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9,(1):69-70
12月28日上午11时26分,随着最后一车渣土倒入向家坝水电站大江合龙龙口中,我国第三大水电工程一向家坝水电站成功实现大江截流。  相似文献   

2.
VRGIS及其在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491-495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该工程地质构造复杂,勘测数据庞大,地质工作者很难对其工程岩土体的分布规律有一个整体和直观的把握.为了适应这一当代巨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作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与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向家坝Ⅶ坝址虚拟漫游信息系统(VRGIS),实现了对坝址区三维地质模型的手动和自动虚拟漫游,对地层、断层、水位面的实时查询,对模型的任意切剖、输出等功能,这对直观地反映场地地质信息的分布,整体把握场区地质构造辅助工程决策具有积极意义.该套系统在向家坝水电站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YGL-S100型声波钻机在复杂地层的成孔取样效果,在向家坝水电站深厚覆盖层进行了钻孔试验。阐述了YGL-S100型声波钻机的技术特点、各项参数以及在钻进过程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底流消能方式水电站泄洪雾化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泄洪雾化现象是伴随着高坝泄洪消能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它对于电厂的安全运行、周围环境等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大比尺模型试验方法研究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雾化问题,利用类似消能工的湾塘水电站泄洪雾化原型观测成果,反馈分析了雾化模型尺度效应,得到了雾化量的相似律,并预测和评价了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雾化影响。  相似文献   

5.
岩体声发射监测在马步坎高边坡岩体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岩体声发身监测的基本原理,监测仪器与技术,及其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马步坎高边坡岩体稳定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认为岩体声发射监测是研究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新市镇新城址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滑坡、供水水源及地基稳定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屏山县城新迁城址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其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滑坡、地基稳定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王柏乐同志从事水电水利工程设计、咨询和技术管理工作近四十年,期间曾参与和主持了贵州猫跳河梯级水电站、天生桥二级水电站(装机132万kW)、东风水电站(装机51万kW)、普定水电站(具有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士拱坝)等工程的设计和科研工作,目前以上工程均已投入正常运行并通过国家竣工验收。1996年后,曾主持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叠加褶皱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德超 《中国地质》2003,30(4):352-356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首至下游可能渗漏路径上的挡水墙,岩溶管道式渗漏不会发生。区内第3期褶皱的首次厘定及研究,对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库首渗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向家坝水电站坝基挠曲核部破碎带补强灌浆浆液采用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灌浆孔深多超过150 m,钻灌施工过程中,其浆液稳定性、可灌性、固壁性、泌水性、初凝时间、结石体强度等,较常规工艺有更高的要求。为此,结合向家坝水电站坝基补强灌浆处理,现场开展了“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的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与“改性高抗硫酸盐水泥稳定浆液”对比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六偏磷酸钠替代缓凝型高效减水剂作为缓凝剂与分散剂的改性高抗硫酸盐水泥稳定浆液稳定性、可灌性、固壁性、泌水性、初凝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能均较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的高抗硫酸盐水泥浆液更优,其性能与工艺的匹配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水电站厂房作为水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个水电站的安全、可靠及持久运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主要根据工程实例,阐述水电站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主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拌合控制和质量检验环节,严格按照要求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厂房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水电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灌溉、发电、防洪等,但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并其监测结果的分析,可充分了解水环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水污染和环境措施的治理措施。结合委俄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对该水电站对水环境的影响作具体分析,并对其环境监测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向家坝VII坝址须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Ⅶ坝址地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2-6与T3^3地层岩石学特征、剖面结构、沉积构造和粒度分析的研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游荡性河流沉积环境和交织河流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孙天锡 《江苏地质》1992,16(2):106-109
教科书和工程规范皆以灌后ω值是否达到相对抗水层指标,作为决定水电站大坝基础中防渗帷幕的成败坏准。安徽省泾县纪村水电站因坝基渗漏曾两次设置丙凝帷幕,两次灌后ω值均远小于相对抗水层指标,但两次建幕都失败了。这说明灌后ω值检查法存在着局限性.至少对纪村水电站红层坝基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对工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金沙江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沟分布面积广、发生频率高;调查表明库区现有不同类型泥石流沟31条,其中属于高度危险的泥石流沟4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15条;这些泥石流不会造成严重的堵河问题。在施工期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的影响突出,特别是靠近库首的泥石流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水库蓄水后,库区泥石流对水电站工程影响有所降低,但位于大坝下游区的泥石流对水电站正常运行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永鹏 《浙江地质》2002,18(1):58-63
桔桐坑小流域水电梯级开发,为三级开发方案,以沙铺砻水电站为枢纽,结合开发贵庄口水电站,金坑口水电站工程,本从工程地质角度出发,利用三个水电站工程,对梧桐坑流域进行地质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代古寺水电站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工程区属西秦岭中、高山深切峡谷地貌,高山区海拔3000-4000m,是较为典型的高山区电站。通过对水电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简要概括了电站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西南山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部分岩体中地应力较高,因此在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岩爆现象。本文在双江口水电站前期勘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筹建期开挖1#导流洞岩爆发生的规律,经过统计分析,总结了双江口水电站地应力分布特征及岩爆成因,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河天桥水电站坝下河床演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霖  席锡纯 《水文》1995,(1):30-35,25
黄河天桥水电站坝下河床演变的分析张云霖,席锡纯(黄河中游水文局)黄河天桥水电站是开发黄河北干流的第一座实验性径流发电工程。它于1975年建成,位于义门峡出口唇部的水寨寺岛。坝下游8km左右岸分别为山西省的保德县城和陕西省的府谷县城,沿两岸散布着一些村...  相似文献   

20.
覃子建  吴淑才 《贵州地质》1993,10(4):335-344
水库地震是人类开发水力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有些水库蓄水后会出现诱发的地震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主要有三个震区,至今延续时间已达13年,目前的这种地震活动势态仍在继续。本文就水电站工程及地质背景、震情与震害、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水库地震是当今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