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虚拟地理环境的地理学语言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林珲  朱庆 《遥感学报》2005,9(2):158-165
在比较分析传统地图和GIS的地理学语言功能基础上,指出了虚拟地理环境对现实世界抽象表达的多维特征、多视点和多重细节的多模态可视表现、多种自然交互方式和跨时间、空间与尺度的地理协同以及多感知的空间认知能力等。说明虚拟地理环境提供了一种综合表意系统和更接近自然的多感知的空间认知能力,使得从现实世界到人类大脑的信息带宽最大化,提供了超越现实的抽象表示与解析理解能力,达到了增强现实的目的。虚拟地理环境作为继GIS之后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显著特征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最接近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
为描述复杂的现实世界对象,在GIS中将地理对象抽象和简化,建模误差必然存在,并且成为不确定性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建模误差纳入到不确定性模型中,以三维B样条曲线为例,采用误差传播律来评估参数曲线的线位不确定性,充分体现现实世界对象的复杂性和数字表达的抽象简化的差距,进一步完善了不确定性理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二维GIS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的地理信息特征,而三维GIS可形象直观地反映区域内的地理信息。实现二三维GIS的联动与互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二三维GIS各自优点,更利于用户获取其感兴趣的地理空间信息。本文介绍了基于进程间消息通信机制的二三维联动GIS设计方案,并实现了具有联动式漫游、放缩和符号标绘等功能的二三维联动GIS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测绘生产的矢量要素数据是二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抽象表达,难以完全满足在三维数字空间中分析、计算与使用的实际需要问题,该文以我国1∶50 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设计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构建的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并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转换重构、语义信息补充完善、实体语义关系构建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构建地理实体的工艺流程,较好地发挥了地理实体在信息承载、表达、共享和关联等方面的优势。首批国家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产品表明,该文阐述的生产流程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地理实体数据,可为国省市多尺度地理实体的衔接整合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DGN数据格式转换的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DGN格式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如何提供给其他GIS软件应用,或用于建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将涉及数据转换这一关键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结合实际研究和实验过程,阐述了Microstation与其他GI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功和 《测绘工程》2006,15(2):33-36
SVG对矢量图形的描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现实世界的某些抽象描述一致,空间数据可以转换成SVG文档来进行存储、传输和表现。提出一种基于SVG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DOM和脚本语言的地理信息交互实现,通过一种基于SVG模版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原型及其具体实施验证了以SVG文档实现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应对如年初的雪灾、"5·12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还是筹备如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都需要对大量与地理相关的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时地做出科学、准确的各项决策。而GIS作为创建、管理、发布和传播地理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在这些事务中均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GIS正以其强大的决策辅助功能,成为人类了解和观察现实世界的一种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SVG对矢量图形的描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现实世界的某些抽象描述一致,空间数据可以转换成SVG文档来进行存储、传输和表现。在此提出一种基于SVG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DOM和脚本语言的地理信息交互的实现,最后通过一种基于SVG模版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原型及其具体实施验证了以SVG文档实现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近40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理论、技术和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GIS辅助地理教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文中设计了GIS辅助地理教学的模式,说明了模式的关键内容,论证了GIS是一种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工具。以"中国年平均降水空间分布"综合图的制作为例,介绍了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卫 《地图》2001,(3):21-23
Geodatabase及其操作 一、引言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即实体模型的数据化.所有地理信息系统都要使用表述事物的空间分布的规范的模型,地理数据模型描述和解释地球上事物的分布,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我们所熟知的地图是地理数据的抽象表达,是现实世界的比例模型.地理数据模型的作用犹如透镜和过滤器,通过它们可以勾绘和解译现实世界极其复杂的事物.正确理解地理数据模型对于开发和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战术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世界现象抽象概括的结果 ,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基础 ,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产生的不同视图。文中从GIS技术在军事战术方面应用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战术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MGIS)的数据模型 ,并从几何、拓扑、属性及三维空间信息组织几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GIS的网络化数据采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GIS和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W ebGIS正在从简单的数据发布、查询工具向真正的网络化GIS发展,这其中包括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以及GIS功能的共享。本文就W ebGIS中GIS功能的共享以及基于B/S结构的网络化数据采集方式、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陈云海  江南  訾璐 《测绘通报》2020,(2):147-150
湿地作为一种活的空间实体,其时空行为错综复杂,认知和表达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全空间信息系统以多粒度时空对象直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和描述,比传统GIS更符合人的认知特点。因此,本文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建模思想,分别对湿地数据组织、时空行为认知和表达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湿地时空行为可按对象粒度、数量和特征属性进行分类,且行为表达可通过动态展示,分析建模和模型预测层层递进,较以往表征方式具有动态关联近实时等优势,可为湿地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浅议3维GIS基础数据获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深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2维GIS,而开始转向研究能真实反映客观自然空间的3维GIS。3维GIS的发展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必须克服的困难。3维空间数据的获取是3维GIS的基础,本文讨论了3维数据在采集、编辑、检查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一种人地关系系统,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反映。城市GIS是数字城市的核心,通过对3维GIS的介绍,主要探讨了3维GIS在城市3维景观建模中的作用和方法,并且对3维GIS在城市3维景观中的应用目标、功能、方法及其展望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空间数据模型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但现有G IS数据模型主要表达某一时刻的空间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考虑表示空间实体的时空变化,本质上是非时态的,无法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本文分析了G IS应用的过程本质,系统地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过程建模的概念和类型,讨论了过程模型中的地理时空概念、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空间系统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空间数据模型结构,设计了适于表达G IS过程模型的基于框架的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并探讨了空间对象的时态表示和处理操作。  相似文献   

17.
1 TwotypicalGISdatamodels1 .1 TopologicalrelationdatamodelCommercialGISsoftwareintheearlyagemostlyusestheda tamodelbasedon“node—arc—polygon”topologicalrelation,whichiscalledtopologicalrelationdatamodel.Onthebasisoftopologicaldatamodel,somesoftwarestores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理认知的GIS数据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邬伦  王晓明  高勇  刘瑜  史文中 《遥感学报》2005,9(5):583-588
将G IS相关认知活动分为类型分层、实体分层和地理实体的具体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G IS数据元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该数据元模型可以较好的实现地理数据不同层次的语义表达及数据间一定程度语义关系的表达,并有利于不同尺度地理分析和决策所需相关地理信息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set up a conceptual data model that reflects the real world as accurately as possible,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and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conceptual data models used by traditional GIS in simulating geographic space, gives a new explanation to geographic space and analyzes its variou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several detailed key points for designing a new type of GIS data model and gives a simple holistic GIS data model.  相似文献   

20.
Advances in computer technologies have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maps, making map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easier, but uncertainty and error still exist in GIS when overlaying geographic data with multiple or unknown confidence levels.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review current geospatial uncertainty literature, present the Error‐Band Geometry Model (EBGM) for classifying the size and shape of spatial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vector GIS data, and to analyze the interpretability of the model by looking at how people use metadata to classify the uncertainty of geographic objects. The results from this research are positive and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into how people interpret maps and geographic data. They suggest that uncertainty is more easily interpreted for well defined point data and GPS data. When data is poorly defined, people are unable to determine an approach to model uncertainty and generate error‐bands. There is potential for using the EBGM to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GIS tool that can help individuals parameterize and model spatial confidence intervals, bu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refine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use the decision tree. A series of guiding questions or an “uncertainty wizard” tool that helps one select an uncertainty modeling approach might improve the way people apply this model to real‐worl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