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哈密黄山—镜儿泉铜镍矿带(床)在构造上处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觉罗塔格复背斜东段,与成矿有关的主要为华力西中期基性—超基性岩,岩体侵位于中石炭统干墩组和梧桐窝子组,多属同源同期多次侵位的复式岩体,其特征是镁铁比值偏低,为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利于形成铜镍矿床,其主要成矿类型为岩浆熔离型硫化铜镍矿床。文中还介绍了该矿带中黄山东和黄山铜镍矿床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巴什布拉克铀矿区位于喀什拗陷西缘乌恰县境内,天山地槽褶皱带与西昆仑山地槽褶皱带的夹持地区.该夹持地区为一复向斜盆地,由中部次级背斜及其南北二侧的次级向斜组成.中部背斜已被断裂构造复杂化,称卡巴加特背斜.南侧的次级向斜为西昆仑山褶皱带山前盆地.北侧的次级向斜为南天山冒地槽山前盆地,称巴什布拉克盆地.  相似文献   

3.
<正>阔拉萨依铁矿位于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喀拉托海乡,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天山西段的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巩乃斯复向斜中的伊什基里克南坡向斜,属伊犁金铜成矿带—伊什基里克成矿亚带。区域上,几乎所有矿床、矿点均位于伊什基里克山北缘、南缘断裂之间;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海相火山岩-沉积岩、中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陆相火山岩;侵入岩以华力西期中酸性为主,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淅川县后湾钒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秦岭褶皱带东段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底部的一套黑色硅质岩及泥岩组成本区钒矿带,钒矿床严格受控于地层。后湾钒矿区位于荆紫关-师岗复向斜北翼,本文重点讨论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甘肃红石山铬铁矿的矿床特征,对研究地槽区单斜状超基性岩体铬铁矿成矿作用的特点和成因,有一定的意义。在综合究研以往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铬铁矿床形成的某些规律及成因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区域和超基性岩体地质概况本区位于北天山华力西褶皱带的东延部分,区域地层及构造线呈近东西走向。矿区北侧为一东西向的区域性挤压大断裂。大断裂以北是一复背斜构造,主要由奥陶纪及中晚古生代地层组成,以海相火山岩和硅质页岩建造为主;大断裂以南,则以早石炭世巨厚的酸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组成复向斜构造。含铬超基性岩体赋存于复向斜北翼由中酸性火山岩、云  相似文献   

6.
红云滩铁矿矿区位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阿奇山背斜的东南翼,构造位置属于觉罗塔格南缘。对该矿床的报道较少,仅吴昌志等2006年进行过矿区周围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研究该矿床成因等方面内容对指导找矿、探究矿区所属区域的构造属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区域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7.
该矿床位于新疆精河县内,为下寒武统底部的浅海相层状磷块岩矿床,大地构造单元为天山褶皱系北天山褶皱带内的博乐霍洛复背斜的西北部。该矿床系我队于1976年发现,矿层沿走向向西延伸,截止目前,已知矿层断续出露长达  相似文献   

8.
东天山觉罗塔格是新疆重要的铜镍成矿带,该带东段自90年代陆续发现有土墩、黄山、黄山东、图拉尔根等铜镍矿床。2014年新疆地质调查院在西段恰特卡尔地区发现路北铜镍矿,资源储量达中型。初步对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矿床研究程度,为西段铜镍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银母寺铅锌矿床位于凤(县)太(白)矿田古岔河—殷家坝近东西向复式向斜北翼,次级紧闭线状背斜中。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矿床有用组分以铅锌为主,铜次之。该矿床既具有同生沉积特征,又有后生改造迹象。在凤太矿田几个大中型矿床中还是较典型的,因此了解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地锡矿是重要矿区之一.本文主要着重阐述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与锡矿床有关的火成岩及岩浆期后作用过程的特点.一、某锡矿区及其中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该锡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滇桂台向斜之西缘.区内主要的地层为中三迭记灰岩、上三迭纪页岩和石灰岩,其中以前者分布最广并为区内锡矿床的围岩.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轮廓(图1),由三个北北东向的一级褶皱构成,由西向东,依次为向斜、背斜和向斜褶皱,南部深断裂以南则有变质岩系出露.  相似文献   

