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87年6月14日河池市境内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日雨量达186.7毫米,仅次于1960年5月7日209.6毫米的极值。但降水强度和高强度降水维持时间,是历次大暴雨所不能比拟的。它的一小时最大降水量是80.0毫米,二小时最大降水量是112.2毫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造成了严重灾害。下面侧重观测资料分析这次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夜成灾     
嘉兴市6月13日8时—14日8时,24小时降水量达203.7毫米,其中14日0时40分—1时50分(70分钟)雨量85毫米,是53年以来6月份降水强度最大的一次。由于降水量集中,水位剧增,前后8天超过警界水位,4天处在危险水位,全市85%田块受淹、36%面积受害。圩堤、  相似文献   

3.
1987年5月19日晚至20日凌晨,柳州地区中北部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位于暴雨中心柳城县,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5.9毫米,六小时降水量达188.9毫米.雨量特点自北向中部递增。由于这次降水强度大,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交通运输、衣作物等遭受严重损坏.  相似文献   

4.
1985年6月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武威13个小时降水量62.7毫米,天祝县32.2毫米,古浪县30.2毫米,暴雨中心位于武威城东的王景寨大队,雨量达92.7毫米(该队排灌站记录)。这次暴雨突破历年日雨量最大值42.2毫米的记录,为历史所罕见,对武威城乡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初步调查,仅武威东河乡(重灾区)受灾1012户,倒塌房屋105间,冲坏农田1615亩,  相似文献   

5.
1980年6月15日0时-15时,我县自西北向东南先后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各地雨量均在85毫米以上,其中广坪,中坝公社和城关的回水河为暴雨中心,雨量为144.0—155.8毫米。强度大,过于集中,6小时和1小时最大降雨量均是空前的,特别是测站附近玉带河的发源地回水河1小时最大达78.0毫米,接近“75.8”安康地区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1989年6月27日至7月4日,浙中的西部地区出现了连续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总雨量都在300毫米以上,尤其是衢州各县均超过了400毫米,最大降水中心位于开化县,达545亳米,为历史同期雨量的一倍以上。在这次连续暴雨过程中,以逐日8时的雨量统计,24小时雨量有4次出现100亳米以上,即4个大暴雨日(表1)。这次过程的雨强之大、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解放以来所罕见的。兰江遭遇到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洪峰袭击,给我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五月九日——十三日,在地面静止锋和高空低涡、切变线等系统的共同影响下,桂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过程,过程总降水量在一百毫米或以上的达二十七个县市,面积约六万五千平方公里,最大降水中心位于永福,达327.1毫米,24小时最大降水量,永福达200.8毫米。在这次大暴雨过程中,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强度以及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本文主要依据永福县的地面气象资料,从天气系统及地形两方面来分析这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8.
河南“75.8”特大暴雨成因的初步分析(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1977,3(7):3-5
1975年8月5—7日,在河南南部洪汝河、沙颖河和唐白河流域上游的丘陵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下称“75。8”暴雨)。中心测站3天最大降水量达1606毫米(4—8日共1631毫米),1天最大降水量为1005毫米,6小时最大降水量685毫米,3小时最大降水量495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189.5毫米,大多  相似文献   

9.
岑士良 《贵州气象》1999,23(4):22-24
暴雨是花溪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尤其是连续暴雨天气或大暴雨往往会形成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更为突出。按我国气象部门的规定,凡24h降水量达50mm以上,称为一次暴雨过程;达到或超过100mm为大暴雨,200mm以上为特大暴雨。花溪区是暴雨频繁发生的地区,暴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危害较大。1991年6月21日-7月11日降水特多,其中6月下旬降水量多达215.4mm,7月1日~11日上午9时共降雨达416.2mm。在这短短21d时间内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7月8、9日连续两天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天气,8日降水量89.0mm…  相似文献   

10.
1 过程简述 1994年10月7~9日在湖南省西南部与贵州省东南毗邻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其特点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4小时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有10个站,其中10月8日湖南省的怀化、新晃、芷江、黔阳,贵州省的玉屏、三穗6个站24小时内降水量均大于80毫米,72小时内总降水量均大于150毫米,最大的降水中心在湖南省的芷江,24小时降雨量为96.7毫米,72小时内降水量为170.6毫米。  相似文献   

11.
统计分析了地区14个台站1960-1986年共27年的暴雨资料,出现暴雨(日降水量≥24毫米)33次,大暴雨(日降水量≥40毫米)6次. 一、暴雨的分布特征 1.时间分布阿克苏地区暴雨不多,年平均1.4次,其中大暴雨年平均0.2次.也就是说五年一遇.  相似文献   

