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书介绍     
《铀矿地质文献目录》近几年来,美国地质调查所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赞许下编辑了一套“铀矿地质文献目录”(Selected bibliographies of vranium geology),并经该委员会准许发表于美国地质调查所公报(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1059号上。这一套目录共分七册,各册皆为一个独立的专题目录,并有自己单独的书名。第一册为美国含铀煤和碳质页岩的地质文献目录;第二册为美国含铀磷灰岩地质文献目录;第三册为美国砂岩型铀矿床地质文献目录;第四册是美国铀质和放射性天然沥青质(除煤外)的  相似文献   

2.
<正>《化工矿产地质》(季刊)1979年创刊、1993年获得正式刊号,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化工系统唯一的一份地学科技期刊,致力于为化工地质蓬勃发展创造更优质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化工地质系统对外宣传地质找矿和研究成果、对外交流、联络和成果信息发布的主要窗口。《化工矿产地质》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296;国内统一刊号CN13-1190/P。《化工矿产地质》始终遵循"发展化工地质事业,服务化工地勘行业"的办刊宗旨,始终坚持"求深、求新、求实"的办刊方针,力争全面反映化工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和矿山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新观察、新发现和新认识,服务于国家化工矿产资源的战略需求,推动化工地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地质资料库藏目录》(下称《目录》)的编制方法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标准,意见纷纭,种类繁多。经实践,一般常用的分类法及由原始流水帐本代替的《目录》,均不适应于与日俱增的借阅利用,编研咨询工作的需要。为此,寻求一种较好的编制方法,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地质资料资源为祖国现代化服务,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试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 《目录》泛指一个单位库藏地质工作和地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成果资料的款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2019,46(4):941-942
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减轻矿山采选冶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最近,自然资源部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中发布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第六批)》,指导矿山企业选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降低能耗,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当《云南地质》准备于一九八二年第一季度公开出版问世之际,迎来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喜庆。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大地经过六十年特别是近三十多年大规模的地质工作,已经展现出一幅资源大国的图景。我们云南这块祖国边疆宝地的地质事业,也在这六十年的中、后期在地质研究程度、矿产资源勘探和地质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丰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王吉平、商朋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调查总院熊先孝等编著的《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专著已由地质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系列成果之一,系其"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之单矿种研究成果。专著对不同类型萤石矿典型矿床进行了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化工矿产地质》(季刊)1979年创刊、1993年获得正式刊号,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化工系统唯一的一份地学科技期刊,致力于为化工地质蓬勃发展创造更优质的信息交流平台,是化工地质系统对外宣传地质找矿和研究成果、对外交流、联络和成果信息发布的主要窗口。《化工矿产地质》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5296;国内统一刊号CN13-1190/P。《化工矿产地质》始终遵循"发展化工地质事业,服务化工地勘行业"的办刊宗旨,始终坚持"求深、求新、求实"的办刊方针,力争全面反映化工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技术和矿山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及毗邻地区冰川冻土文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一书已于1984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个《目录》收集了自1820年至1982年中外科学家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及毗邻地区的冰川学、冻土学方面的论  相似文献   

9.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获悉,全面反映我国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开发、市场及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等综合信息的《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2011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线,深入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完善和规范矿业权市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其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该《报告》首次以中英双语形式出版,将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  相似文献   

10.
王岩  王登红  黄凡 《矿床地质》2021,40(2):402-402
为摸清中国矿产资源家底及其禀赋特征,主动对接服务国家规划,由陈毓川院士指导,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岩、王登红、黄凡主编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矿产地质志"二级项目及国家出版基金联合资助的《中国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分省图集(2020)》于近期正式出版.图集为8开版本,100页,印刷精美,色彩适宜,首次印制2000套.这是中国第一个全面反映全国各省矿产资源全貌的大型图集,基本摸清了中国矿产资源家底,为国家及省级矿产资源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矿产勘查部署等提供了基础性资料和科学依据,为社会大众普及了中国矿产资源国情.  相似文献   

11.
袁建江  牟宗玉  万贵龙 《地质论评》2020,66(4):1063-1066
对现行磷矿地质勘查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讨论了勘查类型划分、工程间距的确定、资源量估算、共伴生矿产工业指标等问题。勘查类型的划分应允许有过渡类型;对差异很大的多矿体矿床应针对不同矿体分别确定勘查类型;勘查类型的确定应实行量化指标;勘查工程间距应按不同成因的矿床确定差异标准。各勘查阶段对各类资源量应确定合理的量化比例,并与现行矿业管理政策相统一;对鄂西地区有自然分层的硅酸盐型磷矿床类型中的富矿层资源量估算应调整为按自然分层圈定;对高镁磷矿石一般工业指标应做出调整;对共伴生矿产应根据当前回收利用技术水平制定共伴生矿产回收利用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固体矿产资源评价中,333、3341类资源量的估算,要正确地选择工业指标和估算方法,确定估算参数、勘查类型、工程间距,按规定圈定矿体及共生、伴生矿体,准确划分资源量类型、块段,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合理处理,并应注意在资源量估算过程中常见的80多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黄金资源丰富,全国已发现金矿床(点)11000多处,分布在610多个县(市).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特提斯三大构造成矿域中.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类型以花岗岩-绿岩型、变碎屑岩型、微细浸染型、火山-次火山岩型为主.根据成矿条件、矿床类型、矿床特征、矿化富集度以及工作程度,可将全国金矿划分为15个成矿区(带).我国金矿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较集中;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金矿品位偏低;微细浸染型金矿比例较大;伴生金矿储量大,且具重要价值;金银密切共生.中国金矿找矿前景可观,以产于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产于变碎屑岩中的金矿和产于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最具找矿潜力.为保证我国黄金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金矿资源勘查,增加可采储量;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强化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是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的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矿床类型以元古宙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为主,分布集中在五大区域,开发利用条件较好。虽然湖北的磷矿资源勘查近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资源利用合理度欠缺、磷化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及产业集中度低等原因,对磷矿开发和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制约。磷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建设磷矿开发及磷化工产业集群、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勘查部署上,要根据成矿条件、空间富集规律和勘查开发现状,统一部署,分类开展工作;在产业布局上,以宜昌、保康、荆襄、黄麦岭4大磷化工基地为主体,新建鹤峰、黄梅磷肥基地,打造"一圈多点"式产业集群;在产业关联上,新建磷矿产地与现有磷化工基地之间形成以老带新、以新助老、空间互动的产业格局;在产品分工上,支持现有磷化工基地内的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5.
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中,矿产资源量的估计是矿体定位预测的前提,其中精度最高的方法是体积估计法。文章借助实例分析,对体积估计法的计算程度进行了阐述。以区间概率解析法对矿脉和矿化体在垂向空间的金品位进行分解,解析出其金品位统计分布模型;利用波形分布模型对深部盲区进行预测,对各中段的金品位、矿化体体积、矿石在矿化体中的体积分数进行解析和计算;并利用有效探矿指数进行合理的校正,最后得到近似于地质储量的金矿产资源量,为下一步的矿体定位预测提供定量数据。经计算该矿重点预测区(-290m~-810m标高)预测的有效金矿产资源量为70.28t,经部分工程控制,已获D+E级金储量18t。  相似文献   

