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结合青海省自动气象站业务实际,介绍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资料备份方式;针对计算机硬盘可能发生故障,导致自动气象站数据资料丢失或损坏,在自动气象站主控机上加装了备份数据资料的内置硬盘和刻录机,保证自动气象站数据资料的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2.
在简述自动气象站发展的基础上,指出原Ⅱ型自动气象站的不足之处,并介绍新型自动气象站。新型自动气象站在结构、数据接口、设备状态监控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比Ⅱ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加严格的执行标准,是自动气象站发展的新台阶。统一的标准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采样频率的提高和多级的数据质量控制使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更高的测量性能,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串口服务器,将传统自动气象站RS-232通讯方式转变为TCP/IP网络通信方式,可以同时允许2台以上自动气象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实现自动气象站数据异机实时备份,同时使用辅助软件可以有效解决自动气象站计算机和数据采集软件故障引起的自动气象站报文不能及时上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  钱肇淇 《气象》1999,25(3):54-57
由于自动气象站安装在野外以及微电子装置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通过深圳市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网防雷设计的实践,作者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型自动气象站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业务人员对新型自动气象站有较全面认识,为今后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应用奠定基础,介绍了新型自动气象站的系统结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着重阐述了新型自动气象站具有的优势。结果表明,新型自动气象站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设计, 提高了台站的设备维护能力, 降低了维护成本;采用的CAN总线技术,解决了当前自动气象站系统无法扩展新要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自动气象站已成为各级气象台站的主要观测方式,但在自动气象站的业务运行时,需要注意参数设置,采集器时钟的校对,自动站数据文件的备份,以及自动气象站报文回执检查等事项,处理好了这些注意事项,可以保证自动气象站业务的正常运行,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7.
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的维修与日常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动气象站投入运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运行时间的增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疑难故障,给自动气象站维修维护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本文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维修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介绍了本地区关于区域自动气象站日常维护的经验,仅供技术人员在维修自动气象站时作为参考,建立明确清晰的维修维护思路。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自动站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动气象站属于高科技微电子装置,如不进行雷电防护,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本文通过西宁市大通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雷击事故为例,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姜小云  吴俞 《贵州气象》2011,35(3):48-49
通过一个全新的综合各个厂家各种型号的自动气象站自动调试软件来实现不同自动气象站的现场维护维修调试,使得各种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工作变得方便、简单、高效。维护维修实践工作证明该软件设计适合各种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  相似文献   

