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长江及其支流江水水质对沿江城市岸边带地下水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江水岸边污染带与地下水水质更为密切。本文从江水与地下水的相关关系着手,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江水的影响范围,用典型地段的资料讨论影响带地下水化学变化趋势,并预测三峡水库回水后,江水岸边污染带对地下水的危害。为保护地下水水源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6)
绕坝渗流除了影响山体本身的安全外,同时会抬高岸坡部分坝体的浸润面,在坝体和岸坡的接触面上可能产生接触冲刷等不利影响。实际工程大多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形式,以期增大绕坝渗流渗径来削减绕坝渗流量并减小砂层渗透坡降。本研究以现有76眼民井为基础,分析西霞院水库蓄水前、后近坝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及续建防渗墙对近坝区地下水影响。结果表明,近坝区地下水位变化与水库水位变化关系密切,水库蓄水对近坝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地下水位抬升明显、地下水渗流场发生改变。防渗墙续建前后,左岸下游地下水位与库水位响应关系已不明显,渗流方向有所改变,渗流强度明显减小,左岸防渗墙防渗作用明显;右岸渗流方向基本没变,渗流强度有所减小,下游地下水位与库水位仍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右岸防渗墙上下游测井水位差没有左岸明显,说明右岸防渗墙也已经发挥防渗作用,但不如左岸明显。  相似文献   

3.
结合长江罗家潭堤段高压防渗墙工程的施工情况,对复杂地层的防渗墙施工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喷技术的固结防渗机理提出了高压旋喷方法在复杂地层中应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调江水调蓄对石家庄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家庄是我国北方利用地下水程度较高的城市,也是水资源危机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利用北调江水对其地下水进行补充调蓄,将极大缓解这种水危机压力.本文根据北调江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多年水质变化情况,结合受水区石家庄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质特点,对其利用北调江水实施调蓄地下水后的水环境变化作了相关探讨.认为若以石家庄地下水降落漏斗为库容进行补充调蓄,将有效增加石家庄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提升其城市供水与储水能力.同时,还可明显改善其地下水质,提高地下水的自净化能力,恢复地下水的原始自然流向.为石家庄市的水资源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的环境同位素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水的来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关系,进而间接判断水质的相互影响.通过松花江吉林市江段两条剖面的氘、氚、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结合水化学及水文地质条件,阐明了吉林市地下水来源以现代当地大气降水为主,仅在市区部分江段500 m范围之内受松花江水影响,并计算了该段江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比例.为判断当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及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高原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异常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慰祖 《水科学进展》1998,9(4):333-337
1987~1995年对降水、黑河水和古日乃草原地下水作了定位观测,在巴丹吉林沙漠水文探险中采集了沙漠和戈壁地下水及湖水.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与Craig线相同,但发现了地下水的δD~δ18D关系平行于降水线且有氘盈余为负且达-22‰的异常,其成因不明.由地表、地下水环境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黑河治理规划实施后可能对地下水资源产生的工程影响,它近期不会成为古日乃草原沙漠化进程的因素,但对额济纳绿洲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查明地下水中砷的时间变异性规律及机理是高砷地下水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也是防控地下水砷污染的根本.选择在雨季前后对浅层潜水和孔隙承压水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表明地下水砷含量和形态与地下水位波动存在明显的响应关系: 雨季开始后随着地下水位抬升, 地下水还原环境增强, As(Ⅴ)和Asp转化成As(Ⅲ), 颗粒态铁大幅降低, 导致水中溶解的砷和铁大幅增加, 地下水砷含量在雨季达到最高且As(Ⅲ)所占比例达到90%;雨季结束后随着水位逐渐降低, 地下水中As(Ⅲ)所占比例和溶解的砷含量下降.农业活动对浅层潜水砷形态季节性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孔隙承压水的砷形态分布变化较浅层潜水幅度大, 其变化与水位波动存在滞后效应.自然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化改变了含水层的氧化还原环境, 补给水源与地下水之间的混合过程带来新的物质输入促进地下水系统中砷的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8.
