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图注记与图形同色压盖关系处理是地图出版编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引入了绘图设备的裁剪区原理,建立了注记裁剪区及其分色对应表模型,基于"图层-要素-图元"地图文档结构,实现了一种自动计算注记裁剪区范围并压盖同色线划和填充点符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快速更新裁剪区,快速检索分色对应表,在每次地图绘制过程应用裁剪区。较传统的图形剪断、蒙版等方法,该方法具有不增加地图文档存储数据量,压盖效果好,不限制地图出版编辑工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GDI+的复杂线状符号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佐  周晓光  刘军生  周辉 《测绘科学》2011,36(4):183-185
本文针对用GDI+开发地图图式符号库时,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的转角问题,即在线段/线段连接处标注符号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位距离的线状符号绘制方法.设计了参数化的数据结构,提出基于单位距离的符号定位点的快速确定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利用GDI+开发地图线状符号时遇到的转角问题.该优化方法不但提高了复杂线状符号的显示...  相似文献   

3.
针埘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编辑的复杂线状符号的组织方法,该方法将复杂线状符号分解为实线、虚线和点线蔓种基本单元,进而设计了基于这一种基本单元的复杂线状符号参数描述方法,解决了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挡等问题。采用C#实现了可编辑线状符弓库的设计与开发.建立了1:10000地形图符号库。最后,对本文方法与GDI+方法的绘制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解决了GDI+绘制复杂线状符号存在符号不可编辑与遮挡等问题.并且绘制效率也明显优于GDI+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广臣  刘艳 《测绘科学》2014,(5):153-156
当前的地图符号的制作多是利用已有的符号系统或二次开发,这种方法绘制的符号拓展性有限,因此进行地图符号库的底层开发十分重要。本文借助于GDI+设计了逻辑分类体系下的地图符号库底层开发方案,包括地图符号分类与属性设计、符号库底层类设计和符号库建设,长远看来,由GDI+构建的底层符号库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地图汉字注记质量函数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详细讨论了基于6条规则的地图汉字注记质量函数,给出了一个基于地图汉字注记质量函数的例子。与仅考虑注记间不应该相互压盖以及注记不压盖重要地物的结果对比发现,利用本文地图汉字注记质量函数,所得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注记候选位置的确定是注记配置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注记算法的实现方式和最终配置效果。现有注记研究广泛使用的注记模型,其候选位置未充分利用图面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注记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提出注记候选区域模型,以要素邻域内所有无冲突压盖的候选区域作为注记配置基础,在考虑点、线、面要素压盖的前提下完成点注记配置。同其他研究相比,该算法在注记结果上取得较大提高,能更好地满足地图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电子地图的自适应注记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注记的自动配置是地图制图与GIS的难点之一,传统的注记自动配置,采用的算法过于复杂,难以满足电子地图实时响应的要求;而且传统地图采用的是静态注记,而电子地图的屏幕范围有限,往往导致地图视口边界的注记不完整。本文提出一种网格标记法实现注记压盖的快速检测,并基于此方法实现注记配置的压盖避让和动态调整,即注记的自适应配置。实践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改善电子地图的显示效果和运行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2维符号图元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时,图元的绘制顺序会影响其相互之间的压盖关系,不合理的绘制顺序将会导致2.5维地图符号模糊不清、表达无力。因此,必须采取特定的策略合理地安排图元的绘制顺序,以完成符号的顺利绘制。此处通过对画家算法的分析,探讨基于该算法构建2.5维统计地图符号的基本思路,提出基于画家算法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空间消隐方法,详细阐述轴式消隐、面式消隐、体式消隐和扇式消隐等几种消隐方法,在保证图元完整性表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符号图元之间因绘制顺序不合理而产生的相互遮挡压盖问题,构建外形精美的2.5维统计地图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统计地图的整体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64-167
将数据库驱动制图中的"数据-符号"二元关系扩展到"数据-符号-关系-规则"四元关系,并以拓扑共享边界为研究对象,实现了线状符号重叠压盖的自动化处理。该方法可在用户主导内容和形式的应需制图(应急制图和个性化制图)中发挥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注记与符号的关系及其表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善金  鲍静 《地图》2001,(4):45-47
地图上用于表达地理信息的语言主要有符号、注记、色彩、影像等 ,其中符号与注记最为重要 ,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素。地图上只要有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 (注记 ) ,地理信息的定位、定性和定量问题基本都能解决 ,两者缺一则地理信息的表达就可能发生困难。因此 ,明确这两种语言在地图中的地位和作用 ,摆正两者的关系 ,总结和探索表现这种关系的方法 ,对提高地图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一、注记与符号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 ,注记与通常所讲的地图符号同属于符号范畴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异 ,在地图中的作用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区…  相似文献   

11.
