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纹理图像统计模型与纹理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述龙 《测绘学报》1995,24(2):60-6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纹理图像统计模型-Gibbs模型,给出了两种常用的Gibbs分布。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推导出了两种纹理图像的分割算法,并用一幅遥感图像进行了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量化及其分形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分形几何原理,提出了量化地图图斑形状特征的分形模型,讨论了模型中的参数-形状因子和分维的意义及求法,给出了制图现象形状特征量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维矢量图形、数字地面模型与数字地面正射影像相结合的数码城市空间数据模型,介绍了基于这一模型的软件平台原型-CCGIS,并对未来数码城市构建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COM技术的地图符号库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从符号库的结核设计入手,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号库模型-双层地图符号库模型。该模型在速度,质量上继承了其他模型的优点。利用COM技术实现了地图符号库设计系统,该系统在符号库的易挂接性和符号的可扩展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的GIS结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理实体为中心加空间数据结构模型-面向对象的GIS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规范关系存贮GIS中的各种基本数据,以及用NF2(Non-FirstNormal-Form)的嵌套结构描述和构造面向对象的几何数据,从而实现了面向对象的GIS结构设计与管理,提高了GIS系统的生命力,简化了系统的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大气折光改正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参考现有的几种大气折光改正模型的基础上,从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及状态入手,结合我国测绘生产部门的现实情况,提出一种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大气折光改正模式--近似分层计算法。  相似文献   

7.
变二次估计为线性估计的拉直变换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投影变换和拉直变换,得到了方差和协方差估计的一种新模型-线性模型。该模型将方差和协方差分量的二次估计问题变为我们所熟知的线性估计问题。本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证明了估计量θ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8.
一种适合GIS开发的软件工程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统一软件开发过程(USDP),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详细描述了该方法的思想和模型元,USDP的思想包括用例驱动,以体系结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等。USDP的模型元素则包括工作人员,行为,成果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9.
组合GPS/GLONASS精密定位的观测值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组合GPS/GLONASS精密定位结果,该文从理论和数值实例两方面分析了研究组合GPS/GLONASS观测值随机模型的重要性,提出了两种利用观测值的误差残差估计随机模型的方法,即验后估计法和方差-协方差迭代法。理论和数值结果表明,这两种随机模型估计方法与采用经验随机模型相比,可以提高整周模糊度解算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所提出的观测值随机模型估计方法理论上更严格,实践上可行,并建议采用方差-协方差迭代法估计组合GPS/GLONASS精密定位的观测值随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桂林城市地面岩溶热蚀沉降遥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Landsat热红外波段TM6、近红外波段TM5和可见光波段TM1的综合信息图像处理,结合丫吉村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土层下石灰岩蚀随气温变化数据以有1987-1996年10年内桂林城市气温观测数据,发现城市热岛效应会对处于特殊岩溶地质环境中的桂林市造成一种特殊影响--城市地面整体岩溶热蚀沉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桂林城市岩溶热蚀沉降动力学模型和发展演化模型,从而为开展基于t-GIS的桂林城市地面整体岩溶热蚀1沉降定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规则三角网(TIN)在流域坡面汇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高积模型(DEM)的地形解析能力在提取地貌特征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流域的坡面汇流分析及径流的数字模拟工作也随之展开。但是目前分析中常用的方格网络模型、等高线网络模型和不规则三角网络模型在应用中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方格网络和等高线网络的DEM-TIN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上述三种模型的优点。同时以DEM数据和数字线划图(DLG)为基础,设计了这种模型的简易生成算法。  相似文献   

12.
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评价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地下水位的分布作为主要研究目的,使用波段Landsat-7ETM 图像,用遥感-数学-模型学融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他辅助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实验方程,提出了评价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GLDRS模型。利用GLDRS模型对新疆策勒绿洲-荒漠交错带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GLDRS多波段模型优越单波段模型,理论地下水位和实测地下水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01。  相似文献   

13.
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出发,着重讨论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完整地定义了空间数据模型中可能涉及的几种抽象数据类型,并介绍了一个面向对象的建模工具-对象联系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联系模型(ERM)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即由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转换方法,简称H-S-C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个扩充实体-联系模型(EERM),定义了简单实体-联系模型(SERM)及规范实体-联系模型(CERM),然后给出了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等价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E—S—C转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联系模型(ERM)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即由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转换方法,简称E-S-C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个扩充条件-联系模型(EERM),定义了简单实体-联系模型(SERM)及规范实体-联系模型(CERM),然后给出了EERM和SERM,SERM到CERM的等价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二重拓扑关系的9-交叉,发展了两种线-域拓扑关系的概念领域模型。其中快照模型是通过比较拓扑关系对来导出领域和基于最小可注意到的差别来选定领域;而平稳过渡模型则是基于那些可能会引起拓扑关系变化的变形知识来探求领域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多媒体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基于关系数据库理论,提出了一种组织和存储多媒体空间数据的有效模型--NF^2的多媒体数据模型,它是传统关系模型的扩展。借助于这种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存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空间数据,并且允许关系的属性是另外一个关系,从而解决了多媒体系统中的嵌套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正交变换的信息特征分析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绘模式识别理论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信息特征选择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在最小均方误差(MSE)准则下,建立了信息特征选择的优化理论模型,并给出解算结果,从而指出了卡南-洛伊夫变换(KLT)是信息特征选择的最优正交变换。根据信息论中熵函数的思想,建立一种新的熵函数-第二表示熵,用它分析KLT下的信息特征及KLT后特征值的信息载荷,从而当给出误差限后,提出信息特征优化选择的一种算法。最后给出在测绘模式识别中的应用模型及算例。  相似文献   

19.
空间数据库是GIS的核心。本文在分析、比较对象-关系数据模型与面向对象模型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基于对象-关系模型设计空间数据库既可以实现复杂对象的管理又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提出了一个支持多比例尺、多个数据集、矢量栅格数据一体管理的空间数据库对象-关系数据模型。以Oracle8i为试验数据库平台探讨了基于对象-关系模型的空间数据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湖多年监测数据分析,建立了多元相关预测模型、基于灰色理论灰色系统的预测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为了提高灰色预测精度,利用残差对模型进行了相应的修正,并利用3种模型对影响东湖水质主要因子-经济、人口、BOD、COD、TN、TP进行了2000的预测,提出了东湖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