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四大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也是全国17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第四纪沉积物的广泛分布为地质灾害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本文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结合影像特征和野外实际调查,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成因类型(5大类11亚类)的解译标志;运用所建立的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进行了精细解译,新增第四纪残积物、坡积物、泥石流堆积和人工堆积等8个沉积亚类,补充和完善了滑坡堆积体和崩积物的面域数据,共解译第四纪沉积物面积444.7 km2,较前人研究资料扩展了380.4 km2;研究区上游段主要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第四纪沉积物沿白龙江主河道及其支流分布,中游段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第四纪沉积物沿活动断层呈条带状分布,下游段主要受地层岩性影响,第四纪沉积物呈片状分布;第四纪沉积物灾害效应主要表现为崩滑效应和对泥石流的补给效应。本文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序言第四纪沉积物在地表上比起其他时代的地层来是分布最广的,尤其在平原地区,例如河北、准河、松辽等大平原内都有广大面积和厚度很大的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在这样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建筑时,无疑地,建筑物的地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第四纪的松软岩层。由于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历史和过程与其他的地质时代的岩层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它们的物理一技术性质也就显著的不同于其他的岩层,这一点就更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沉积地球化学是研究第四纪时期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壳中的分布与演化规律的科学。它着重研究元素及其同位素在不同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中分市、分配、迁移和富集的规律。距今2—3Ma以来的第四纪是地球历史的最新篇章。第四纪沉积物作为第四纪地质过程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所形成的产物,留下了许多自然环境变迁的遗迹,含有它们形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质调查中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第四纪沉积物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是城市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城市地质调查是多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调查,对第四纪沉积物的分类应考虑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专业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专业第四纪沉积物分类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北京城市地质调查中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类型多样。因此是第四纪地层学、第四纪古气候以及第四纪其它学科研究的极好场所。但是,雷州半岛的地质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地形复杂,不同地方第四纪沉积物的厚度差别也很大。这使半岛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的沉积物的时代划分和相互对比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Cd元素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子宁  窦磊  张伟 《地质通报》2012,31(1):172-180
根据珠江三角洲平原区44个钻孔揭示的第四系,对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沉积物粒度,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第四纪沉积物Cd的分布特征、高含量来源及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的Cd含量地区差异较大,西江、北江冲积区为主要富集区,而潭江和东江冲积区为背景区。②物质来源、沉积物粒度、沉积环境与有机质含量共同影响了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Cd的含量分布,西江、北江冲积区受控于富Cd的泥盆系、石炭系砂页岩,而东江、潭江冲积区主要由贫Cd的燕山期花岗岩等限定;沉积物平均粒径(φ值)与Cd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另外,温暖湿润、海陆交互作用强烈的沉积环境与富含有机质的地区有利于Cd的聚积富集。③西江、北江流域相对富Cd岩石风化的产物,特别是具高强度Cd含量的铅锌多金属矿区,是西江、北江冲积区Cd高含量的主要来源。④珠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物Cd的高含量区分成西江、北江西北部和东南濒海两大片区,究其原因,前者由区域发育的铅锌多金属矿控制,后者则受海陆交互作用沉积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增全 《地质论评》1964,22(4):326-326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研究室1957—1962年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由科学出版社于1964年6月出版。书中共搜集了论文12篇,内容涉及中国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黄河中游黄土的物质成分、粒度和结构,第四纪火山堆积及其在岩性地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利用多目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类型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模型,并给出地球化学特征指标选取、指标归一化、神经网络设置和训练的具体方法、步骤。在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应用表明,该方法识别出8类不同成因的第四纪沉积物,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归属问题。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对第四纪沉积物类型的识别能力远高于常规多元统计方法,且结构简单、训练快捷。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     
正岷江上游沙湾晚第四纪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的球枕构造。通过软沉积物变形的野外精细观察和室内沉积学分析,厘定了岷江上游沙湾湖相沉积中软沉积物变形的分布、类型和触发机制。依据高分辨率粒度和磁化率等  相似文献   

10.
蒋梅茵 《沉积学报》1985,3(3):95-104
第四纪红色粘土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最典型的分布在华中岗地上,土层较厚,上部土质均匀,下部具有红白网纹并含砾石,大都是中更新世的洪积-冲积或残积-坡积物,笔者认为可能是间冰期比较暖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熊毅早就指出:各地环境殊异,地形复杂,母岩不同,其理化特征将随之而异。第四纪红色粘土来自不同的堆积相,和经受不同的风化和成土过程,这将在矿物组成方面反映出来。土壤普查的结果表明,第四纪红色粘土按其分布的地形部位,成因和物质来源,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残积坡积相,为中更新世较早的暗红色沉积物,即Q2另一类是冲积相,为中更新世较晚的红化程度较轻的淡红色沉积物。它们都经历了中更新世至今的成土过程1)”。为了查明它们的差异,并有助于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笔者用部分标本进行矿物分析,并对初步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孢粉学》一书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王开发教授和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徐馨副教授合作编著的,即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四纪孢粉学》全书共十三章:①绪论;②第四纪孢粉学研究的植物学基础;⒀第四系气候变化与沉积物特点;④孢粉的形态特征;⑤第四纪孢粉学的研究方法;⑥孢粉分析在第四纪研究中的应用;⑦—⑩中国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孢粉组合;⑾中国第四纪植物群的演替与分布;⑿更新世下限与全新世底界的孢粉学研究;⒀国外第四纪孢粉学研究概况。附有现代孢粉形态属种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方红土年代地层学与地层划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红土是我国热带、亚热带以各类岩石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母质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堆积。本文在探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红色风化壳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根据风化壳发育程度将其划分为砖红土风化壳、红壤土风化壳和红化土风化壳3种类型。南方地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河流相沉积、滨海相海滩砂和海岸风成砂——"老红砂"以及以下蜀土为主的风尘堆积。近年来在上述沉积物中多处发现旧石器遗址,促进了南方红土的地层年代学研究。根据前人及近期对南方红土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南方红土的年代地层学问题,提出了以风化壳岩性特征为基础的岩石地层单位初步划分框架:老红砂划分为中更新统北海组、晚更新统晋江组;风尘堆积划分为中更新统宣城组、晚更新统下蜀组;河流相沉积只划出中更新统白沙井组,晚更新统留待以后研究再划出。  相似文献   

13.