GIS专题数据库中多层注记重叠问题的解决与自动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专题数据库中面状对象的注记一般会自动配置在图形的重心位置。当同一个面状对象在多个数据层中被赋予不同的属性定义时,注记符号和文字将会重叠在同一个位置。当使用的GIS建库软件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时,解决多层注记重叠、自动重新配置注记符号这一命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张家界市武陵源城镇地籍数据为例,从多边形形状度量入手,给出基于Delaunay三角网法的骨架线提取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多数据层注记重叠和注记符号自动配置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文文本的地理空间关系标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解决当前相关标准和标准数据匮乏的问题,通过分析中文文本中地理空间关系描述的语言特点,提出中文文本的地理空间关系标注体系,并以GATE(General Architecture for Text Engineering)为标注工具,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为文本数据源,采用交叉校验方式建立了地理空间关系标注语料库。实现了中文文本中地理空间关系描述的结构化表达,提供了地理空间关系信息抽取的标准化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地图符号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同一种地理要素由于其某一属性项取值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符号化的情况。另外,由于数字地图中没有记录说明注记的位置、字体、颜色、方式等相关信息,因此说明注记在符号化过程中缺乏定位和显示的相关依据。为了灵活、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地图符号化控制规则,通过对控制规则的解释来实现数字地图的符号化。这种地图符号化技术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预期的效果,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对GDI+绘图的基本步骤、工程坐标与绘图坐标的转换做了介绍,详细说明了利用VB.NET调用GDI+绘制控制网图、误差椭圆的方法以及实现图形缩放、平移、保存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GDI+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密集、数据量大的特点,探讨了基于GDI+实现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可视化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给出了几种实用的坐标变换模式,提出基于图像的绘图模式实现了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快速绘制和刷新,提高了绘制和刷新速度,满足了测深数据可视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GDI+对矢量绘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支持无锯齿、渐变、梯度、混合、透明等各种图像效果。能够自定义线条样式,支持线头和线冒,能够设置线条拐角处的连接样式。GDI+这一系列的新特性,简化了矢量图形系统的开发,减小了地图符号系统设计的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本文通过对点线面符号构成的研究和分析,利用GDI+新的特性,设计出美观高效的点、线、面等地图符号。通过对比和实践得出该方法能满足一般地图制图对符号的需求,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重复配置线型的地图线符号绘制方法的效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友好的绘制算法。对不跨越拐点的线型,采用基于平衡查找树的显示列表进行加速,并给出了适应显示列表的矢量线宽处理方法;对于拐点处需要变形的多边形图元,预先将其分解为凸多边形,并构造保凸的拐点变形算法来避免多边形实时凸剖分。算法较之于基于GDI(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的绘制,效率平均提高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数字线划地图建模是从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入手,有效地解决一次生产两套数据的难题,实现制图与建库数据的联动,使得空间数据与地图符号在统一框架下管理。文中结合在Geoway软件下的生产实践,对数字线划地图建模中遇到的水系渐变处理、道路实部相交、境界跳绘,面状填充符号4个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模型的改进方法,从而提高空间数据和制图数据的生产效率,增强数据的正确性,使得大批量生产时,人工编辑的工作量减少,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SVG的地图符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章才  李霖  王铮  申怡 《测绘科学》2006,31(5):97-99
当前GIS能有效克服空间数据格式的私有性,实现地理数据的转换与共享,但缺乏地图符号的形式化描述,导致GIS之间难以实现地图符号库的共享。本文结合二维矢量图形标记语言SVG和地图符号的通用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SVG的地图符号库结构与地图符号设计模型,在实验基础上详细与分析了点、线、面、注记与动画符号的设计方法与基本原理,为地图符号共享、GIS分布式处理与互操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