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山东地质》2009,(7):65-65
据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介绍,山东省目前已经在胶东地区-500m以上的第一富矿带探明黄金储量约1000t,并预测这一地区更深部的黄金矿藏也十分可观。据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高级工程师曹春国介绍,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地矿部门曾组织相关地质队对山东省金矿资源总量进行预测。专家预测,胶东地区金矿成矿深度可达-3000m左右,金资源储藏量约为3000多吨。胶东半岛焦家断裂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之一。近年来,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在胶东半岛焦家断裂带上开展了深部金矿地质一地球物理模型找矿研究。这一新的找矿方法,可清晰反映巨型构造的深部趋势。而之前受技术手段和勘查设备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以往矿产资源总量预测和二轮区划等成果与近年来的储量表对比分析,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具有找矿潜力。提出了“十五”期间江苏可重点勘查的矿种与地区布局。建议找矿工作按不同区域、不同成矿条件以及优势资源分布情况,安排九大重点找矿区。对“十五”期间江苏的找矿工作提出了6条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日前,从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组了解到,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确定的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现已成为找矿突破的龙头--2012年,78片整装勘查区新发现矿产地135处,其中大型33处、中型52处。  相似文献   

4.
深部是未来资源勘查的重要方向,现有成矿理论和找矿实践也说明深部(〉500m)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如何开展深部找矿?找什么类型的矿?在哪个深度上找矿?按照什么样的技术思路开展深部勘查工作?是目前深部找矿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成矿“缺位”预测的原则,对成矿带深部成矿潜力和主要找矿目标层进行了分析,提出“成矿系统分析”+“立体填图”+“钻探验证”开展深部找矿的基本思路。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介绍近年来在深部成矿预测的初步结果。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对深部找矿思路和技术方法进行广泛的讨论,尽快形成可操作的深部矿产勘查程序,指导我国危机矿山深、边部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宗矿产、稀缺有色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攻深找盲"扩大资源潜力,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的重大举措。地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深部找矿已成为可能,在地下500~1 000 m的"第二找矿空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近年来,深部找矿效果显著,展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理论、概念、模式已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次,勘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三维地震、大深度电磁探测、航空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三维可视化和数据模拟等各类技术方法和装备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6.
苏安金  苏阳 《江苏地质》2008,32(3):235-238
介绍了危机矿山的定义.对江苏省主要固体矿产矿山的危机程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叙述了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等矿山所属的危机程度.指出了危机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低;资源潜力依据充分,但找矿难度大.就江苏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潜力资源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殷勇 《甘肃地质》2013,22(4):45-49
国内外著名的成矿区带和矿床深部引人注目的找矿发现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深部找矿已成为全球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甘肃省矿产资源具禀赋优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产资源,息体开发程度较高,矿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矿产资源形势、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铜、铅、锌、金、钨、钼等矿种的深部找矿地区和项目。认为甘肃省近期要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必须实施深部找矿(包括矿山、矿集区及具远景的矿床)。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已由传统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相应带来了成矿远景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机制的重大改变。成矿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将分为2个层次:一是国家计划,政府和地方需要进行矿产规划;另一项是矿业公司的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目前,国家找矿战略行动和“十二五”地质工作规划正在实施,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逐步深化并进入汇总,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迫在眉睫,其对降低勘查风险、保障地质找矿突破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工作将围绕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资源开发保护并举的国策开展,充分利用潜力评价成果完成国家整装勘查区及省级重点勘查区优选部署工作,结合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评价,有计划地开展整装勘查区内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跟踪国际矿产勘查态势,积极探索全球矿产资源区划工作,为我国资源勘查工作“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按照《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的统一规定,对中南地区铁等20个重要矿种,从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成矿规律、资源预测、成矿作用和找矿方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资料汇总和综合研究; 在分析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划分构造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界线等的新认识及其证据; 通过总结区内不同大地构造相、不同时代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时空分布规律,圈定了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的各类综合异常,编制了系列图件,研建了各类数据库系统; 客观评价和定量预测了重要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找矿方向。该项目取得的各项成果为今后开展更加深入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河北地质》2006,(4):3-3
2006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意见》(冀政C2006158号),《意见》明确了建立地质勘查工作新机制和切实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管理的具体措施。《意见》指出:加强铁、煤等重点矿种勘查已成为我省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加强重点矿种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近期需求和长远储备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传统手段和先进技术相结合;集中攻关和全面普查相结合;省内项目与国家项目相结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从2006年起,利用5年时间,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集中资金、集中优势找矿队伍,综合运用新的找矿理论和技术,在全省开展新一轮以铁、煤等重要矿产资源为重点的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加大邯邢、冀东和张承地区已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铁、煤等重点矿种矿产地深部和外围尚有较大找矿潜力和远景区域的地质勘查力度。通过地质调查和普查,力争到“十一五”末,选定一批有远景和价值的重点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基础地质依据;通过重点矿区的地质勘查,提交一批可供矿山建设利用的矿产地,其中煤矿5~10处产地,资源储量15~20亿吨;铁矿15~20处产地,资源储量10~15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