10.
关于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明远 《贵州气象》2006,30(6):39-41
该文详细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直击雷、感应雷防护措施和自动气象站共用接地等防雷技术措施,同时还增加了观测场的雷电防护措施。简要介绍了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上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总结出保证自动气象站实时资料及时上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The computation of thunderstorm and shower activity on the territory of Russia during the warm period (June–August) of 1981–2000 for four observation times (00:00, 06:00, 12:00, and 18:00)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local convective cloud model (CCM) and the ERA-40 reanalysis data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e spatial grid with the resolution of 2.5 × 2.5° is used for the computation.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re the long-term (1936–1965) in situ data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the thunderstorm on the territory of Russia us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ground-bas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bout 600 stations loca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As a resul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the thunderstorm and with th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on the territory of Russia is plotted and analyzed. It agrees on the whole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the thunderstorm and with th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correlate well with each other, that also corresponds to the observational data. It is shown that CCM is applicable to the simulation of cloud convection and associated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3.
地形对超强台风罗莎降水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黄奕武  端义宏  余晖 《气象》2009,35(9):3-10
为了进一步加深地形对台风降水影响的细节了解,用变分法合成的高分辨率降水资料和地形资料,结合日本再分析资料,对0716号台风罗莎登陆期间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过程降水量与地形相关分析表明,沿海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较大.强降水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山体的迎风坡上.分析1小时降水量在不同强度区间的频次分布,发现在山体地形的影响下,山脉区域降水加强.浙江东南沿岸的山体引起的降水增益相对东北沿岸区域的山体偏大.利用日本再分析资料和地形资料计算了气流过沿海山体时的无量纲数Fr值.由于气流Fr较小,气流过浙江沿海地形时更容易翻越山体.抬升位置发生在迎风坡上,因而强降水区也落在迎风坡上.东南沿岸区域的地形对迎风气流的强迫垂直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渗透比东北沿岸区域更深厚,这是导致东南沿岸区域地形对降水增益比东北沿岸区域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ATOVS资料同化方案对暴雨模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斌  张立凤  熊春晖 《大气科学》2014,38(5):1017-1027
本文利用WRF 模式及其3DVar 同化系统,以2009 年6 月29 日00 时到30 日00 时的湖北鹤峰暴雨为研究个例,对ATOVS 探测器的AMSU-A、AMSU-B 和HIRS 三类资料进行了不同的同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同化ATOVS 三类资料对暴雨模拟的影响不同,HIRS 资料对暴雨模拟效果改进最大,AMSU-B 次之,AMSU-A 最小。同时同化ATOVS 三类资料时,AMSU-A 资料起主要作用,其同化效果与同时同化ATOVS 三类资料相近,优化组合同化AMSU-B 和HIRS 资料的效果最好。同化ATOVS 不同资料对初始要素场的影响不同,AMSU-A 资料主要影响大气温度场,AMSU-B 资料对中高空要素场的影响较大,HIRS 资料对低空湿度场及风场的协同改变最有利于降水模拟的改善。同时ATOVS 资料的稀疏分辨率也是影响同化效果的一个因子,在模式分辨率不变时,同化资料稀疏分辨率可能存在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理解大气资料同化的根本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国富 《气象》2015,41(4):456-463
本文阐明随机变量是大气资料同化的根本概念。其根本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1) 原理上,大气资料同化的科学实质是建立在随机变量这个概念上。由于将资料同化的可用信息视为随机变量的数据,所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成为资料同化的数学基础,使得资料同化有了基于估计理论的最优标准及其数学形式,成为一门科学。(2) 实施上,基于随机变量这个概念下的数据是理解大气资料同化发展史的钥匙。由于资料同化的具体实施表现为各种同化方法中可用信息的资料融合,将资料同化的可用信息视为随机变量的数据,可以清晰地揭示主流同化方法的发展进程对应着其可用信息在内涵和种类上的不断扩展,这个扩展具体地体现了同化发展史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6.
王坚红  王阳  程远  王兴  程墨  王立军 《气象科学》2019,39(5):578-587
对FY-3A气象卫星大气温度湿度廓线资料进行夜间大雾低能见度分布反演计算,并运用美国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局地分析与预报系统,与FNL再分析资料多要素反演数据进行多源要素融合分析。FY-3A卫星反演得到的大雾低能见度分布,经与Micaps(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系统地面天气图, FY-2E地球同步卫星红外云图,要素统计气象年鉴记录等对比检验,显示反演的低能见度区范围及强度合理。尤其是对海上缺乏常规观测资料网的海域,提供了夜间海上能见度分布信息。进一步地通过LAPS系统对比卫星资料、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与再分析资料融合的3种方案结果,显示将卫星监测资料与FNL再分析资料的融合效果,对单来源资料反演的大雾低能见度分布有较好的改善。融合后对卫星资料而言,卫星轨道盲区已经弥合,其次,获得了海上低能见度区分布的信息,对海上和沿海雾区能见度的强度得到合理改善。对于FNL再分析资料,原有的各项要素强梯度被合理平滑。低能见度范围也有调整改善。重要的是海上大雾低能见度区的分布,得到FY-3A卫星信息和数值模拟信息的互相验证与信息综合,可信度增强。  相似文献   

17.
51463迁站后与原站址的气候要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迁站造成气象要素的不连续性,对资料使用带来困难,利用迁站后的对比观测资料,分析气温、风、降水资源的差异发现,季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老站址均高于新站址;季平均风速、降水量老站址小于新站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差异量,供资料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of multivariate optimum interpolation (MVOI) for the INMIO ocean circulation model with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1/10° and 49 vertical levels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model computations with the measurement data. The data assimilation in the high-resolution model with the high degree of scalability is teste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assimilation of data from ARGO drifters located in the North Atlantic are presented. The model output data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independent data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btained from Aqua (NASA) satellite observations. The skill of the model solution was qualitatively evaluated. It is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at data assimilation substantially (to 30%) improves the model output data and reduces the error in the operational 24-hour forecast.  相似文献   

19.
高空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时空分辨率探空设备的发展,高空观测资料也从原来的报义和报表变成了符种数据义件,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正确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目前高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过程和范田的基础上,探讨高空观测数据质量分析的流程,着重分析高空观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常规气象资料质量的综合控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方炳兴 《气象》1994,20(2):33-36
立足于同一时次资料,对常规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提出了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检查方案,并提出在计算机上实现该方案的几点处理技巧,强调了极值点常规资料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