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利用锅炉碱性排污水或化学碱性水对锅炉尾部烟道井行喷雾,可以达到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技术关键是喷淋雾化方式,喷雾水量,喷雾水的碱度及烟道结构对气-汽两相流之间混合湍动的影响。该方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运行简单可靠,脱硫脱氮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和烟道阻力及腐蚀小等特点。针对我国燃煤锅炉量大,面广,分散的特点,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二合店碱性花岗岩的不断演化结果,造成该岩体具有分带特征,在各个相带具有不同的地质特点,决定成矿元素分布也不一样。搞清和掌握各个相带的含矿特点,对了解该地区其它相同岩石类型的碱性岩体找矿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双山铌矿的发现,提出了适合于碱性正长岩型"稀有稀土"矿的综合找矿方法,即以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靶区、以岩石测量圈出矿化带、以特征矿物填图厘定含矿地质体、以槽探工程控制地表矿体、以钻探工程验证深部矿体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找矿方法组合具有经济、快捷、找矿效果显著等特点。通过对各种找矿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模型,对国内碱性正长岩型铌-稀土多金属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矿物质水、电解水、离子水、碱性水……炎炎夏日,名目繁多的“水”名词,让消费者直犯迷糊。今天,我们到底该喝什么水?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与成因分析   某工厂地热井属低温地热井,取水层位于新第三系(N)明化镇组(Nm),井深866 m,出水温度 45℃,地温梯度3.77 ℃/100 m, 水化学类型HCO3-Na型,成井时间为1997年5月。开采该井的初衷是:首先将井水由出水温度(45℃)直接加热至近沸,然后将其输送到使用处,这样利用,既降低耗能费用,又解决了工业用水,一举两得。但在运行过程中,锅炉及管道内部出现大量的白色炉垢漂浮物,阻塞管道,影响生产。为查明原因,对原井水、锅炉水及锅炉漂浮物(炉垢沉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表2。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驼峰和牛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产状、岩石结构构造、碱性铁镁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成因及SHRIMP定年等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驼峰和牛山片麻状碱性花岗岩,在造岩矿物和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具有与岩浆成因的钠质碱性花岗岩一致的特点:高硅(SiO2 =74.25%~77.08%)、富碱(Na2O+K2O=7...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海河流域平原长期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选择德州深层水分布区作为重点研究区,以深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及同位素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深层地下水起源与更新性。研究结果表明,德州深层水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盛期较寒冷的大气降水淋滤,在形成及径流过程中,遭遇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以HCO3-Na型水为主要成因类型,具有高氟、高钠、低钙、偏碱性的水化学特征,和氢氧稳定同位素低,氚含量低的同位素特点;深层地下水循环缓慢,更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山西吕梁地区出露的紫金山岩体为我国著名的碱性岩体之一。为了探讨紫金山碱性岩体的物质来源及地质意义,对该岩体主要岩石进行了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紫金山岩体各期次岩石具有低硅、富碱、高钾的特点,属钾质碱性岩石; 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烈,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无明显Eu异常的特征; 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等)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Th、Nb、Ta、La、Ce、Nd、P、Ti等)亏损的特征。紫金山岩体岩浆来源较深,与富集地幔关系密切,岩浆演化机制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且存在陆壳物质混染。结合山西境内多处同时期的碱性、偏碱性岩体特征,推断华北中部早白垩世碱性岩浆活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破坏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复合金属氧化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镁铝复合氧化物(简称MMO)则大量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蒸发河湖相和海相沉积岩等之中。本研究以镁铝水滑石(HT)煅烧产物MM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时长,考察并揭示MMO在富硅、碱性和160℃水热条件下的结构复原特性及其转化机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该条件下MMO首先复水形成水滑石相,进而水滑石相逐渐向皂石转化,并伴有钠霞石等杂相的形成与溶解。29Si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 NMR)的结果证明,在皂石结晶过程中,Al3+优先占据四面体片层的四配位位置。该研究对揭示水滑石稳定性、水滑石与硅酸盐矿物异相成核与生长、热液类型的天然皂石矿床的形成过程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井底板突水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具有模糊性、灰色性和不相容性的特点。建立了深井底板突水的主控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主控因素,应用熵值调整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贡献权重。根据灰色物元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了线性灰色物元判别模型和最优灰色物元判别模型,采用VB6.0开发了深井底板突水组合灰色物元判别系统。该系统两种模块的并列运行和相互验证提高了判别结果的准确程度,使系统初步具备了受承压水威胁的深井工作面的危险度预测功能。应用该系统进行深井突水案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这表明该系统对深井复杂条件下的矿井底板突水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岩浆中主要的挥发份 ,而且其溶解作用强烈影响着熔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因此对水在硅酸盐熔体中溶解度及溶解机制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研究表明 ,水在硅酸盐熔体中溶解度与压力、温度及熔体组分密切相关。具体而言 ,压力升高可使水的溶解度增大 ,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则与熔体组成有关。