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2组均行中医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新伤湿敷液外敷治疗,对照组加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小夹板拆除、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疼痛消失、夹板拆除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新伤湿敷液外敷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稳定骨折,迅速缓解患肢肿胀和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伤科接骨片治疗。结果:2组120例均治愈,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均达优。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第7、10、14天肿胀评分比较,第5、7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三七活血接骨胶囊及伤科接骨片组均优。结论:三七活血接骨胶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5.41%,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优于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四维药膳在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单用碳酸钙D3片,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片联合新四维药膳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骨痂影像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骨痂影像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均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异常。结论:新四维药膳在桡骨下端骨折后期气血亏虚证中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指导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痛健骨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综合疗效、术后骨折端骨密度值、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与骨钙素(MID)水平、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骨折端骨密度值均较术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同时间节点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后1周升高,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INP、MID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健骨方能够明显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骨折端骨密度值,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筋壮骨丸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 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 例。2组患者均采用PFNA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口服强筋壮骨丸,对照组术后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片;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Harris评分法评价2组术后3、6个月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L1~4)、健侧股骨颈、Wards三角及大转子4个部位骨密度(BMD)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4个部位BMD均较术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4个部位BMD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4个部位B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筋壮骨丸能够缓解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髋部BMD,促进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3期辨证治疗。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情况,并观察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2组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配合中药3期辨证治疗能够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胶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2组骨密度、骨矿含量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Pubmed中有关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年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采用改良Jadad量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偏倚风险,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s,1284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6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OR=4.51,95%CI(2.98,6.82),P<0.00001]、 Cooney疼痛评分[MD=2.57,95%CI(-3.15,8.28),P=0.38]、背伸活动度评分[MD=6.68,95%CI(4.84,8.52),P<0.00001]、掌屈活动度评分[MD=5.63,95%CI(4.26,7.00),P<0.00001]、腕关节总体活动度评分[MD=3.48,95%CI(1.48,5.48),P=0.0006]、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MD=5.18,95%CI(4.01,6.36),P<0.00001]、Cooney肌力评分[MD=3.99,95%CI(2.33,5.66),P<0.00001]、愈合时间[MD=-17.38,95%CI(-24.47,-10.28),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洗能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后局部肿痛消退及骨折愈合。但因纳入文献偏倚风险高,本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s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合钙尔奇D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骨代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髋关节功能、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汤配合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改善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且并发症少,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伤复原汤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愈合及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再予骨伤复原汤治疗,连服2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指标、椎体功能、椎体骨密度及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结果:术后6个月2组伤椎高度前缘、中央、后缘均高于术前,Cobb角低于术前,且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椎体骨密度高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原汤可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强度,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及椎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50 例,其中Sanders Ⅱ型32 例、Ⅲ型18 例。采用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治疗,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足部功能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20~35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周。术后6个月,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AOFAS足部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 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葛氏正骨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可靠,可有效恢复跟骨形态及解剖角度,足部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Neer I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和常规消肿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骨化瘀汤口服治疗,持续4周。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er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2、4周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骨化瘀汤联合超肩关节夹板固定治疗NeerⅠ型肱骨近端骨折较单用夹板固定骨折愈合更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准备行PFNA内固定植入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PFNA手术,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抗感染、抗凝、补液,配合下肢无负重功能锻炼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下地部分负重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估2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结果:2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1个月治疗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术后3个月,2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后1个月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较好地改善PFNA术后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功能,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骨宝汤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2例。2组均进行PFNA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维D钙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加味骨宝汤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含量,同时测定并比较健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治疗组TRACP-5b、BALP含量及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骨宝汤不但能够调节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骨代谢,而且可以明显提升健侧股骨近端骨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40例,采用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外固定治疗,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后期随访活动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手法整复托跟式夹板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联合续筋接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骨折延迟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续筋接骨汤治疗。结果:愈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续筋接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患儿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参照复位标准及Berton标准对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解剖复位24例,近似解剖复位10 例,功能复位6 例,复位不良2 例,复位成功率为95.24%(40/42);骨折均在4~6周内愈合,根据Berton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6 例,差0 例,脱落2 例,优良率为80.95%(34/42)。结论: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率高、血运及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新伤湿敷液外用,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观察2组患者消肿、疼痛缓解情况及患肢小腿周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肢肿胀、VAS评分及小腿周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可快速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症状,缩短了围手术期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脉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凝血功能[血小板(PLT)、血小板聚集率(PAgR)、D-二聚体(D-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PLT、PAgR、D-D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脉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