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论我国华北地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出现、第四纪冰期的来临,被公认为第四纪以来发生的两大事件。用冰期和间冰期来划分我国第四纪地层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所开创并致力研究和极力倡导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冰期间冰期,即从气候地层学观点来划分第四系。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第四纪开始时,出现全球性冰期寒冷气候。此时堆积物及其所产化石组合,为确定第四系下限提供了可靠证据。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议也建议,以晚第三纪以来第一次明显的气候变冷作为划分第四系下限的依据之一。也就是承认第四纪开始是一次寒冷的冰期气候。W.H.Zagwijn(1960,1974)根据孢粉资料,将荷兰的雷  相似文献   

2.
杭州城市平原区三维第四系结构调查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服务于城市地质调查,旨在构筑三维地质结构的第四纪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笔者以杭州市为例,从第四系标准孔建设、海量钻孔数据的整理与筛选、浅层地震勘探与综合测井、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孔间对比等方面,对城市平原区开展三维第四系结构凋查的工作方法、技术要点进行了摸索与总结。  相似文献   

3.
地质部系统各水文地质单位近一、二年来,陆续开展了第四纪地质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江苏二水对淮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对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辽宁、浙江队编制了全省第四纪地质图,江苏一水在对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中,与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协作,完成了1/50万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图和1/20万南通沿海第四纪地质图的编制工作;黑龙江一水初步确定了黑龙江省第四系下限深度,认为第四系内存在九套地层,并首次获得了白土山组地层的年龄,为编  相似文献   

4.
李勇 《地质与资源》2005,14(2):108-110
苏州直地区SK03孔第四纪的岩石地层有更新世海门组、启东组、昆山组、滆湖组和全新世如东组.采用重矿物组合方法,对第四系地层进行划分,共划分了10个组合,并对重矿物组合类型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它不仅是岩石地层划分的依据,而且对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分析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州直地区 SK03孔第四纪的岩石地层有更新世海门组、启东组、昆山组、湖组和全新世如东组.采用重矿物组合方法,对第四系地层进行划分,共划分了 10个组合,并对重矿物组合类型的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它不仅是岩石地层划分的依据,而且对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分析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第四纪下界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诚然,中国陆相第四系下限问题十分复杂。它不但涉及许多的划分原则和标志,而且牵涉的学科很广。因此,对第四系下限问题的讨论,遂成为我国近代第四纪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中心议题之一。人们往往从各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提出划分第四系下限的原则、标志和建议。从而推动了这一重要的研究课题,日益深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苏平原面积广大,第四纪沉积物特别发育。江苏大部分城镇和人口都坐落、生活在由第四纪沉积物组成的平原之上。城镇的生产生活用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取自于第四系中的地下水。江苏第四系又是泥炭、砖用粘土、建筑砂石、砂矿和硅质粘土等矿产的赋矿地层。第四系的岩性和成因类型对土壤的成土母质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第四纪地质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于江苏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并早已引起重视。一、江苏第四纪研究历史回顾江苏第四纪研究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在江苏进行地质矿产调查时,就曾对第四纪地层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8.
贵州第四纪地层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汝安 《贵州地质》1989,6(1):49-59
贵州第四系发育齐全,并多集中分布于盆地与河谷之中。以前对贵州第四系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但在以往资料中,对贵州第四纪地层划分与自然环境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应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深入的讨论,把贵州第四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第四系重新定义的有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铭  舒军武  陈炜 《地层学杂志》2004,28(4):319-320,325
当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的划分方案被"古近系-新近系"(Gradstein等,2004)所取代后,有关第四系的定义问题在国际学术界产生很大的争议.本文汇集部分国际组织和个人对第四系重新定义的有关建议,以期引起我国地层工作者和第四纪学者对此关注.  相似文献   

10.
西沙礁相第四纪地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西沙三个全取芯钻孔的纵向序列,结合部分年代学数据,开展了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地层学研究,对西沙礁相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整个第四系称西沙群,下更新统称永兴组,中更新统称琛航组,上更新统仍沿用石岛组,全新统称为西沙洲组。这一新的系统划分,对海陆第四纪地层间的互相对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纪地层与古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汪新文  赵其强 《现代地质》1995,9(1):81-89,T002
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根据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材料与抱粉分析资料,对滇西北丽江盆地的第四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拟定了其地质时代,讨论了其沉积相与形成时期的古环境。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第四纪地层划分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鸿义  门国发 《新疆地质》2002,20(3):256-261
通过塔中地区KT1孔和KT2孔井下第四纪地质测试研究,首次揭示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在深度653.80m以上,沉积物可划分42层,基本属于第四系。第四系下限初步定在761.17m深处。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大体有过3次大的气候波动和13个较大气候波动旋回。沉积环境早更新世为河湖相泛滥平原;中更新世以洼地湖泊相沉积为主,同时明显加入了风沙环境堆积,沙漠开始形成;从中更新世晚期开始,经晚更新世到新世,沙漠大规模形成,并逐步发展成今日的大沙漠景观。  相似文献   

