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巴南地震台钻孔应变某一时段观测资料异常变化为例,指出观测仪器元件标定格值是影响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重要参数,与固体潮汐幅度成反比例关系,且格值变化也可能是改变钻孔应变趋势形态的一种因素。文中分析格值与应变观测数据之间的物理机制,校正恢复异常时段观测曲线,为钻孔应变异常干扰识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并统计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认为主要有气压、降雨、地下水、雷电、电源干扰等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干扰特征,以便识别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异常。  相似文献   

3.
山东数字化钻孔体应变观测的干扰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分析山东钻孔体应变与辅助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台站工作日志对引起钻孔体应变观测曲线出现波动性短时异常变化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钻孔体应变的短时波动性变化主要为气压、降雨、地下水位、施工和电源等的干扰影响;这些干扰影响不能通过相关分析完全剔除,需定量与具体情况定性相结合分析;气压、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与钻孔地质条件密切相关,有破碎带的钻孔受干扰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怀来台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安装于1988年,以应变固体潮为主要观测目标.多年来,取得了连续完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本文列举了怀来钻孔应变的台址背景及仪器观测条件;分析了实际观测中钻孔应变资料受仪器零漂、气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干扰;研究了钻孔应变在本区及邻区震前出现的记录曲线畸变、潮汐因子异常、应变固体潮畸变等不同形式的异常变化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钻孔应变观测是获取构造活动异常变化信息,进行地球物理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库尔勒铁门关钻孔应变台体应变辅助观测钻孔水位,2011年5月3日和2012年5月2日出现幅度和大小相似的突跳,其年变化动态与无震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体应变数据消除潮汐改正和零漂后的高频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钻孔水位突跳与孕震区域的构造位置、台基岩性等因素有关,体应变高频信息异常幅度有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二次地方震前的体应变短临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一宽 《华南地震》2003,23(2):96-100
2001年11月3日和12月25日在江苏省张家港和南通分别发生ML3.7、ML3.9级地震。南通台体应变观测在这二次地方震前出现了形态相同的突跳性异常变化,对异常进行了分析、判断,排除了环境和气象因素的干扰,认为是这二次地方震的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玉树钻孔应变资料为基础,对观测数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降雨所造成钻孔水位的变化不是影响钻孔应变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造成周围环境地表水的变化影响了数据的趋势变化。总结归纳降雨对观测数据变化的影响,有效识别地震前兆异常和降雨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8.
分析合肥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因素及特征,发现水位和气压等因素对TJ-Ⅱ型钻孔应变仪影响显著.在该地震台观测优化改造期间,钻孔体应变受到临近钻孔灌水的影响,而降雨和灌水导致的水位变化,对体应变干扰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新疆钻孔应变异常与强震活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新疆钻孔应变18年的观测期间,发生了6级以上强震17组(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钻孔应变资料在64%强震前记录到了异常变化。其中属于天山和塔里木地块周边的15例强震中,在儿例地震前钻孔应变资料出现了异常,占全部强震的73%。利用钻孔应变资料正确预报的地震数仅4例,占全部强震的23%,占天山及塔里木地块周边地震数的26%。在这些强震中距离台站250km范围以内发生的地震有7例,正确预报的有4例,占57%。  相似文献   

10.
使用永胜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2013—2016年观测资料,对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异常的成因既有干扰因素,也有前兆因素。在云南省几次M 4.4—5.5地震发生前,永胜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出现较为显著的短期异常,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多分量应变速率突然增大或张性与压性应变交替变化,异常结束后1—20天发震。  相似文献   

