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北祁连成矿带遥感异常提取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异常提取是一种正在兴起、前景不可估量的遥感找矿方法。通过在青海省北祁连成矿带利用美国Landsat-7卫星ETM 数据进行遥感异常提取的应用研究,认为采用"去干扰-主成分分析-阈值处理技术"(DPT技术)为主要方法提取遥感异常效果较佳,并客观地评价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也分析了遥感异常提取与应用中一些不足,指出了信息提取的局限性与遥感异常存在多解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涛 《矿物学报》2007,27(Z1):463-465
化探数据处理是对化探采样分析数据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图像还原"的数据加工制作过程,数据处理只是信息的提取,而非创造信息.因而化探数据处理在地球化学勘查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够精准的圈定异常区域,并能根据异常特征进行科学评价.否则会导致找矿信息的遗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化探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3.
改进地电化学方法在矿区勘查中的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IM法自提出以来,主要应用于矿产勘查的详查及异常查证阶段,其原因主要是CHIM法设备笨重、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需求.通过实验研究,对地电提取方法技术进行了改进--低电压"偶极子"供电方式下的CHIM.该改进方法在广西横县泰富金矿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新疆金窝子-210金矿区以500mx500m的网度进行了普查阶段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表明地电提取方法不仅适用于矿产勘查的详查及异常查证阶段,而且可有效地应用于普查阶段.  相似文献   

4.
新疆若羌县祁漫塔格-且末县迪木那里克一带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重点是对阿尔金南缘深大断裂带之南侧迪木那里克铁矿东西两侧的航磁异常进行查证.通过查证工作证实,新 C-2008-2200、C-2008-2201、C-2008-2202、C-2008-2220、C-2008-2221与迪木那里克铁矿所在的新C-2206、C-2207、C-2008异常均在阿尔金深大断裂带南侧的 "长沙沟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复理石岩片千枚岩中,可确定迪木那里克铁矿带已控制长度达50 km.其中,在新C-2200、C-2201、C-2202异常区,新发现且末县玉岭铁矿;在新C-2008-2220、C-2008-2221 异常区,新发现若羌县河肃铁矿.并确定新C-2008-C-2196、C-2008-C- 2198、C-2008-C-2199、C-2008-C-2230、C-2008-C-2280航磁异常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电压偶极子供电方式下的"偶极CHIM"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IM法自提出以来,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改进,但依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设备笨重、操作复杂、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提取阳离子态的金属元素.在新的成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在已知矿区进行低电压(9V干电池)偶极子供电方式下的阴极提取实验,证实其方法有效性的基础上,考虑到阴离子和阳离子都可以提供找矿有用信息的条件下,首次提出了低电压(9V干电池)偶极子供电方式下的"偶极"提取法,并在山东招远尹格庄金矿和新疆210金矿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阴离子态元素异常也很发育,将阴离子异常与阳离子异常累加,可清晰地反映深部隐伏矿体的赋存位置.该改进的方法轻便、成本较低,可同时提取阴离子和阳离子态的金属元素,所获信息量大、提取率高,在野外工作方式灵活,适合于野外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6.
应用滤波技术对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进行了地球化学异常提取,筛选出了81处综合异常,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发现滤波法在突出弱小异常方面更具优势。结合成矿带的地质背景,对综合异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矿致异常主要有:变质热液、构造热液共同作用形成的热液型或层控型矿致异常;基性-超基性岩体引起的异常;青峰-襄广断裂带控制的热液型矿致异常;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引起的异常等类型。研究成果对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找矿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省乌兰-都兰县的阿尔茨托山地区为研究区,引入成矿能量理论,进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化探综合异常提取研究.在直方图筛分的基础上,分级圈定出表征该地区地球化学综合信息的成矿能量异常,并对异常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与分类,为进一步的异常优选和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工作区所在的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由于地面披覆物的影响,地质体在遥感影像上的区分度降低,一般认为遥感技术难以发挥作用.但是对矿调工作来说,抓住与矿产分布最为密切的线、环形构造和遥感蚀变异常两方面的内容最为关键,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受地面披覆物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巴彦街矿调项目中,首先对工作区进行不同尺度的线、环形构造解译,运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蚀变异常.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化探异常圈定了重点工作区,经探槽工作验证,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缺少地面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对遥感油气异常结果进行验证, 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同一地区进行油气异常解译, 针对同一位置使用两种不同数据的异常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并提出了利用高光谱异常提取结果作为先验知识的多光谱异常主分量阈值确定方法, 将该方法与传统主分量阈值方法提取的异常结果, 分别与高光谱提取出的粘土异常区域结果进行重叠率计算, 发现该方法提取出的异常区与高光谱提取的结果重叠率达98.808%, 高于传统主分量阈值方法的98.198%.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确定的阈值划分出的异常区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4号分散流异常区,通过地电化学提取金测量法,查明测区存在5个走向规模小于50m的金异常区,W(Au)最大值为72.4×10-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并藉综合土壤吸附汞测量,高精度磁测和激发极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来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高汞量异常区、高磁性异常区、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确定测区的北北东角(右下角)一带具备有利的金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1.