阿达滩地区堆积沉积物类型繁多,分布广泛,发育不均衡,具较为典型的寒山区沉积特点。为了研究该区第四纪沉积类型,开展了1:5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对第四纪沉积类型进行了划分,其结果对该区及其他类似寒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青藏高原铀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佳  张兵 《云南地质》2007,26(4):480-486
以土壤地质学为手段,分析地质构造及母质、水分和第四纪沉积物因素对土壤类型分布规律的影响,而后研究全县土地资源特征,有利于针对当前土地利用中的诸多不利方面进行改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山东蒙山佛塔谷一带的第四纪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MIS的对应关系,对该区冰川遗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冰川、黄土和水系沉积物进行年代学研究。对比研究了蒙山地区各类地层沉积与深海氧同位素演化阶段的对应性,建立了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环境演化的内在关系;详细对比了全新世、晚更新世冰川、黄土、水系沉积物与MIS的关系,初步对比了中更新世冰川沉积物与MIS的关系,发现我国东部各类第四纪沉积物与MIS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沉积层序与环境演化的角度,确认了蒙山及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北京山前平原区第四系三维结构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向民  栾英波  梁亚楠 《地质学报》2009,83(7):1047-105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建筑物地基处理、垃圾安全处置等工作,越来越与地质工作紧密相关,特别是许多在第四纪沉积物基础上建设的大都市,都面临着地震、活动断裂、地面沉降、水资源紧缺、建设空间不足、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威胁。北京市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著名的巨型城市之一,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些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关系密切,为了预防或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需要详细了解第四系的三维地质结构,提供地质体空间详实的展布资料。本文在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平原区第四系的分布、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平原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调查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步骤和程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平原区三维立体地质结构数字模型。为在城市地区开展第四纪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新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第四纪沉积物磁性勘查油气法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桂林 《物探与化探》1997,21(4):254-262
本文介绍了利用第四纪沉积物磁性调查油气的原理,地下油气藏会在近地表第四纪沉积物中产生磁性矿物并形成多种磁性参量异常。检验了形成磁性异常的磁性矿物的种类;发现了油田地区土壤中存在着趋磁细菌。在5个油田地区近450km2范围应用该方法调查油气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磁性异常(κ、Mn、Mr、Ir、Iκ)呈综合异常的形式,它们的形成及分布特征受油气活动、通道及环境条件的控制。实际资料证实,磁性综合异常能反映油田地区油气活动的分布状态。该方法作为综合勘查方法之一,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江苏平原面积广大,第四纪沉积物特别发育。江苏大部分城镇和人口都坐落、生活在由第四纪沉积物组成的平原之上。城镇的生产生活用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取自于第四系中的地下水。江苏第四系又是泥炭、砖用粘土、建筑砂石、砂矿和硅质粘土等矿产的赋矿地层。第四系的岩性和成因类型对土壤的成土母质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第四纪地质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于江苏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并早已引起重视。一、江苏第四纪研究历史回顾江苏第四纪研究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在江苏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时,就曾对第四纪地层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研究和笔者长期地质观察的基础上,针对庐山跨世纪的第四纪冰川之争,介绍了庐山白垩纪以来由S形复背斜-地垒式断块山-变质核杂岩的成山过程、地层岩石分布状况及第四纪冰期时的山体地质结构与地貌;就庐山地区冰蚀地貌与冰期、间冰期沉积物争议问题介绍了观察结果与认识。通过更新世冰期与全新世亚热带湿润多雨气候形成的地貌与沉积物对比,揭示了二者的显著差异及泥石流与冰碛的不同;阐明了冰期后流水作用对冰蚀地形的强烈改造作用,以及庐山典型的冰蚀与水蚀复合地貌景观。最后指出,庐山第四纪山岳冰川的形成与其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构造地貌、特凉的小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特厚特硬的莲沱组砂岩是冰川遗迹保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庐山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奠基之地和世界上中低纬度、中低山第四纪山岳冰川遗迹保存完美的唯一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杭州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音频电磁-大地电磁测深法(EH4)具有不受高阻层屏蔽影响、性能稳定、轻巧便携、操作方便、施工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非常适合浅层地质勘探。本文以杭州湾南岸新湾地区的EH4电磁勘探测量结果为例,论述了它在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识别、岩性和沉积相划分、储层和天然气层判别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获得的新湾地区晚第四纪地层电阻率-深度剖面,能够详细地反映晚第四纪地层基底连续变化情况,新湾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层基底为一凹凸不平的不整合面,变化极其复杂。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均不同,随着沉积物粒度的减小电阻率亦减小,因而借助电阻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划分沉积物及沉积相类型。通过单点电阻率曲线和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地下介质电阻率变化情况,气层厚度、气层与水层电阻率差值越大,气层在电阻率曲线上的显示越强,反之则越弱。电阻率曲线可以确定砂质透镜体的位置和分布范围,并判断出气层深度和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