对于AbOrQ体系 ,在压力低于 4 0 0MPa时 ,溶解度与温度呈反相关 ;而在压力高于 50 0MPa时 ,则呈现出正相关。但是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要明显弱于压力的影响。至于水的溶解度与熔体组分的关系 ,通过对碱金属组分的研究表明水的溶解度按K ,Na ,Li的次序而增加。此外 ,根据碱金属组分对水在硅酸盐熔体中溶解度的影响对水的溶解机制进行了论述 ,这与Sykes等通过分子轨道计算和拉曼、红外光谱研究得出的水在铝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机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沿海地区海相沉积的软土地基加固以排水固结为主要方法,但随着工程要求的提高,加固方法也不断发展经体的综合讨论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基本原理,加固特点与效果,该法利用真空预压法与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可以叠加的原理,在超软基上可以获得较真空预压法更大的预压荷重,获得更佳的加固效果,同时结合一些工程应用实例具体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应用效果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TBM掘进技术发展及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和工程实例的研究,论述了TBM(隧道掘进机)近半个世纪发展及其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对大量国内外工程实例分析后发现优先采用TBM掘进技术已成为未来隧道建设总的发展趋势。从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角度对岩石TBM掘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如软岩大变形、突水、岩爆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导致卡机或管片变形、破损等工程事故进行了剖析,并对采用的工程处理措施作了总结对比。随着今后TBM掘进技术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对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的客观全面认识和施工方案的及时调整成为影响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中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河县孜孜合一带侏罗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 ,为碱性玄武岩系列、钠质类型。岩石类型主要为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玄武岩、球颗状玄武岩、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玄武岩、杏仁状安山岩等。其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特征均表明其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的特征。火山岩是在燕山期由早期的挤压挠曲转换为晚期的伸展裂陷环境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地下水对植被生存演替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介绍西北地区的气候及水资源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植被的分带、生存适应性及演替地下水的关系,并阐述了地下水开采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的分布、生存和演替主要受控于水盐条件。人为活动下,这种条件的改变势必显著着植被的生存。最后,就如何处理合理用水和植被生存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这对于西北大开发的生态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影响矿石体重的因素很多,如矿石的密度、湿度、物质组成的种类、含量等。确定矿石体重的传统做法——平均体重法主要考虑的是前二种属于物理方面的因素;而测重于考虑后二种属于化学方面的因素的方法——回归预测法,是确定矿石体重的另一个方法,它是依据矿石中元素的含量与矿石体重的相关关系,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用矿石中元素的含量来动态地确定矿石的体重。将这个方法的使用效果与平均体重法进行对比,前者比后者好。  相似文献   

17.
初论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O2的溶蚀类型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显微镜观察,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O2溶蚀分为石英颗粒边缘溶蚀、次生加大边溶蚀和交代溶蚀。通过对石英颗粒和加大边溶蚀特征及其与粘土矿物组合、与碳酸盐胶结、与古油藏破坏以及现今油田水中Si离子含量等关系的综合研究,这些SiO2溶蚀可能存在两种机理:碱性环境下的SiO2溶蚀和有机酸(烃类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有机质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引起的SiO2溶蚀。第一种溶蚀类型较普遍,但程度微弱;第二种溶蚀类型主要发生在古油藏破坏和有机质成熟过程中,这种溶蚀较强烈但很局限。SiO2的溶蚀作用可以为油气提供一定量的储集空间,这对于深埋的时代较老的志留-泥盆系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在古油藏中尽管烃类已经充注储层孔隙,但只要孔隙中存在有机酸或碱性孔隙水,SiO2的溶蚀和石英次生加大的胶结等作用仍可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查明二陡崖滑坡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复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滑坡前端的挖方卸载是引发滑坡的主导因素,而水的作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破坏。针对滑坡特征,结合工程实际,主要采用了抗滑桩、排水、监测等综合措施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19.
鄂西齐岳山地区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对隧道涌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陈宏峰  夏日元  梁彬 《中国岩溶》2003,22(4):282-286
齐岳山地区有7种岩溶地貌类型,地下河发育受碳酸盐岩层组类型控制,管道结构单一,具有侧向补给、纵向排泄的水文地质特征。本文将齐岳山隧道分成5个区段,分别采用大气降水入渗系数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各区段隧道涌水进行计算预测,并对各段岩溶发育对隧道涌水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子祥 《甘肃地质》2006,15(2):90-92,89
水文孔施工中洗井是管井成井工艺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各种洗井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一定的应用条件,其工作效果与含水层的类型、地下水压力、钻进泥浆的指标、井管材质、井身结构、以及井深浅程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洗井效率,只有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