11.
钻孔应变仪在地震前的记录及地震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年以来,在新疆进行了钻孔应变连续观测,已积累了大量可贵资料,曾多次记录到地震前的应变异常变化。将这些资料用之于地震预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给出了其中7个地震前的记录实例,并简要介绍了地震预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根据漳州地震台深井观测系统中探头上、下端面共8分量应变观测单元及台站洞体内伸缩仪的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利用相互垂直的一对线应变分量共5种组合的方式计算出本地的面应变,并与固体潮理论值进行两两相关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深井观测系统的4种面应变组合的变化形态较伸缩仪面应变更接近固体潮面应变理论值,其中6#8#组合为最优组合,与固体潮理论值相关系数高达0.9418,而伸缩仪组合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相关系数仅为0.7838。Venedikov调和分析显示,深井观测系统的内在质量优于洞体内伸缩仪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从大地测量技术、地震观测技术和钻孔应变观测技术3种地面运动观测方法在观测频频带和观测精度方面的互补性,探讨了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应将观测重点放在周期数十秒到数十天的短临信息频段,同时指出,钻孔应变观测可以同时用于声和高频地震观测,以获取更多的短临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河北赤城井井下30 m、53 m、58 m处分别安装了3个温度传感器,进行水温微动态观测。通过对2004年12月以来全球发生的22次M_S≥8.0地震时赤城井不同深度水温观测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井下30 m处水温均无明显同震变化;而7次大震时53 m、58 m处水温有明显的同震变化,53 m处水温同震初始变化形态均为上升,58 m处均为下降。同时,对水温变化机理进行探讨发现,井下30 m处水温日变幅度偏大是记录不到地震的主要原因;水温同震初始变化是由井孔水体对流引起的,53 m处水温同震初始变化形态均为上升是由于该处位于负温度梯度带,井孔中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与掺混是导致58 m处水温同震初始下降的主要原因,赤城井水温同震初始变化的后效恢复过程为热传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倾斜扰动与短临地震预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丽江、云龙、云县、保山、通海等台水平摆倾斜仪原始记录图资料,发现震前均存在倾斜扰动。从震源机制,岩石力学角度出发,认为倾斜扰动其本质就是微破裂、粘滑现象,是大震前有效的前兆,这些震兆信息被不同于地震仪固有频率特性的水平摆倾斜仪记录到。把这些特征同震源区岩体紧密联系起来,探讨震前孕震体变化过程与机理和短临地震预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河北怀来地震台体应变仪器概况及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原始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异常图形和经Nakai拟合分析方法处理的震前异常特征.总结了1998年河北张北M6.2地震的体应变异常的映震效果,指出,体应变观测连续多次出现脉冲、阶变、应变固体潮畸变等异常可作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Element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noble gases extracted from the bore hole water in Osaka plain, central Japan were examined. Th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shallow bore holes (180-450 m) and seven deep bore holes (600-1370 m) which have been used for an urban resort hot spring zone. The water temperatures of the deep bore holes were 22-50°C and that of the shallow bore holes, 13-23°C. The elemental abundance patterns show the progressive enrichment of the heavier noble gases compared with the atmospheric noble gas composition except for He, which is heavily enriched in deep bore hole water samples. 3He/4He ratios from the bore holes reaching the Ryoke granitic basement were higher than the atmospheric value (1.4 × 10−6), indicating a release of mantle He through the basement. The highest value of 8.2 × 10−6 is in the range of arc volcan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bore holes in sedimentary rocks overlying the basement release He enriched in radiogenic 4He, resulted in a low 3He/4He ratio of 0.5 × 10−6. 4He/20Ne and 40Ar/36Ar ratios indicate that the air contamination is generally larger in shallow bore holes than in deep ones from each site. The helium enriched in mantle He is compatible with the previous work which suggested up-rising magma in 'Kinki Spot', the area of Osaka and western Wakayama, in spite of no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area. A model to explain an initiation of magma generation beneath this are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京昌平台Sacks体应变和气压、水位及抽水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较系统地论述了抽水对体应变年变、月变和日变的干扰作用,并探讨了消除干扰的方法。结果表明,去掉干扰后的体应变曲线与1989年大同等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性。本文在研究体应变的同时,也研究了地下水位的变化,并比较了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蚌埠钻孔应变受抽水干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蚌埠地震台体应变受抽水的干扰情况,并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对蚌埠台体应变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认为抽水干扰不是影响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又通过区域不同台站体应变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区域应力场是影响应变观测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的论断。为使用该台体应变数据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体应变的选址提供了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20.
细长杆与圆孔孔壁接触碰撞问题的动力间隙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在任意曲率的细长杆节点和圆孔孔壁之间构造一种虚拟单元--动力间隙元,将任意曲率的细长杆与圆孔孔壁连接起来,使其间的接触碰撞问题转化为平衡方程问题。文中针对石油工程中钻柱这类典型的细长杆与圆形井壁的接触碰撞问题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动力间隙元能较好地解决细长杆(如钻柱)与圆孔孔壁(如井壁)的接触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