12.
8月11日,潍坊地区的高密、诸城两地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12小时降水量超过历史最高值,部分水库超汛限水位,胶河出现数十年未遇的多处漫溢,塘坝、公路多处冲毁,造成人员伤亡。此次暴雨从11日20时至12日08时,高密市降水3335毫米,胶河出现几十年未见的洪峰,下游河道多处决口漫溢,进水村庄157个,受灾人口892万,倒塌房屋471间。诸城市12小时降水5916毫米,其间1小时最大降水达1065毫米,受灾作物面积达232万多亩,冲毁道路385处、111公里,冲毁桥涵85座,倒塌房屋413…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末湖北连续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端禹  王明欢  陈波 《气象》2010,36(2):48-53
2008年8月末湖北出现连续大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基GPS可降水量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探讨这次大暴雨过程水汽特征。结果发现:这次过程降雨经历了两次增强与两次减弱;GPS可降水量增加降雨加强,可降水量减小降雨减弱;暴雨发生时整层水汽输送方向是西南向,当其转变为西北向时湖北降雨减弱,整层水汽通量数值大降雨不一定就强;强降雨落区走向与整层水汽辐合中心位置走向对应较好,降雨强度变化趋势与整层水汽辐合数值变化趋势一致,但是两者尚不满足线性函数关系。对于连续大暴雨过程既要关注整层水汽辐合中心位置又要关注整层水汽辐合数值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9—10日山东省的聊城、济南、泰安、枣庄、济宁、临沂、青岛和烟台八地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影响的地区普遍出现了8—10级的阵风;61个县市降大—暴雨,有两个大暴雨中心,一个在胶南县,降水量为178毫米,另一个在费县,降水量是121毫米。由于这次过程是自西向东先后影响我省的,降水量实际是6小时降水量,所以这次过程是一次明显的雨暴过程;在风雨交加的同时,费县、日照、苍山、平邑和泰山等站降了冰雹,冰雹最大粒径3公分。这次过程的特点是强风,暴雨冰雹同时出现,强度大,影响时间集中持续时间短,强风、暴雨、冰雹三种天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15.
1984年7月12日,菜芜、沂源出现了一次大暴雨。4小时降水120毫米,中心雨量达260毫米,是近10年来所未有的。这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11日20时到12日8时。暴雨开始前受低空切变和地面静止锋影响。从11日20时起,随着低涡和地面气旋波北上东移,在暖区内出现了暴雨,本文利用现有的资料,对这次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天气实况和主要灾情 2004年9月3~6日,四川省的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泸州、内江、遂宁、德阳、宜宾、凉山等十二市州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有39个县(市)日雨量达50毫米以上.暴雨主要集中在南充、巴中、广安、达州等市,有12个县(市)及30个乡镇的日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渠县、宣汉、武胜、营山、开江五县的日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渠县为272.9毫米.这是四川省2004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同时,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与川东北地区历史上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比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比较指标:中心强度和大暴雨范围),也是四川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9、10月份最强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对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四川省有关市县气象局和省气象台均提前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气象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次强对流大暴雨过程浅析王仲文(宝鸡市气象局宝鸡·721006)1995年8月10日20时到11日晨,宝鸡出现了强对流型大暴雨,降水局地性明显:凤翔县3h降水超过90mm,日降水量113mm,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而相邻的宝鸡、千阳、麟游日降水量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营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19日出现在阜新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义县生成的强回波单体在东北上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强,最终形成从义县到彰武哈尔套的强回波带东移是造成此次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其回波强度、影响时间以及实况雨量的跟踪、对比和分析,得出小时降水量与回波强度关系:回波强度在35—45 dBz之间,小时降水量为25 mm;回波强度在45—50 dBz之间,小时降水量为40 mm;回波强度超过50 dBz,虽回波影响时间较短,不超过3个体扫,但小时降水量仍可达50 mm。低空急流的出现和加强为强降水的发展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不稳定能量,并促使雨带中的中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是造成短时暴雨出现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一、过程概况1987年6月10至13日,武威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大一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特大暴雨中心在金昌市和该市以北下四分、双湾、民勤县昌宁乡、永昌县局部地方。金昌市过程总降水量达159.4毫米(金川公司环保监测站记录),11日雨量为129.5毫米,过程景大雨强出现时的6小时(10日20时—11日02时)雨量达108毫米。  相似文献   

20.
这次暴雨,安康从6月8日18时43分开始到次日0时40分结束,共降水48.5毫米,其中20点以前降水量为42.6毫米,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40.5毫米。但降水范围小,强度大,分布不均,除汉阴35.7毫米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