13.
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中部AK1孔及露头剖面第四纪沉积特征的综合研究,初步分析了阿奇克谷地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结果表明,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受上新世以来区域构造控制,谷地两侧北山及阿尔金山的隆升,一方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控制了其沉积环境的演化。其中第四纪以来阿奇克谷地沉积环境有两次明显变化,早更新世中期谷地中开始出现湖相沉积;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沉积范围扩大,为罗布泊湖的大发展期。晚更新世谷地两侧普遍出现砾石层,与中更新世呈不整合接触,表明构造抬升造成湖泊退缩。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沉积环境波动变化加快。  相似文献   

14.
周口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环境变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捷  田明中 《现代地质》1996,10(2):202-212
讨论了Alilepusannectens、HypolagusbrachypusLepussp.、Sciurotamiaspraecox、AllocricetusteilhardiCricetinusvarians、Hyperacriusyenshanensis、Allophaiomyscf.pliocaenicus、Proedromyscf.bedfordi、Chardinomysnihewanicus、Muscf.musculus和Apodemusdominans的地史分布。根据哺乳动物群的分析与对比,得出第18地点为早更新世早期,第12地点、东洞地点为早更新世中期,第9地点、西洞地点为早更新世晚期,第13地点为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初期,第1、2、5、6、11、10、21、23及上店洞地点为中更新世,新洞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东岭子洞为晚更新世,山顶洞为晚更新世晚期。还讨论了周口店地区一些主要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类型特点,第四纪的气候波动及生态环境变迁。  相似文献   

15.
江苏新沂金刚石砂矿地质特征及供源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新沂金刚石砂矿赋存于更新统王圩组地层中,平面上受古沂河流域控制,垂向上则主要位于王圩组底部的砾石层中,并于古沂河的有利部位沉积,形成了本区的第四系金刚石砂矿。金刚石的物质来源一是古沂河上游山东的金刚石原生矿和古砂矿,二是本区的可能存在的金刚石原生矿。  相似文献   

16.
共和盆地剖面第四纪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详细地记录了共和盆地第四纪环境变化。通过对共和盆地第四系沉积序列特征和孢粉组合特征的分析,结合热释光测年,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共和盆地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迁,并将其分为两大阶段:早期为湖相沉积阶段(中更新世晚期~0.079Ma),气候相对温和。晚期为河流和风成沉积阶段(79.2ka~至今),气候相对干旱。早期阶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气候期和五个气候亚期。总体上,共和盆地自早更新世以来由偏湿气候逐渐转变为干旱气候,古植被由森林植被逐渐转化为森林草原型植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早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改变了西南季风气候格局所致。   相似文献   

17.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沉积等厚线图,分析得出的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如下:北北东及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将盆地切割为一系列断块;盆地西部为箕状断块,东部为箕状凹陷、早、中更新世为盆地的断陷阶段,晚更新世以来进入坳陷阶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沉降速率呈加速度增强;构造活动的时空变化控制着洞庭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东段中更新世以来的成山作用及其动力转换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对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第四纪构造及与地貌关系的分析表明,现代山盆相间的地貌格局成型于中更新世,且在中更新世以来发生了多次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根据布青山北部查干额热格地区第四系剖面的构造、地层时代及地层与构造关系的分析表明,中更新世时期为伸展构造体制,昆仑山内部开始发生了差异隆升,布青山开始崛起。中更新世末应力体制发生急剧变化,由伸展体制转为收缩事件,又急速转为伸展构造体系,短暂的收缩事件造成了中更新世冲洪积层的褶皱,随后的伸展则导致了影响深刻的向北依次断落的阶地状正断层系统。晚更新世应力体系再度发生重大转换,伸展正断层体系被左旋走滑运动体系所代替,并一直延续至今。中更新世以来多次隆升构造变形体制的转换说明东昆仑地区的成山过程受控于多种动力背景,而非单一的挤压抬升。隆升构造变形体系的确定及其时代约束为深入刻划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作用的动力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南昌地区更新世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辉  叶俊林 《地球科学》1991,16(5):497-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