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不同原因导致的重型颅脑损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及鼻饲龙琥醒脑颗粒。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优于对照组的57.14%(P<0.05)。2组GC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及龙琥醒脑颗粒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侧位压腰法治疗髂腰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髂腰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侧位压腰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侧位压腰法可缓解髂腰肌损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腰骶部的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润肠法治疗气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润肠法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直肠滴入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或腹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相比,益气润肠法治疗STC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更明显,疗效更确切,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中风后遗症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以活血消栓胶囊治疗,对照组加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第15、30、4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5、30、45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五脏温阳化瘀汤颗粒剂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消疲汤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片加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表(F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组FSS评分、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精力和改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五散对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及瘢痕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予以低位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第2天起,创口常规换药后创口表面治疗组予三五散均匀涂布,对照组予云南白药均匀涂布。比较2组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瘢痕修复程度评分,以及创面面积缩小率。结果:2组患者创面均能完全愈合,但创面腐肉脱落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第7、14天比较,及肉芽生长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修复程度评分术后第14、21天比较,及创面面积缩小率术后第7、14、2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五散具有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修复,缩小、软化瘢痕,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腹部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指标,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 %(28/30),对照组为73.33 %(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及竖脊肌、腹直肌、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腹部推拿能显著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情况,改善其功能性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循经取穴针刺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 例频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治疗组予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循经取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头痛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脱落3 例(其中治疗组1 例、对照组2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7%(30/31),对照组为93.33%(2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头痛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循经取穴针刺疗法治疗频发性紧张型头痛较常规针刺疗效更佳,可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紫草膏治疗深II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II度烧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紫草膏治疗,对照组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0.00%(18/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1、2、3个疗程后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膏中药涂擦治疗深II度烧伤能明显改善患者创面情况,提高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急性PCI患者分为治疗组7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70)、83.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1%(67/70)、86.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梗死部位分别在幕上和幕下的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背俞穴拔罐治疗轻中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和背俞穴拔罐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Barthel指数总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背俞穴拔罐法能有效改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征、认知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络逐瘀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予自拟活络逐瘀方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4天的DVT发生率、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结果:治疗第14天的DVT发生率治疗组为6.7%,对照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4天的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与第14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4天下肢肿胀率均低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逐瘀方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术前术后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扶正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SAQ的5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治疗,疗程均为10 d。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90.00%(2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痹汤加减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肠痹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困难、腹胀程度、肛门下坠感及粪便性状)、生活质量(PAC-QOL)评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PALC-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肠痹汤可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规律血液透析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毒止痒方外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瘙痒VAS评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及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毒止痒方外洗联合氯雷他定口服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相关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TKA的4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给予伊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自拟益气逐瘀汤,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周、第4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第2周、第4周PT、APTT、D-二聚体、FIB、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以及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DVT发生率治疗组为4.20%(1/24),对照组为12.50%(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逐瘀汤联合伊诺肝素能改善TKA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不增加出血风险,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步汤联合五点支撑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LDH术后残余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联合健步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五点支撑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量表(JO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3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61%(19/23),高于对照组的68.18%(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步汤联合五点支撑法不仅能有效缓解LDH术后残余腰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及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予以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唑沙宗分散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2%(47/49),对照组为71.43%(35/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多针刺法联合龙氏摇腿揉腰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弯腰转侧活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