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川北地区煤铀兼探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盆地北缘广元—南江地区煤矿勘查放射性测井,共发现潜在铀矿化孔14个。分析了天然伽玛放射性测井异常特征、天然伽玛放射性测井异常赋存的地层岩性及其与煤层的关系,确定了潜在铀矿化层位,圈定了找矿靶区。建议下一步工作:一是针对筛选出的潜在铀矿化孔开展钻探验证,估算铀资源量,实现该区潜在铀矿化砂岩铀找矿突破;另一方面,通过新施工的煤矿勘查钻孔开展伽玛放射性测井,在圈出煤层的同时,圈出铀矿体,实现煤铀兼探。  相似文献   

2.
以煤田钻孔资料"二次开发"作为铀矿勘查新思路,在三道明水盆地共收集和筛查煤田钻孔15个,其中铀矿孔2个,放射性异常孔2个;对收集的煤田钻孔放射性测井成果开展了综合研究,简要分析了该盆地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潜力,确立了中侏罗世大山口群和下白垩统赤金堡组为铀找矿目的层;根据煤田孔中白垩系地层铀矿化类型,在该盆地划分出潜水氧化带和层间氧化带型两个砂岩型铀矿找矿靶区,为在该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煤、砂岩型铀矿均赋存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它们赋存层位在空间上一般具有上下叠置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地区以往施工了大量煤炭钻孔,获得了丰富地质编录资料和自然伽马资料,为砂岩铀矿调查选区奠定了基础。通过双龙地区铀资源调查选区工作,认为煤田勘查资料在砂岩型铀矿调查选区中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即自然伽马异常筛查;地层格架建立和铀储层沉积体系划分;氧化还原过渡带初步圈定。对煤田孔发现的伽马异常进行铀探验证,二者在地层、岩性和自然伽马异常形态等方面完全吻合,表明煤炭钻孔自然伽马可以作为该区圈定放射性异常的依据,可见煤田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对含煤盆地铀矿的勘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黄陵地区铀成矿前景良好。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地区组织实施了含铀岩系三维地质调查工作,以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靶区为目标,采用“煤铀兼探”、“油铀兼探”的新思路,对煤田钻孔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开展勘查选区研究,完成了354口煤田钻孔(其中筛选出潜在砂岩型铀矿(化)孔49口)和21口铀矿验证钻孔(其中工业矿(化)孔16口)的数据采集建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题成果图集及三维地质模型。该数据库主要由含铀岩系地层厚度等值线图、砂体厚度等值线图、顶底板埋深等值线图、含砂率等值线图、放射性异常等值线图等专题成果图集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组成,为铀矿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利支撑和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5.
验证孔部署施工是"煤铀兼探"新思路指导下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决定了找矿成败。为达到既能提高验证孔见矿率又能初步指明铀矿找矿方向的双重目的,通过对西南首批优选靶区中滇西户撒盆地6口验证孔不同部署方法的验证效果对比,在以往原位验证法基础之上,创新性提出通过绘制沉积相带展布和煤田钻孔分布图,以统计的各沉积相带中异常钻孔率为指标进行原位选取的验证孔部署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宁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与西秦岭造山带交汇部位,已发现包马庄小型铀矿床,张家寨、汗庄、刹乙岭、三合村、石沿沟等砂岩型铀矿(化)点。本文通过对包马庄铀矿床典型矿床特征及铀矿化点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较好,包马庄砂岩型铀矿加强钻探工作有可能发展为中型铀矿床,找矿有利区为西宁盆地北缘和南缘两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在铀矿航空γ能谱测量和地面放射性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铀矿异常进行地表揭露和钻探工程验证,发现了芒和特铀矿床。铀矿床类型为湖沼相砂岩型沉积矿床,含铀矿岩石为古近系粉砂岩,铀矿化具有放射性强度较弱、铀含量较高和矿化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深入分析铀矿放射性强度弱的原因,采用放射性测量结合化学样品分析的方法,能够提高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小我国北方隐盲型砂岩铀矿找矿中钻孔布设的盲目性,实现快速评价,在二连盆地SNT地区开展了土壤氡法寻找砂岩型铀矿工作。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在测区内固定了有一定规模的氡异常晕6个。通过氡异常评价并结合该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预测了3个远景段,经钻探在其中的一个远景段中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化,表明在我国北方中一新生代盆地中开展土壤氡法寻找隐盲型砂岩铀矿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二连盆地呼仁布其凹陷查干敖包地区赛汉组铀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以煤田钻孔资料"二次开发利用"作为铀矿勘查新思路,运用"异常筛选与选区分析、原位验证与环境判别"的煤矿区铀矿地质调查模式,结合水成铀矿理论,对研究区收集的煤田钻孔测井成果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赛汉组中圈定出规模较大且连续的放射性异常,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择优选择煤田潜在铀矿孔进行钻探验证,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铀矿孔,且赛汉组上段主要发育两层铀矿化。进一步对研究区构造条件、铀源、岩相及地层条件、古气候与古水文条件及还原作用等分析,认为赛汉组沉积了一套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沼相的含煤碎屑建造,地层埋藏浅、砂体厚度适中,连续性较好,具备"泥-砂-泥"结构,炭屑和黄铁矿等有机质发育,具备铀成矿基本条件。赛汉组上部普遍发育潜水氧化作用,在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的有利结构部位寻找潜水转层间氧化作用,是下一步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东缘侏罗系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铀矿等资源的重要勘查基地,其中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方向和找矿突破一直是盆地铀资源勘查的难点。以煤田钻孔资料"二次开发"作为铀矿勘查新思路,对盆地东缘某地区收集的煤田钻孔测井成果开展了综合研究。在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中圈定规模较大且连续的放射性异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大地构造条件、地层—岩相、岩性、古气候与地貌、古水文地质等进行系统研究,择优重点选择煤田铀异常孔进行钻孔验证,发现了具有工业意义的铀矿体,指出了下一步勘查工作的方向,开创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区域资料、钻探资料以及邻区同层位地层对比的方法初步讨论了该区铀矿化特征和成矿前景。在此基础上认为该区缺失上白垩统,下白垩统新民堡群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岩组,同时该区有两种铀矿化类型——泥岩型和砂岩型,其中砂岩型铀矿化在是新发现类型。分析后认为,对该区的砂岩型铀矿化特征、白垩系地层层序和沉积相划分、覆盖区的探索是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该区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12.
