝定位与导航.同时,在深入研究卫星导航定位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原理与算法基础上,针对定位环境的不同,提出了无缝定位的解决方案、转换机制和切换策略,并以WiFi网与GPS组合定位算法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深入讨论,所用算法可以实现无GPS、少于4颗可用卫星以及GDOP值不满足定位情况下的定位,与单独WiFi网络定位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北极考察与GPS定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叙述了作者 1 996年参加“北极追踪”科学考察队进行首次北极测绘科学考察期间 ,使用 GPS全球定位观测系统 ,沿雷索柳特 ( Resolute)—夸那 ( Qaanaaq)—卡波郁科 ( Kap Yok)—尤里科 ( Eureke)—北极点 ( North Pole)—尤里科—雷索柳特的考察路线 ,进行了冰海考察路线导航、寻找北极点、夸那及雷索柳特定点观测。事后采用高精度 GPS数据处理科研软件 GAMIT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 ,得到了观测点的地心及大地坐标和各点到北京的空间基线长。结果表明 ,利用 GPS定位系统在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范围内、高精度监测地壳运动和环境动态变化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居民活动与出行行为时空数据采集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彦威  申悦  马修军  赵莹 《地理研究》2013,32(3):441-451
本研究对传统活动日志调查与基于GPS、LBS的移动数据采集在居民活动—移动数据的获取和应用方面进行对比,并以2010年7月在北京进行的居民活动与移动调查为例,探讨了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的方法、存在问题和处理方式。北京市的实验调查采取活动日志调查与基于GPS、GSM两种不同定位方式的移动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以定位设备为基础、以互动式调查网站为平台、以面对面和电话访谈为补充,对天通苑和亦庄两个郊区居住区的样本居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行为时空数据采集。针对时空轨迹和活动日志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处理,并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旨在为城市活动—移动系统研究中的精细化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