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滑坡位移高精度预测对于滑坡预测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顾及智能优化与机器学习组合模型在滑坡时序位移预测中的优势,构建了一种融合多层感知机和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滑坡位移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对滑坡位移进行初步预测,然后构建基于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算法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AFSA)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组合预测模型(optimal combination SVR, OPSVR)以修正MLP预测结果。通过两起典型滑坡体北斗实测算例发现,由于DE有效克服了AFSA运行后期人工鱼个体大多处于随机运动状态而无法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问题,提高了其寻优性能,进一步与SVR结合可更合理确定出SVR的超参数,从而提高了其预测精度;相较于单一MLP和SVR预测模型,以及常规智能优化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与SVR的组合预测模型,MLP-OPSVR组合预测模型具有更...  相似文献   

2.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基于群智能的随机全局优化方法,它源于对鸟群简化社会系统的模拟。为了提高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性能,将生物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和多样性引入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一种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提取纹理样本Laws纹理能量模板特征、小波特征等纹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分类问题的粒子表达方法和群体寻优策略,实现了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纹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免疫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获取训练样本类别中心时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并且基于该算法的影像纹理分类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斯过程利用传统共轭梯度法搜索超参数,存在对初始值依赖性强、获得局部最优解的不足。本文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超参数进行智能寻优,建立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高斯过程模型对变形体形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隧道和基坑两个工程实例计算比对分析,NN、SE和RQ 3种核函数中NN核函数的预测效果最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9%和1.06%。结果表明超参数优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改善了高斯过程算法本身存在的超参数求解方面的不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集群导航规划算法和策略问题开展研究,在分析传统航迹规划方法和经典粒子群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人机集群云端协同导航控制算法.对机上部分的粒子群智能导航算法进行优化,设计后台部分的混合群智能导航规划算法并进行优化改进.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可提高无人机集群导航规划解的优质性.对比其他导航规划方法,该方法在无人机集群导航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标准粒子滤波算法中存在的粒子权值退化和计算量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MKLD准则的粒子群优化粒子滤波算法。该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嵌入到粒子滤波算法的重要性采样过程中,对采样过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粒子集的优良性的同时保证了粒子滤波状态估计的性能。同时,为了降低计算量,算法设计时基于MKLD准则自适应地选择粒子群优化算法所...  相似文献   

6.
针对SAR极化对比增强中存在计算复杂的问题,将粒子群算法应用到极化SAR目标增强当中,并通过数据实验,验证了其优越性。该方法将对比增强问题抽象成最优化问题,将统计得到的区域平均协方差矩阵作为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输入,计算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值,更新粒子群的个体最优和全局最优值,通过迭代得到最优对比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优极化对比增强算法相比,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极化对比增强方法能达到更好的对比度,而且实现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7.
蚩志锋  杨先武 《测绘科学》2012,37(3):139-141
本文首先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采用动态自适应调节策略,使得粒子的惯性权重随群体聚集程度而适时变化,从而调整粒子群搜索的速度和方向以跳出局部最优;然后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寻能力和RBF网络的局部优化能力相结合,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关键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地理信息的预测,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勇  范荣双  贺亚杰 《测绘科学》2021,46(5):51-57,142
针对传统地磁匹配算法精度较低及无法修正载体航向误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的地磁匹配算法.该算法以平均Hausdorff距离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待匹配区内搜索最优解,从而完成地磁匹配.文中基于某区域地磁场数据插值处理后得到的地磁基准图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载体的初始位置存在较大误差时,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仍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当载体航向误差较大时,其定位精度较MAGCOM算法相比有大幅的提高.该算法较好地弥补了传统地磁匹配算法存在的缺陷,实现了对地磁匹配算法精度的提高和载体航向误差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概率积分法参数反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加准确稳定地解算出概率积分法参数,在经典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以及模拟退火算法中的Metropolis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P-SA-PSO算法的概率积分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论文通过仿真实验,与遗传算法(GA)、经典粒子群算法(PSO)以及加入自适应惯性权重优化的粒子群算法(P-PS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反演各参数的精确性、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优于其他3种算法。将新算法引入工程实例中,进一步体现了新算法在反演概率积分模型参数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测绘科学》2020,(1):163-170
针对目前求解学区划分问题算法搜索过程缺乏记忆,搜索效率不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收敛慢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启动(M)框架下,迭代禁忌搜索(ITS)算法与模拟退火(SA)算法混合的M-ITS-SA算法。该算法包括构造初始解、禁忌搜索、SA算法优化与求解等。运用K-Medoids模型对学校分组后,采用M-ITS-SA算法对学区进行划分与优化,并从多个分区方案中求解最优分区方案。学区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M-ITS-SA算法能够保证分区的空间连续性,适用于单校和多校划片,并在入学总距离上与混合元启发算法(M-ILS-SPP)保持相当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超额招生人数和总用时,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和收敛性,优于M-ILS-SPP算法。  相似文献   