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是我国重要的沉积型铀矿成矿区,脑木根凹陷为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南缘的一个次级凹陷,其中的下白垩统赛汉组沉积了一套三角洲-湖泊相含煤碎屑岩建造,具备铀成矿基本条件。通过对煤田钻孔资料"二次开发",配合钻探验证,在下白垩统赛汉组中圈定了连续稳定的放射性异常区。发现了潜水氧化型和同沉积泥岩型铀矿成矿类型,研究区铀矿化主要受古气候、成矿期砂体沉积特征、铀源、后生氧化作用等多重因素的控制。建立了研究区潜水氧化叠合同沉积泥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勘查过程中,由于钻孔内"压氡现象"的存在,使钻孔内铀矿层的镭—氡含量出现暂时的不平衡现象,往往会造成伽玛测井解释结果系统偏低,影响了铀矿资源量评价的准确程度。因此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过程中,必须设计一定数量的物探参数孔,及时开展镭—氡放射性平衡系数的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辽北煤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与煤盆地再生改造密切相关,且多位于煤盆地的边缘及断裂的斜坡区。通过对4556个钻孔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异常的筛选,研究确定辽北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选区。在选区工作中,依据测井曲线自然伽马异常幅值与铀含量正相关关系,确定研究区内异常范围按50γ~100γ、101γ~350γ、大于351γ三个数值段分别统计;通过对伽马高异常岩性的分析,确认含煤盆地内白垩系上统泉头组砂岩、砂砾岩段为主要含铀岩层;根据各煤田异常孔、异常点、异常深度、异常厚度以及伽马异常值大小,圈定了3个砂岩型铀矿勘查选区,即辽宁北部的长城窝堡、铁法、古榆树——亮中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砂岩型铀矿是我国目前铀矿勘查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二连盆地作为砂岩型铀矿重点勘查地区,已发现大量中大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铀矿化受下白垩统赛汉组砂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控制,因此大致查明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与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分布范围是研究区铀矿找矿工作的重点。这里通过对研究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与高精度地面磁测资料的研究与分析,推断了目标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划分了氧化-还原过渡带分布范围,而且在后期的钻探工作中发现了良好的工业铀矿化信息,为铀矿产地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同时此项工作的开展,对在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勘查中选择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CSAMT法在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SAMT法在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通过成果分析及部分钻探资料验证,认为该方法是探测深部地质构造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赵忠华 《地质与资源》2003,12(1):36-41,60
中国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勘查区.自1996年开始,为了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对这些盆地开展了1:500 000-1:200 000铀矿区域地质调查,投入了大量钻探工作量.运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评价准则,对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成矿的有利层位和远景区、段,为该区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分量化探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和野外、实验室方法试验研究 ,初步建立了寻找砂岩型铀矿的分量化探新方法。应用建立的新方法 ,先后在两个已知砂岩型铀矿床和 5片未知区 ,开展了寻找砂岩型铀矿的试验和预测研究。经上述 5片未知区施工几十个钻孔检验 ,获得了较好的找矿验证和预测效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该项技术寻找砂岩型铀矿基本是可行、有效的 ,具有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有望发展成为我国勘查砂岩型铀矿较好的一种化探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几年来配合1∶25万带钻区调工作开展的瞬变电磁测深工作为基础,总结了该方法在铀矿区调阶段的应用效果。认为瞬变电磁测深资料有利于判断地下水动力条件及铀矿化的成矿有利区;大范围的瞬变电磁测深工作更适合于在戈壁沙漠区工作,有利于区调选区工作的进行,可达到缩小靶区和提供钻探设计依据的目的,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连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产铀盆地,近年来盆地中部相继发现一批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床,预示该区域具有明显的找铀前景.结合该区铀成矿与地层结构、断裂、砂体、氧化还原过渡带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地质认识,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对成矿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探测试验研究,分析研究成矿有利区平面上的重力异常、磁异常、放射性异常特征,以及剖面上的地震响应特征,半定量地建立了成矿有利区的综合地球物理预测模型:平面上,矿(化)体主要位于剩余重力异常的梯度带及附近,异常范围主要于-1×10-5~1×10-5m/s2,位于"两高夹一低""U"型和"高、低"半"U"型土壤氡浓度异常带上,位于"高、低"半"U"型剩余磁异常的过渡带部位.剖面上,矿区主要位于宽缓"U"型充填状河道地震相体内,"U"型河道的两侧及内部多出现弯曲、间断、陡立等类似断层的同相轴特征,"U"型河道内部矿(化)体多呈中弱振幅、中低频率、低连续性的杂乱状地震反射特征.利用该模型在二连盆地中部预测了1片铀成矿有利区,后期通过调研分析预测区内钻孔资料,验证了该预测结果是有效的.表明本文建立的"重力+地震+测氡+磁测"组合找矿方法和预测模型,可提升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预测效果,可为类似地区铀矿勘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