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6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座谈会于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各地区馆、新疆馆、京区各单位图书情报室,各情报网的负责人以及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各学部的代表共90余人。会上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副主任谢淑莲,院文献情报中心佟曾功、史鉴及白国应同志就会议内容、安排、今年全院图书情报工作的任务、院馆改名的意义及会议总结等分别讲了话,院上海馆、成都馆以及地理情报网、天文情报网的负责人在大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为配合“七五”期间院承担的两项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做好情报服务工作,还邀请院遥感应用所和微生物所的有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六年度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工作会议于八月十日—十四日在青岛召开。情报网各成员单位负责文献情报工作的同志和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发展部、新疆分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代表共45名同志参加了会议。经会议协商、成立了由院兰州图书馆刘全根、北京地质所张素芬、海洋所徐鸿儒、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黄昭厚、北京地理所明世乾、贵阳地化所徐仲伦、院兰州图书馆孙成权等同志组成的会议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主持,刘全根同志在开幕式上讲了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并在闭幕时作了会议总结。海洋研究所所长刘瑞玉和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黄昭厚同志都在开幕式上讲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第三次网员单位代表大会于1989年9月20日至24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共有23个单位41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1987年10月—1989年9月两年来网的工作,安排今后两年情报网的活动;总结交流研究所图书情报室在深化改革形势下的文献情报工作经验,进行情报刊物工作的学术探讨;选举第三届网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表彰情报网活动先进集体与活动积极分子。会议期间,新疆分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11月12—15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除14个网员单位的图书情报室负责同志和《中国地理文摘》编委会的全体委员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的代表,共40人。 广州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罗开富、副所长林幸青、邓汉增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 一、检查总结本网1984—1985年情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并拟订1986—1987年本网的情报工作计划。大会还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本网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讨论,拟订由网员六个所参  相似文献   

5.
团结、合作、奋进,开拓黄金科研新局面──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工作者’95黄金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95青年科技工作者黄金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4月1~3日在贵阳召开。来自全院地学口5个研究所的3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58篇。这些论...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进展》1988,3(1):47-48
第一条 性质: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是由本院地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所自愿参加的文献与情报工作的横向联合组织,受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和资源环境局双重领导,并在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矿部第三次情报图书馆工作会议于1991年10月27日—11月2日在西安丈八沟陕西宾馆召开。地矿部系统的科研院所、各省(市)地质局情报图书部门的负责人、院(所长)、总工,北京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夏国治、张宏仁副部长自始自终亲临大会指导。到会的院、所、局领导人数大约占代表总数的1/6,这是历年情报工作会议所没有的,表明了此次会议规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在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院图书馆和兰州分院的领导下,经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今天就要园满地结束了。这次会议开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开得很顺利,达到了予期的目的,完成了会议的任务。 在这次会上,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谢淑莲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史鉴副馆长致开幕词,王大政同志代表兰州分院在会上讲话。与会代表经过认真的讨论,通过了网章,选举产生了网的组织领导成员单位,提出了1986年的工作任务,通过了会议纪要。同时还有11个单位在这次会上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丰富了这次会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院地学情报网成立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兰州召开。地学各研究所、和一些有关所,以及院图书馆,院兰州图书馆,科学出版社,院数据库工程筹备处,以及院外有关单位国家海洋局情报所、国家气象局情报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共三十四个单位四十七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图书馆副馆长史鉴同志主持并致开幕词,他介绍了情报网的性质、地位,作用及院图书情报工作开展的形势。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谢淑莲同志首先代表院有关领导祝贺地学情报网的成立,在发言中,她强调了情报网是加强横向联系的一个很好的组织形式。通过网的活动要加强协  相似文献   

10.
1991年5月31—6月2日,我所召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科发展规划讨论会”。为了开好这次对我所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讨论会,我所邀请了一些国内知名的岩土力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参加讨论并进行指导。这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及武汉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数理化学局詹文山副局长、数力处吴本浔副处长、武汉分院陈宏溪院长等领导同志亲自到会,听取了学科发展规划制订工作的汇报,参加讨论,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 性质: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是由本院地学及相关学科研究所自愿参加的情报工作协调组织,受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和地学部双重领导,并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二条 宗旨:根据地学学科发展战略需要,组织有关的图书情报工作的协作,交流国内外最新信息,交换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讨总结工作经验,促进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加速地球科学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条 任务:  相似文献   

12.
致读者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网讯》在图书情报刊物园地中破土而出与读者见面了。我们为这株幼苗的问世感到高兴。 《网讯》的出版是为地学情报网组织协调院地学科研单位的图书情报工作,积极为地学科研工作服务,报导国内外地学科研工作的动向;讨论、研究和探讨地学情报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和自身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报导地学文献信息和本网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第一届物化探学术交流讨论会,于3月24日至29日在浙江绍兴召开.到会代表来自全国有关生产、教学、科研、情报和编辑出版等四十多个单位,共146人.会议还特邀了地质部物化探所、武汉地院、成都地院和长春地院的专家教授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18~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分形理论与地质科学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主办的,共8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根据科学院关于加快地区图书馆的体制改革,逐步建成地区文献情报中心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经过学术评议复查,各项工作有了较大改革和进展,情报工作已有所加强。为了更有利地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进一步加强科技情报工作以适应当今科技工作的需要,并有利于沟通国内外科技情报部门的交往渠道,中国科学院于87年8月发出通知,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其英文名  相似文献   

16.
太平洋地区晚第三纪海陆事件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6月2日至8日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举行。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46项(IGCP—246)的一次学术活动,也是我国第一次专门的晚第三纪学术活动。会议由IGCP—246项目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70多人,收到论文摘要40余篇,其中有29篇分别在南京及山东临朐两地会议上报告。会场上还展览、陈列了部分论文、图片及实物、标本等。  相似文献   

17.
1986年5月19—23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共同筹备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3人,代表全国21个省市区的51个单位。代表有自然科学工作者,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占与会代表的27%。这次会议是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大型学术性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4篇,内容包括山区综合开发、整治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文章。 中科院成都地理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山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吴积善同志主持召开讨论会,地学部副主任孙玉科同志,中共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属学会第一次矿山岩体力学学术讨论会于今年5月22日至26日在长沙召开。来自廿二个省市、一百卅四个单位的二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一百余篇,有九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地球科学进展》1988,3(1):40-41
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第二次网员单位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12日—15日在贵阳举行。除沈阳林土所、武汉岩土所、科学出版社三编室、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因故未能到会外,共有34个单位5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二届构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这是一次检阅我国构造地球化学实力和理论水平的会议.组委会收到来自全国71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论文详细摘要132篇,有6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论文涉及面广,从大地构造、大区域的构造地球化学、矿田和矿床的构造地球化学,直到微构造的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宏观与微观齐备.在方法上,从野外观察、剖析,到室内各种测试和模拟实验,也一应俱全.这充分显示了当前我国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较之1983年第一届学术讨论会有了较大的进展,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年轻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代表很多,使会议开得生气勃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