11.
张潇珑 《测绘工程》2015,(11):44-47
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算法在预测方面的不足,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对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进行分析和优化,建立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SVM算法建筑物沉降预测模型,并对建筑物进行沉降预测。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SVM算法预测精度较高,为建筑物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波神经网络(WNN)具有较强的逼近和容错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然而其网络收敛速度慢、搜索成功率低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使得传统的小波神经网络难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粒子群(PSO)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其通过利用种群间信息共享进行寻优,以获得结构化的神经网络,克服了传统小波网络的诸多缺点,结合工程实例,检验了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DV-Hop算法存在较大定位误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狮群优化算法的节点定位 (NLLSO) 算法. NLLSO算法从估计最小跳数、修正平均跳距误差和定位算法三方面进行改进,进而降低定位误差. NLLSO算法用不同通信半径传递Beacon包,进而提高估计最小跳数值的精度. 同时,通过引入权值参数修正平均跳距的估计值. 最后,通过狮群优化算法(LSO)估计未知节点位置. 仿真结果表明:NLLSO算法的定位精度高于传统的DV-Hop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GIS空间分析需要经常解决的路径优化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群体智能空间路径优化算法,即海鸥优化算法(SOA)。通过重新定义海鸥位置的表示方式和更新策略,将海鸥优化算法从连续域转换到离散域,建立离散海鸥优化算法(DSOA),同时引入随机异变因子,使海鸥有能力跳出局部最优值。为了验证DSOA的可靠性,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和可行解空间,实现利用离散海鸥优化算法求解经典的旅行商最短路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DSOA在解决最优路径问题上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在空间分析方面具有较强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The Domain Name System (DNS)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Internet. 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domain names and Internet users, the growing rate and number of visit quantity and analytic capacity of DNS are also proportional to the Internet users' size.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ccess popular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assive DNS log data) aims t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DNS site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e ArcGIS software is used to show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visit source of DNS logs. This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ites and the dependence on DNS servic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This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decision‐making on new DNS site selec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new DNS site selection solutions, using particle swarm an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for one new site and multiple sit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fro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enetic,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 were compar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The proposed methods could also be extended to solve other layout related issues, such as onsite facility layout and road network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6.
标准灰色模型GM(1,1)以序列第一个分量作为初始条件进行灰色微分建模,未能充分利用序列中的新信息;其背景值的构造本质上采用了数值积分中的梯形法,精度不高。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灰色预测模型,即PSOGM(1,1)模型,对初始值和背景值参数进行优化,并将模型应用于岩体变形分析中。计算结果表明,PSO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变形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智能优化图像分割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融合改进的分数阶达尔文粒子群算法和二维Renyi熵多阈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阈值遥感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利用粒子自身进化信息来定义进化因子,结合进化因子并利用高斯图函数调整分数阶次a系数以实现精确计算和快速收敛;根据局部最优概率因子对局部最优位置进行Levy飞行随机扰动以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将二维Renyi熵单阈值扩展到多阈值分割上,并结合改进的分数阶达尔文粒子群算法,将二维Renyi熵多阈值应用于遥感图像分割中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智能优化分割算法相比,本文分割算法在细节处理和分割精度上均有明显优势,在PRI上至少提升7.27%、VOI至少降低6.5%、GCE至少降低10.4%.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改进学习因子使其自适应调整,并与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结合,充分利用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同时结合小波分析去噪,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对地基累计沉降数据进行预测,并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做了对比,实验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具有良好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测绘领域中函数模型为非线性函数的线性组合的特殊结构,本文提出了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和立体矩阵的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解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变量投影算法消除可分离非线性模型中的线性参数,将包含两类参数的原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仅含有非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问题。然后,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矩阵的微分和立体矩阵理论计算最小二乘目标函数的一阶导数,进而采用非线性优化的LM方法求解非线性参数的最优估值。最后,根据最小二乘方法求解线性参数的最优估值。通过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和机载LiDAR全波形参数求解试验与传统参数不分离优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和立体矩阵的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解算方法对待求参数初值依赖性低,同时避免了迭代过程中线性参数导致的病态问题,算法稳定性好,为测绘领域中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解算提供了一种思路,也拓展了可分离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