桂西-滇东南是植被高覆盖区域,地质遥感信息相对于地表覆盖(植被)信息而言相对较弱.有效消除地表覆盖信息、突出地质遥感信息是遥感地质专题信息提取的瓶颈之一.本文运用K-L变换提取代表地质构造信息的成分波段,有效滤去地表覆盖信息;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定向检测和环形滤波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阈值设置,提取地质构造的遥感专题信息,从而达到实现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质构造信息的目的.经过野外实地验证,结果表明:地质构造信息提取精度较高,特别是一些小的地质构造信息也能有效提取;但是环形地质构造信息没有有效提取,地表覆盖类型对地质构造信息的提取仍有较小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白龙江流域内崩滑灾害的孕灾因子,以及道路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效应,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获取了2730个崩滑灾害点,使用GIS空间分析和遥感解译提取了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多个孕灾因子。基于信息量模型,分析了各因子的孕灾作用;采用空间约束多元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各因子的特征和地理位置将崩滑灾害聚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获取了各类集群中各因子的重要性,分析了道路工程对崩滑灾害的扰动效应。结果表明,崩滑事件受海拔、坡度、坡向、降雨、岩性、断层、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和道路工程扰动等多因子的共同作用。崩滑灾害可以被聚类为4个集群,不同集群区域内各孕灾因子对崩滑事件所起的重要性不同:多年平均降雨量对白龙江中游的A类集群重要性最高;海拔对白龙江上游的B类集群重要性最高;距断层距离对宕昌东北向的C类集群重要性最高;距公路距离对白龙江下游D类集群的重要性最高。道路工程的扰动效应表现为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重要性较低,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重要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Seafloor classification is aimed at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ing seafloor properties such as roughness and anisotropy, and at using such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o distinguish geological provinces automatically. From geostatistical principals, a variogram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seafloor classification and it is demonstrated for data from the western flank of the Mid-Atlantic Ridge at 25°45N to 26°40N. This study uses HYDROSWEEP bathymetric data which have been ping-edited to flag erroneous data records, and navigation corrected.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can handle the resultant data gaps inside the survey swaths as well as interpret data from several swaths. For a suite of test areas representative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provinces, directional variograms are calculated, an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re extract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Examples include a sediment pond, abyssal hill terrain in several segments and of variable spacing, inside and outside corners of ridge discontinuities, and mixed morphological forms. The dependency of the results on random or regular subsampling and on the size of the test area i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4.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从纸制地质图件向多源地学空间信息数据库转变的一个标志,为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和解释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源。将建平幅以往大量的数据纸介质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建立了一个能够随意提取、可以不断更新的地质图件库,分析讨论了地质图数据库的特点、功能,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地质环境的“屏障”,对地质环境起着保护作用。当生态环境的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或大气降水与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将导致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土壤退化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对生态环境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成土基岩是除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外控制森林植被种属与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地质体特征与水文环境、地质背景与社会经济状况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依从联系。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是环境体系中的两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恶化将导致地质环境的脆弱,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控制着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核查,查明了临武县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相关规范确定评价指标等级,建立评价模型。基于ArcGIS平台,对各指标进行信息提取、赋值和叠加运算,再根据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得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研究成果对临武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数量可以较为可靠地反映基础研究队伍情况。2001—2011年地质学科基金申请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基础研究队伍得到新生力量的补充,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的单位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分析揭示,目前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结构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地质学科基础研究队伍青年人才比例相对偏低,青年人才的补充滞后;②地质学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连续性差,具有明显分段特征,可能会导致在某个时期科研资源和岗位竞争加剧,或是缺少特定层次的人才,引发科研工作的"瓶颈效应";③地质学申请项目增长在专业上不均衡,反映目前地质学科研队伍向侧重于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方面转移的趋势,长远发展不利于基础科学的源头创新和知识积累。分析了上状现象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美合作东昆仑造山带地质填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近完成的地质填图实例的对比分析,初步总结和探讨了美国的地质填图方法和填图理念。结果表明,尽管地球物理和3S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地质填图理念、地质填图方法和地质报告风格自USGS成立以来未曾改变。“对所有地质实体按岩性进行划分和详细填图”的地质填图理念伴随USGS走过了130年曲折而艰难的历程。“地质现象引导地质路线”的填图方法是美国地质填图长期采用的方法,但应用于澳大利亚厚层风化壳和加拿大冰雪覆盖区的高精度地球物理填图方法并没有应用到造山带地质填图中,而遥感技术成为造山带基岩区填图的重要技术支撑。美国基岩区高效的地质填图速度并不能用高精度地球物理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来解释,已有地质成果的继承与利用、填图工作模式、填图与科学研究的合理定位、简明地质报告和GIS的地质应用才是决定地质填图速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技术的重庆市北碚区地质灾害评估预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 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向集成化,一体化方向发展。“3S”技术一体化为区域地质灾害监测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从“3S”技术的集成着手,结合区域地质灾害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基于“3S”技术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系统的框架,探讨以“3S”技术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泰国铜金热液型矿区为例,根据地质异常理论、典型铜金矿成矿模式,利用ETM+遥感影像、地质图、矿产地质数据库等多元地学数据,结合GIS技术,提取研究区地质(地层、构造)、遥感(羟基、铁染蚀变信息和线环构造)等致矿信息,采用证据权法对该区铜金矿进行成矿预测,并结合研究区主要控矿地质要素,圈定研究区铜金找矿有利地段,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