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植县油坊萤石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边缘,是一典型的小而富的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矿体主要由压扭性断裂控制,与围岩含Ca质有关,围岩界限清晰。矿体呈透镜脉状、似层状或扁豆状,矿石质量好,Ca F2含量高。该矿床广泛存在围岩蚀变作用,表现有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该类型萤石矿床有明显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邛莫金矿床中的灰硒汞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灰硒汞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该文叙述的灰硒汞矿产于西秦岭南亚带邛莫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与其共生的矿物有自然金、灰硒铅矿、硒锑矿、硒镍矿、硒-辉锑矿、硒-块硫锑铜矿、硒-辉砷镍矿等。  相似文献   

3.
滇黔桂金三角区内一些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组(含底部大厂层)和龙潭组内的金矿,其含矿岩性主要是玄武熔岩、凝灰岩和含凝灰质、碳质的粉砂岩、页岩.一些学者将它们都归入“卡林型金矿”.但因为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自有其独立的成矿系列,包含Cu、Fe、Mn、Au、Pt、Pd、Co、Pb、Zn、Sb、CaF2、FeS2等多种矿产,在不同地区,其矿化各有侧重.可以看到金的矿集区都在铜的矿集区之南,且以玄武岩喷溢早期(大厂层)更富金,应命名为玄武岩金矿.晚期(龙潭组)更富铜为特色(玄武岩铜矿).在共同具备含金(P2β2-1)、含铜(P21)有利地层与有利构造区内,发现卡林型金矿后,应着重探索玄武岩金矿,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
近矿晕矿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矿晕矿物学是H··尤什金(H··1981、1982)、A··扎宾(A··,1987)等前苏联地质学家提出来的,是现化矿物学与应用地球化学交叉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近矿矿物晕学说。近矿晕是一种特殊的矿床晕,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所以前苏联地质部针对大比例尺普查工作突出强调了矿物学准则和矿物学普查方法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对近矿晕进行有效的矿物学方法研究,在划分有远景的矿物学异常、选定靶区、确定矿体方向、判断侵蚀程度等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结果。近年来由于在成矿预测和寻找深部矿体、盲矿体、肉眼不易识别的矿体显示出理论和实际意义而倍受地勘部门的重视。正如A··扎宾等所说:完善矿床现代普查和评价方法最具远景的方向之一是发展矿物晕学说。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虎头崖矿田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和整装勘查区内。笔者在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矿田构造角度探讨了该区矽卡岩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田内主要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从华力西期—燕山期至少有5次构造运动。对矿田内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并初步分析了区内各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和影响。认为:①近东西向断裂、褶皱和北东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布矿)构造,属成矿期构造,控制了各个矿床的空间分布;②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以及接触带构造,属成矿期的容矿(储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分布;③在矿田内近南北向断裂对岩石和矿体产生了改造作用,认为是成矿后构造;④自印支期以来,主要有两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矿床;⑤找矿构造标志:矿体受侵入岩接触带和近东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控制明显,在断裂构造复合部位、不同岩性接触部位,均是成矿有利部位。这些认识将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6.
铊矿物是自然界的稀少矿物,过去国内未见到有对铊矿物的专门研究报导。本文红铊矿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电子探针分析、人工重砂鉴定、显微镜鉴定、X射线粉晶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李光勋 《云南地质》1989,8(1):11-23
随着云南省锡矿普查勘探工作的进展,对东南亚锡矿带延入滇西的观点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但对应用地质力学探讨滇西锡矿带控岩控矿构造的认识尚有分歧。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及锡矿地质专题研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歹字型构造体系对锡矿带展布(乃至矿床产出)的控制作用。一、构造体系概述有关滇西构造体系的成生及其复合、联合关系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在肯定已建立的纬向、经向和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基础上又对其作了进一步划分,并初步确定了华夏系和西域系构造在滇西的存在。(图1)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56-561
青海格尔木市沙松乌拉山地区元古代万宝沟群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接触蚀变、基性岩断裂破碎带中发现有金矿体、铜矿体各一条,金矿化线索一处,显示出与造山型-绿岩带型金矿高度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特征。该区金成矿作用受制于东昆仑造山带阶段性、长期性及继承性的复杂构造运动,而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则提供了主要的矿质来源及成矿热动力条件。据此,可将沙松乌拉山金矿归属为绿岩带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及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长营岭矿床的物质组分、矿物包裹体测温和控矿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该区钨锡成矿作用过程中,矿液是由北东深部向南西浅部呈多个分支向上运移的,这对揭示本区的构造控矿作用,开展深部找矿和隐伏岩体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证明区内有南、北两条钾长石成矿带,其产出形态、矿化特征、矿石类型均有差异,且导致了它们在工业应用上的不同。区内矿体以岩脉或岩株产出,有红色、浅红色、白色3种矿石。白色矿石富钾低铁,达到国标一级品,其余矿石为二级以下品级,均具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从全国的供需形势分析,今后钾长石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而区内钾长石资源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仍然很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先后发现了许多Pt—Pd—Te—Bi矿物。本文拟总结我国某矿区的铂族矿物工作,并讨论铋碲铂矿-铋碲钯矿系列、等轴铋碲钯矿的分类与命名。 我国某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含矿岩石为细粒变辉长岩、角闪石岩。含矿母岩上下盘的片麻岩也有微弱的矿化。矿石类型以浸染状为主,也有致密块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次要矿物有磁铁矿、针镍矿、紫硫镍铁矿、钛铁矿、金红石、铂族矿物、自然金、  相似文献   