廊坊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景鹏  何平 《地下水》2011,33(3):44-45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污染、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极端气候的影响等,提出了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季备 《地下水》2013,(1):14-15
从水化学的角度出发,利用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区不同地质单元的水化学特征,分析查明了工程区地下水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F13断层以里,为地下水的强径流带。F13断层与F14断层之间,为中等径流区。F14断层以外,地下水体受上游江水的影响,由于江水在补给该区地下水时有一个较长的径流途径,导致受沿程表层风化裂隙中包气带水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悬挂式防渗墙是当前堤防加固工程中选用较多的一种堤基防渗方式。但由于悬挂式防渗墙未贯穿整个透水层,地下水可以通过防渗墙的底脚进行绕渗。绕渗量的大小与防渗墙的深度以及所在地层的渗透性相关。选用解析法,运用达西定律和等效渗透原理计算了松花江水位变化条件下,通过群力堤防渗墙非均质地层的渗流量,分析了悬挂式防渗墙深度与渗流量大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案下堤后排水系统的渗流量相差较大,当悬挂式防渗墙深度在16~24m,松花江处于洪水位,堤后强渗层底板高程为115.50m时渗流量最大,为3 202.8~3 639.7m3/d。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更全面、合理地评价悬挂式防渗墙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硝基苯污染可使地下水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利用阻截墙控制地下水中的硝基苯污染范围的扩大,是控制地下水环境继续恶化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以粘土、沸石、铁粉、硫酸钙等与水调配成泥浆,利用压力向井中回灌,将泥浆注入到含水层中,可有效地阻截地下水中硝基苯的扩散。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discusses environmental aspects related to vertical upward and downward groundwater flow. Flow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tool to understand groundwater functioning a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obtaining indicators of human impact and solving specific questions about a groundwater-environment system that has been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means. This involves two broad processes. First, groundwater changes due to activities of man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of: (1) alteration of recharge by modific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 and original soil cover; (2) reduction of groundwater discharge to coastal areas and to inland water bodies producing desiccation of wetlands, lakes and springs; (3)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from sewage looses and uncontrolled waste disposal locations, and (4) up-welling of undesirable water quality induced by extraction. Second, environmental alterations due to changes in the groundwater regime produce: (1) increase in soil erosion through the disappearance of vegetation due to water-table decline, (2) water-table rise due to unplanned artificial recharge resulting from water imports to a catchment, (3) decline in water levels for improper extraction regime, (4) soil subsidence due to extraction mismanagement, and (5) disappearance of phreatofites caused by excessive extraction. Unless furth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environment is s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its environment will be subject to some of these effects, potentially endangering adequate huma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Maheshwaram watershed is situated in Ranga Reddy district of at a distance of about 30 km south of Hyderabad. The watershed has an area of 53 km2 and has hard rock aquifers with semi-arid climate. The study area has been expanding at a fast pace and now has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urban centers, facing the problem of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due to the absence of perennial source of surface water and also due to over exploitation. Human activities involving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adequate management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hav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environment viz. water and soil.  相似文献   

14.