16.
董亮琼  隋真龙  董国臣  潘彦宁  何勇 《地质通报》2014,33(12):1941-1948
为探究不同类型的萤石矿所反映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携带的对各类型萤石矿的指示特征,统计了浙江、湖南、湖北、青海、广西、福建、安徽、新疆、甘肃、河北共计10个地区23个典型萤石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情况,计算各重砂矿物报出率,分析得出热液型矿、后期热液型及热液充填型3种类型萤石矿床各自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和标型矿物组合。结果显示,各类型矿床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示各自的特点。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对于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硫是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化肥。我国硫矿资源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为硫铁矿和伴生硫。2007-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完成了全国硫矿成矿规律及预测研究,编制了相关图件,建设了数据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文章在以往研究和省级硫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全国硫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成矿区带和成矿类型,建立了典型矿床和预测工作区的预测模型,最后对全国硫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分类评价汇总。结果表明,全国共有硫矿床、矿点、矿化点共1 437处,其中硫铁矿1 418处,自然硫矿19处。成矿时代跨度为太古宙晚期-新生代,以元古宙硫矿储量最大。全国共划分为46个Ⅲ级硫矿成矿区带和17个矿集区;划分了沉积变质型、沉积型(海相、煤系)、岩浆热液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自然硫型6种预测类型和17个矿床式;梳理了6种预测类型典型硫矿床的预测要素和预测模型。全国共划分沉积变质型硫铁矿预测工作区20个,沉积型硫铁矿58个,岩浆热液型68个,海相火山岩型12个,陆相火山岩型9个,自然硫矿5个。全国共圈定硫矿3级预测区274个,其中硫铁矿268个,自然硫矿6个。全国硫铁矿硫铁矿和自然硫资源总量分别为241.35亿t和5.67亿t,其中预测资源量分别为184.57亿t和2.32亿t。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选冶性能、资源量可靠程度,文中遴选出21个硫矿优先勘查区,预测自然硫资源量2 229.3万t(S),硫铁矿50.58亿t(矿石)。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大,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已知矿床深边部等近期可优先安排勘查工作的预测区,远景好时可作为整装勘查基地。  相似文献   

18.
Singular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may result in anomalous amounts of energy release or mass accumulation that, generally, are confined to narrow intervals in space or time. Singularity is a proper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non-linear natural processes including cloud formation, rainfall, hurricanes, flooding, landslides, earthquakes, wildfires, and mineralization. The end products of these non-linear processes can be modeled as fractals or multifractals. Hydrothermal processes in the Earth’s crust can result in ore deposits characteriz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tals with fractal or multifractal properties. Here we show that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the end products of singular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can be applied for prediction of undiscovered mineral deposits and for quantitative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whether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or for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planning for mineral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general theory and framework for the non-linear mineral resources assess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everal power-law models proposed for characterizing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mineralization and for geo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computer syste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re validated using a case study dealing with hydrothermal Au mineral potential in southern Nova Scotia, Canada.  相似文献   

19.
锰矿是广西的优势矿产之一,查明的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一,且资源保障程度高、分布高度集中、开发潜力大.文章根据新一轮重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分析了广西锰矿资源禀赋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对锰矿资源的需求及保障程度进行研究.为保障广西锰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出对锰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延长锰产业链;对氧化锰矿的开采进行宏观调控,开展资源富集区深部碳酸锰矿勘查,加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适当增加进口优质锰矿与国产锰矿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used regional geochemical survey data (1:200,000 scale) from the Manzouli area of China to assess mineral resources. Geochemical survey data was rasterized and a geochemical atlas was generated, with the image pixel siz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ample point spacing. The Wunugetushan, Babayi, and Badagua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were selected as model area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pper mineral resources. Three parameters were consider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 An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coefficient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a, in order to determine alteration intensity; a denudation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denudation extent; and a mineralization intensity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intensity of mineralization within each pixel. Resource estimation was conducted 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del deposit resources and coefficients.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based on frequency classific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ore deposits. Results show that resource estimation using rasterized geochemical data provides high prediction precision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