11.
石碌矿区铁矿体主要受北一复式向斜控制,在向斜的槽部矿体厚而富,两翼薄而贫,传统的观点一致认为,该复式向斜自北向南是由北一向斜、红房山背斜和石灰顶向斜、枫树下背斜、枫树顶―鸡心坳向斜等一系列次级褶皱组成,在近几年的勘查实践和综合研究中,通过区域旋转构造应力场分析、地球物理解译、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槽探及钻探等多种勘查手段,在北一向斜的北部新发现了一个鸡心岭背斜和三棱山向斜构造,该构造带向西与北一复式向斜复合,向北东方向撒开,是北一复式向斜北侧的一个次级褶皱构造,到目前为止,在三棱山向斜构造带内,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一亿多吨,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2.
本区位于北天山华力西地向斜褶皱带东段南缘。磁铁矿床及矿点受石炭纪火山侵入岩控制,其中雅满苏矿床为石英钠长斑岩组合,黑峰山、沙泉子矿床及双峰山矿点为辉长辉绿岩一细粒石英闪长岩一英闪岩组合。中天山隆起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接壤处的阿奇克库都克深大断裂带控制铁矿集中区,可能是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的深部通道。容矿空间主要为层间裂隙。围岩为较纯的石灰岩或大理岩,尤其是上盘有中酸性一酸性熔岩、凝灰岩作为遮挡层时,对控制成矿更有利。磁铁矿成矿伴随有强烈的气液渗滤交代作用。虽然磁铁矿成矿看起来与矽卡岩矿床某些方面有相似性,但成矿作用是火山一侵入岩浆活动的继续,而且成矿物质主要是火山侵入岩岩浆期后气液从深部带上来的。因此,把矿床成因划为火山喷发晚期(或喷发期后)与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气液交代一充填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甘洛铅锌矿带沿马拉哈断裂分布众多铅锌矿床(点),在马拉哈背斜西翼的次级褶皱沙岱向斜、沙恶组背斜中已发现尔呷地吉、赤普等大-中型铅锌矿床,苏雄向斜亦属马拉哈背斜西翼的次级褶皱,已发现则板沟、高丰等铅锌矿床(点),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城门山及武山铜矿床的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概况江西城门山矿床和武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大冶-九江成矿亚带东南部位的两个与斑岩有成因关系的铜矿床。在地质构造上,前者处于九江-瑞昌东西向拗陷带中的长山-城门湖背斜倾伏端的北翼,后者处在横立山-黄桥向斜东端的北翼。两矿区的地层分布相似,主要是志留系至三叠系地层。其中,泥盆系上统五通组砂岩及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灰岩与矿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泾县湛岭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德锋  尚世贵 《安徽地质》2018,28(1):43-46,60
安徽省泾县湛岭钼矿床位于皖南太平复向斜中茂林-龙门次级背斜的茂林花岗岩北侧内接触带,产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中,为一中型规模斑岩型钼矿床。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该矿区地质特征,探讨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为今后寻找同类矿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矿床产于古岔河—殷家坝向斜南翼次级构造——铅硐山—水柏沟紧闭倒转背斜西部倾伏端。矿体受其南侧分支构造铅硐山背斜控制。正在评价的Ⅰ、Ⅱ号主矿体产于同一含矿层位,分别位于背斜的北、南两翼(图1),矿体的厚度、产态、品位等均比较稳定,远景可观。该矿床是秦岭中泥  相似文献   

17.
库姆塔格菱铁矿床,位于天山东部库姆塔格沙垄中段东侧。1976年,我们参加东疆富铁矿会战工作,有机会对该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和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围岩蚀变特征等进行研究,获得一些粗浅认识,初步予以总结,以供参考。一、矿床产出地质背景库姆塔格地区,属阴山——天山东西向复杂构造系中北天山构造带中东段的南缘,亦即北天山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觉罗塔格复背斜的西南侧。出露的地层、构造形迹特征及岩浆岩表明,在地质历史上这里是非常活动的地带;特别是晚古生代期间,堆积了巨  相似文献   

18.
文美兰  罗先熔 《中国地质》2013,40(2):594-601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级典型的超大型硫化铜-镍矿床之一.根据在已知剖面上开展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结合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确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区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式.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金川Ⅱ矿区深边部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发现了5个具有找矿前景靶区,其中在Ⅰ类靶区②号多元信息综合异常带深部经工程验证发现了隐伏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山某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北山某黑钨矿区,位于天山—内蒙地槽褶皱系,北山华力西褶皱带,白山—狼娃山复背斜西段南缘。单脉型石英脉黑钨矿床和云英岩型浸染状黑钨矿床(简称脉钨矿和云英岩型矿床)的生成,在构造上严格受矿区南北两侧近东西向区域性白山—狼娃山压扭性深大断裂所派生的北东向扭张性断裂所制约。北东向断裂为主要容矿空间,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充填有少数矿脉(图1)。  相似文献   

20.
永昌某磷矿地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磷矿是龙首山北坡东段已知几个磷矿中,品位较高,规模最大的一个矿区,属浅变质沉积型层状磷灰岩矿床。现据普查和初勘资料对该矿地质作一简介。一、区域地质概述矿区位于阿拉善台隆,龙首山拱断束的东段。龙首山拱断束北接阿拉善台隆潮水新凹陷,南临走廊过渡带。区域褶皱断裂甚为复杂,因龙首山在震旦纪后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故地层较简单。 (一)构造区域褶皱主要由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和震旦系复式向斜组成,其余各时代地层一般呈单斜产出。前震旦系背斜的南翼,走向310°-320°,倾向南西,倾角45°-70°。次级褶皱发育,常形成小的背斜、向斜。震旦纪地层在龙首山为一复式向斜构造,褶皱轴走向310°-320°,北翼主要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