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CCTV新台址主塔楼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介绍了应用测量机器人进行周日变形监测的过程,采用了小波变换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观测数据的误差剔除,高精度测量机器人技术对高层钢结构倾斜建筑周日变形规律的精确反映.  相似文献   

2.
CCTV新台址主楼的塔楼双向倾斜6°,在自重恒荷载作用下,塔楼向倾斜方向变形。倾斜变形影响测量基准垂直传递的稳定性,导致施工测量存在系统偏差。文中介绍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塔楼倾斜变形监测过程,分析倾斜变形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求得塔楼的日变形速度,并根据测量基准垂直传递的限差,通过误差传播定律,确定测量基准合理的检核频率,保证了塔楼的施工测量质量,也可为其它类似的高层建筑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悬臂施工中,由于不可避免的施工偏差,桥梁自稳定性受到破坏,结构产生额外变形,影响后续施工。本文介绍某斜拉桥悬臂施工中的变形监测过程和方法,从监测数据的角度发现斜拉桥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主塔和主梁挠度的安全状态,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以常熟服装城钢结构天幕空间三维施工测量为例,总结了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特点。根据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对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的控制测量、施工安装测量精度保障措施,以及变形监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施工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赞  甘淑 《测绘工程》2018,(7):71-75,80
以钢结构为主体的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气温、风力、日照以及自身重力等方面的影响而造成建筑的整体结构变形或建筑中心轴线倾斜变形。文中以某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变形监测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别构建倾斜变形量与时间以及变形速率与高度的相关回归分析模型,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通过分析对建筑的倾斜方位、角度进行计算,确定建筑物主轴线的倾斜度。对单日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钢结构建筑倾斜变形规律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确定钢结构建筑重要构件安装时间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大型会展中心钢结构安装施工测量的经验进行总结,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现场条件、钢结构安装特点、难点等,采用多种常规测量手段,并结合有效的土办法,完成了钢结构安装施工测量.结果表明:施工测量精度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0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层和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在钢结构工程安装过程中,测量是一项专业性较强且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测量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衡量钢结构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大厦是一座高达226m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该工程地下3层,地上53层,中央核心筒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围是由19节钢柱组成的钢结构。该工程采用“天园地方”的设计方案,造型新颖、美观,但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安装校正测量精度要求高。核心筒的三次变体和高层栋的倾斜收缩都对测量提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林匹克塔是北京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北京市首例柔性高耸钢结构体,其变形特点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借鉴,对其监测的本身就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其主体形变受基础、结构、周边环境以及气象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监测主要是针对其结构和变形特点,利用北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联合解算、地基干涉测量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等先进测绘技术和方法,提供高精度、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确保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的顺利进行.本文总结了柔性高耸钢结构建筑物变形监测经验,开启了柔性高耸钢结构体监测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涛 《北京测绘》2018,32(5):586-589
运营地铁周边的基坑建设会引起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以往依赖人工的变形监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不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高精度全站仪、红外测距仪及数据自动采集器的全自动变形监测方法,通过合理地布设基准点、监测点,并安装相应的仪器,在施工前采集初始值,施工开始后每天采集多次观测值并及时进行数据检验与处理,即可实时地监测在垂直、纵向、横向三方向上的位移。以便准确地发现变形,合理地指导基坑施工。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项目采用高标塔、BIM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CORS、多源数据融合等测量技术组成的关键测量技术,实现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特大钢结构工程安装空间位置的高精度检测与调整,并对卸载后的钢结构进行安全监测。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新机场特大钢结构施工测量的各个环节智能测量技术的应用,为后续特大异型钢结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large cable-stayed bridges is long, and the structure deformation is complicated. Any error during construction will potentially affect the cantilever alignments and the internal forces.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exactly determine the cantilever alignments, dynam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s needed immediately w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starts. This paper aims at the requirement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uring the Sutong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introduces the realization and observing schemes of the GPS and georobot based on remote real-time dynamic geometric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then researches the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enumerates some of the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 Long-term operation during the Sutong Bridge constru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runs steadily and the results are reliable.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变形监测对建筑物安全施工、运营维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问题的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C#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介绍了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理论、设计思路、系统模型和主要功能模块,为建筑物安全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丁宁  孙英君  崔健  陈明九 《测绘科学》2011,36(5):93-94,102
变形监测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准确、及时地分析和预报建筑物的变形状况,对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大厦主体沉降过程曲线及等值线图来分析主体沉降各个阶段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各阶段,建筑物主体体沉降速率及幅度均较小,各点沉降基本均匀.文章...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的内部基础和设备的位置关系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安装阶段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为了保障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就必须对其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高层建筑物沉降原因、沉降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及沉降观测的实施过程和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如何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准确地反映出高层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结合轧机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实例,总结了设备基础施工放样和安装测量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工作,针对特殊预埋件的放样定位采用独立建网一次固定的方法,设备安装采用专用控制网,通过角度严密归方、精密校正距离的方法,用高精度测量仪器直接控制安装施工,保证了基础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和设备各机组之间严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岳阳洞庭湖大桥三塔斜拉桥三塔的位移和扭转变形 ,提出了布网方案、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按相关平差的理论严密估算了变形观测的精度 ;得出的一些结论可作为以后实际变形观测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三维建模领域,空中三角测量通过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加密解算出所需要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并由此进行三维重建工作;若遇到一些特殊地物(如桥梁、铁塔、水域等)时,往往会出现模型错乱、模糊不清、有漏洞或无法正确显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用倾斜摄影测量建模的方式,对一些特殊地物进行信息采集,再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加工处理,用3dsmax类建模软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精细建模,用skyline类软件进行三维场景编辑及漫游,从而能够实现基于原本样貌重建特殊地物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沛县张双楼煤矿会议中心改扩建工程,以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实测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的技术依据、监测内容、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的布设、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成果资料的分析、整理与提交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省、市正在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其中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相较于地形级,精度要求更高,展示内容更丰富,工作量更大。针对高低错落且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场景,常用的提高无人机航线重叠度的方法,改进效果不明显,仍存在较多拉花变形区域,且会导致影像数量增加、飞行和建模过程更加耗时、生产成本增大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无人机交叉环绕航线下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方法,选取典型试验样区进行航摄建模试验,并与采用常规五向航线航摄的方法进行建模效率、质量、精度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交叉环绕航线航摄方法可大幅减少影像数量,节省空三计算和建模时间,提升整体建模效率;且在建筑物的门顶雨篷、玻璃窗户等难点区域,建模质量更好,整体精度更高,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