12.
冯钟燕 《现代地质》1998,12(4):467-476
摘 要  太行山南段是我国著名的矽卡岩铁矿成矿区域。区内有很多岩体‚有的有矿‚有的 无矿。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岩体‚进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工作‚总结了有矿、无矿两类岩 体的判别标志‚并对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闽北大坪萤石矿构造蚀变带特征及萤石矿成因,对大坪萤石矿构造蚀变带内各岩性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坪萤石矿受构造控制,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硅化、萤石矿化,萤石矿化带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重稀土元素富集、高CaO、F等特征。根据萤石矿矿石构造及其蚀变特征,认为大坪萤石矿至少包括3个成矿期次,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与非含矿伟晶岩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指出了二者存在的差异。认为光石沟铀矿区伟晶岩是灰池子岩体多期分异后残余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残余岩浆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初步建立了光石沟铀矿区含矿伟晶岩的宏观和微观标志,对今后该区找矿和科研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岭沉积岩容矿型金矿的控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岭地区沉积岩包括从扬子志台北缘的志留纪裂陷沉积到晚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沉和三叠纪裂陷沉积。现有勘查资料表明,秦岭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金矿大多集中在泥盆系和三叠系,少量分布地志留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区沉积岩容矿金放类型有细碎屑岩容矿的变形变质动热改造型、碎屑岩薄层灰岩容矿的韧性剪切带型、1钠长角砾岩钠长岩容矿的热水喷流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容矿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和含碳泥质  相似文献   

16.
大水沟碲矿中楚碲铋矿显微文像结构:交代成因新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佩华  赖鸣远 《地质论评》2000,46(3):318-323
大水沟楚碲铋矿的产状及其文像矿物形态既有普遍的“交代”现象,也有明显的“出溶”特征。文像黄铁矿与伴生或残余的磁黄匠矿成分的相似性,以及文像矿物在分布和成分上与溶动力实验以及理论模式的差异,表明形成显微文像结构的根本原因富碲、铋流体交代早期磁黄铁矿。楚碲铋矿及其显微文像结构的特征取决于交代环境的“封闭”程度:强度弱、无铁带出的交代形成具明显“交代”特征的楚碲铋矿;当交代强度大、环境封闭时,交代残余矿  相似文献   

17.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治国 《湖南地质》1992,11(1):84-88
国内难溶性钾矿资源较丰富,可分为含钾岩石和含钾矿物两大类及若干亚类。含钾沉积岩有:富钾火山沉积凝灰岩(绿豆岩),含钾砂、页岩,含钾泥灰岩,含钾石膏泥,含钾磷块岩等;含钾岩浆岩有:霞石正长岩、霓辉石石英正长岩、流纹斑岩、正长斑岩、花岗伟晶岩、钾长粗面凝灰熔岩等;含钾变质岩有:钾长浅粒岩、云母片岩、钾长混合片麻岩等;可作钾矿资源的含钾矿物有:钾长石、明矾石、伊利石、白榴石、海绿石等。目前,绿豆岩,含钾砂、页岩,流纹岩,海绿石,白榴石等已可单独开采利用,制作钾肥;霞石正长岩、伊利石、钾长石、明矾石等可被综合回收利用;粗面岩、响岩、粗玄岩,含钾泥灰岩、钾长浅粒岩等尚待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找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建立三因控矿分析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几个已知金矿区的研究,认为到不同矿区有不同的控矿因素,首先找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再配合两个深层相关因素,进行矿体定位。  相似文献   

19.
西伯利亚东部阿尔丹—斯坦诺夫地区一些前寒武纪Fe、Cu—Ni、Pb—Zn、REE矿群与远东滨海活化区达尔聂哥斯克中新生代Pb—Zn和B矿群的对此研究表明:原地洼矿群与中新生代矿群在其大地构造-岩浆环境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两者均受深断裂交汇的控制。这些深断裂在初生的富钾基性岩浆的多次上升过程中充当通道。  相似文献   

20.
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体构造及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先孝 《矿床地质》1998,17(3):277-284
通过对湖南石门雄黄矿一号窿矿区构造研究 ,雄黄矿床赋存于燕山期形成的背斜核部 ,背斜与断裂、断裂与断裂的交汇部位。在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指出了矿区导矿构造为 EW向的 F1、F3 断裂 ,容矿构造为次级的 NEE、NE、NW、SN向断裂构造 ;提出了本区中生代的三期主要构造应力场 ,其中 SN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共轭角高值区为雄黄矿体富集地带。矿床受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奥陶系灰岩和构造的双重控制。认为在一号窿主矿体 NW、SW方向可能存在有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