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为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对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连市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洋文化与大连海洋旅游开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连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文中在对大连市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借助大连市海洋文化的优势.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根据大连的历史和现实,在该目标实践过程中,应当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在海洋科技方面,大连已凸显实力,在依据海洋事业的传统和优势的基础之上,把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当作重要任务来抓,从而推动城市的和谐及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1,(5):12-17
您如何看待大连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大连是因海而生、因港而兴的城市,海洋是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可以说,大连发展的历史,也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了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空间,逐步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实力,提升了大连市在区域中的龙头地位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海洋经济凭借优越的资源和区位条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愈来愈高,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深入分析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海洋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助推大连海洋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宁波市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洋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打造海洋文化旅游精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宁波海洋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文章从金融危机对主要海洋产业产生的影响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连海洋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与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连市海洋资源在承载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开发压力。伴随着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区域海洋资源负荷已经处于超载、过载状态,严重制约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文章在全面分析大连市海洋资源现状及承载力的基础上,提出保障大连市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指导大连市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中就规划了“经略海洋”的宏伟蓝图,而世界再次向中国敞开了共同经略海洋的新时代大门,大连市作为邓小平同志认定的“东北之窗”和江泽民同志赞誉的“北方明珠”应当乘势而上,积极创办世界海洋博览会。其价值在干,通过打造世界海洋博览会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对接国家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利于加快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步伐,有利于满足做强做大现代化海洋产业的内在需求,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思路来开发市场,有利于为海洋经济领域内各类企业打造文化品牌。由此可见,大连市创办世界海洋博览会,已成为呼之欲出的重头戏,必将向世界亮出大开放与大发展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10.
海洋文化与青岛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2,21(1):40-44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青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预示着海洋文化内涵丰富的海洋旅游将成为青岛新世纪旅游的热点,同时也推动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海洋旅游产业在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海洋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重要载体,国内外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方面走在了前面.大连的海洋空间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分析大连海洋空问资源概况、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大连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连市海洋开发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本文着重以大连市区岸段(从凌水河口至大房身沙脐子,全长约88km)为例,阐述海洋开发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海洋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海岸及水域功能来看,大连市区海洋开发中主要存在港口与水产、港口与工业、旅游与水产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港口与水产养殖的矛盾大连市港口资源丰富,是大连市海洋国土资源的一大特点。全市宜港岸线长130.6km,在约88km的市区岸段中有40km的宜港岸线。大连市是以港口为依托,随着港口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没有大连港的发展就  相似文献   

13.
探讨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舟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锤炼、形成了一种"海魂"--舟山海洋文化.它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受吴越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在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交流中,逐步形成时代的、开放的海洋新文化.在新世纪海洋开发中,弘扬舟山海洋文化,并不断注入现代意识,使其不断得到扬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统计数据、遥感影像等基础资料数据,在分析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和沿海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市沿海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大连市沿海产业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沿海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统计数据、遥感影像等基础资料数据,在分析大连市海洋产业发展和沿海产业布局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连市沿海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大连市沿海产业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影响填海规模扩张的人口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地价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大连市填海规模与各驱动因素指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大连市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旅游总收入、港口货运吞吐量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均超过0.8,大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填海活动有较强的驱动作用;大连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市区人口比例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均为0.731,大连市人口水平对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一般;大连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仅为0.669,地价水平并非是大连市填海活动的主导因素。最后,针对大连市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水平、地价水平等经济因素对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提出了合理控制填海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海洋资源与功能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控制和引导海域使用方向,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资源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服务,在全面调查大连市海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综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了大连市海域及其毗邻陆域海洋功能区,并对贯彻实施海洋功能区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连市为例,将大连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绿地、城市"黄色"用地和海洋3大类,并对其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大连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2366.17亿元,贡献率为94.40%,说明大连市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9.
从影响填海规模扩张的人口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地价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大连市填海规模与各驱动因素指标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大连市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旅游总收入、港口货运吞吐量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均超过0.8,大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填海活动有较强的驱动作用;大连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市区人口比例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均为0.731,大连市人口水平对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一般;大连市综合地价增长率与填海规模的关联度仅为0.669,地价水平并非是大连市填海活动的主导因素。最后,针对大连市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水平、地价水平等经济因素对填海活动的驱动作用,提出了合理控制填海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大连市海洋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轴系统"是最有效的国土开发模式,对区域内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在分析大连市海洋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大连海洋旅游的空间发展结构模式为1个中心、3个增长极、4个发展点、2 条重点发展轴、2条发展拓展轴.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4个海洋旅游板块的空间结构体系,实现海洋旅游一体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