我国露天煤矿普遍采用抽排方式进行地下水控制以满足煤炭资源安全开采要求,这种方式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煤矿周边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优化、转变露天煤矿地下水控制方式,减少矿坑疏排水量是露天煤矿防治水工作普遍面临的崭新课题。采用截水帷幕技术取代疏排降水技术,由被动疏水变为主动截水,是解决露天煤矿因疏排水带来诸多问题的根本措施。以内蒙古扎尼河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截水帷幕实施过程为例,介绍我国露天煤矿截水帷幕设计理念、施工工艺和截水帷幕材料,在实践过程中,突破了防渗膜大深度垂向隐蔽铺设与连接技术瓶颈;研发了超长槽段连续开挖及浇筑工艺,大幅减少接头数量;研制粉煤灰?水泥混合浆体与HDPE防渗膜的复合帷幕材料,提高帷幕抗渗与抗变形性能;构建帷幕质量与截水效果综合检验体系,掌握了露天煤矿截水帷幕建造关键技术。截水帷幕技术在我国露天煤矿的成功应用,丰富了露天煤矿防治水与水资源保护技术理论,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为露天煤矿地下水控制及安全绿色开采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对其他非煤矿山及水利水电、交通等更高防渗等级要求的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潮白河冲洪积扇分布区30年来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储存量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过去30年中,区域地下水动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特点是1998年以来,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储存量迅速下降与减少。1998年以来,年降水量为以往多年平均值的76%左右。在储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中,降水量减少导致的补给量减少约占24%,人类活动,如工农业地下水开采、应急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和地表水体入渗减少等因素约占76%。由于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在南水北调的水进京后仍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因此,以丰水年降水进行水源涵养存在较大风险。对于已经处于严重超采状况的潮白河冲洪积扇来说,为了满足未来供水的需要,应急水源地从现在起应减少开采量或停采以逐步恢复地下水储存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蒙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露天煤矿高强度开采引起地下水系统的补、径、排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导致松散层水位大幅下降、地表河流流量衰减、生态环境破坏。为揭示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在截水帷幕下的松散层水位演化规律,分析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地下水分布特征和采动对松散层水位的影响,开展截水帷幕下的松散层水位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试验,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截水帷幕下内蒙古扎尼河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松散层水位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态脆弱露天矿区松散层渗透系数大、水位埋藏浅;露天开采对矿区松散层水位影响巨大,矿区周边数千米范围内的松散层水位下降数米到数十米;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发现,截水帷幕外侧松散层水位抬升幅度与帷幕长度呈正相关关系;远离帷幕的水位变化速率较为平稳,靠近帷幕附近的水位变化相对剧烈;扎尼河和元宝山露天煤矿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帷幕外侧松散层水位升高3.43~9.12 m,帷幕内侧水位降低3.21~10.15 m,外侧水位抬升幅度与截水帷幕完成率成正比。截水帷幕作用下的松散层水位理论计算和物理模拟结果可指导现场工程应用,截水帷幕能够显著抬升生态脆弱露天矿区周边松散层水位,保护矿区松散层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第一大河,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生态环境问题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的前提。【研究方法】本文在分析汾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汾河径流量衰减、岩溶大泉断流和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3.59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72%;2005年以后由于跨流域调水、地下水压采等汾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水资源的供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最初的30%提高到55%,地下水供水比例由原来的62%降低到目前的37%。整体上,汾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达80%以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导致汾河干流断流、入黄径流量大幅衰减、岩溶大泉断流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汾河流入黄河径流量从1955至2018年衰减程度达63.5%,衰减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的减少和岩溶大泉的流量衰减;汾河流域内8个岩溶大泉的总流量从1956至2018年的衰减程度达69%,50%的岩溶大泉已在不同时期断流,岩溶大泉的水质恶化问题也非常严重,如晋祠泉和龙子祠泉的TDS和SO42-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煤矿开采是造成岩溶泉水SO42-含量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汾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虽然通过跨流域调水等生态修复措施实现了汾河干流全年不断流、地下水位止降回升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初步改善,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严峻。创新点:分析了山西省汾河流域近15年的水资源特征及其供水结构的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了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了连续三年(特别是2002年汛期高水头作用期间)的安全监测成果,对枞阳长江干堤一标段水泥土防渗墙渗控效果作出了评价,揭示了长江水位与堤基渗透的变化规律。观测资料显示,汛期防渗墙前、墙后最大水位差为2.63 m,洪峰期间,部分监测断面防渗墙前堤基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大,所有监测断面防渗墙后地下水位与江水位变化相关性较差,充分显示了水泥土防渗墙截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防渗墙是近年来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中应用较多同时又存在不少争议的一项技术。笔者利用三维快速拉格郎日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加固土石坝的加固效果及其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刚性混凝土防渗墙及不同弹模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在稳定、防渗等方面的差异,为该项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水文环境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大气降水、黄河水位断流、风暴潮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水文环境极其脆弱和敏感。本文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构建滨海湿地水文模型,以氯离子作为模拟因子,预测滨海湿地地下水趋势性变化。计算结果显示,湿地水位和盐度对湿地生长和发育起控制作用;黄河持续断流和强烈风暴潮对湿地水质影响明显;当风暴潮引起增水幅度超过正常潮高的2.4m,会造成沿海低地特别是北部未受防潮大坝保护的滨海湿地淹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