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利福尼亚南部地震预警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前的防震减灾工作是通过长期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估和震后快速通告以减少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这里我们介绍短期危险预警系统的地震学设计并说明其可行性。使用过去地震的数据说明,我们的地震预警系统(ElarmS)可以与当前的TriNet仪器一起,在破坏性的地面运动来临前的几秒至几十秒内发布警报。该系统使用P波到达的频率成分确定地震震级。这是一种可以在任何破坏性地面运动发生前确定震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地震数字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相关技术流程,并阐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该系统在安徽省阜阳市地震局试用以来,共完成了4次地震自动速报,并将地震定位信息通过短信发布到主管领导的手机上,为快速地震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中的地震速报应急触发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和工作流程。实现此功能是系统集成中的一项工作,通过此项功能可以将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处理系统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地震应急触发快速自动处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台湾省实时地震监测的最新进展,特别是中央气象局(CWB)开发的地震速报(RRS)和地震早期警报系统(EWS)的最新进展。该系统利用的是自由场强地面运动仪遥测传输的信号。为地震速报之目的,中央气象局从1995年起在大地震(M> 4级)发生后一分钟之内提供地震烈度图、震中和震级参数,并以电子信息文件形式提供给政府机构和科学家,其可靠性近乎完美,特别是对破坏性大地震而言。利用1999 年集集地震期间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得出了一组经验关系式,以此中央气象局能够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之内,通过速报系统发布计算出的PGA、PGV和可能的破坏分布情况。这种近实时的破坏评估对震灾快速应急响应和救助行动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快速确定震级是根据自动生成的有效子台网的前10 s记录来实现的。以此为基础,得出一个监测软件,据此我们能够做出30 s之内的地震速报。这是向更实际的地震早期警报迈出的重要一步。从2002年起,该地震早期警报系统已经在中央气象局运行。综合的地震报告大部分能在地震发生之后30 s内发布,平均时间为22 s。当地震发生在距城市不足66 km时由于典型地壳剪切波速为3 km/s,现时的操作系统是无效的,而对于离震源的距离大于100 km的城市来说,前导时间会增加到10 s 以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几秒钟的前导时间将足以使预编程序的应急响应在破坏性强震到达之前启动。  相似文献   

5.
张文静  李莹  惠杨  国艳 《防灾减灾学报》2021,37(4):52-56,68
辽宁省地震应急值守和灾情收集系统能够解决"值班信息上报速度慢"、"人工上报信息错误率高"、"震区灾情收集效率低"等值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系统是根据服务对象及业务流程等需求建立的"一体化应急综合值守自动响应体系",它将地震应急值守和灾情收集系统的值班值守工作纳入地震体系和政务系统建设当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值班值守管理、信息报送平台和快速、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同时提升了值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保证了地震突发事件等重要信息的快速收集、编报、传递及处理,极大提高了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震区灾情收集能力和地震应急值守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 ( ANSS)是国家的一项重点计划。该系统将满足地震监测、工程和研究单位 ,国家、州和地方政府及应急响应机构和公众的需要。美国地质调查局通报 1 1 88( 1 999年提交给国会的报告 )提出建立一个由70 0 0多台新的数字地震仪组成的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根据 ANSS计划 ,目前的美国国家地震台网 ( USNSN)将至少扩大到 1 0 0个台站 ,以便均匀地覆盖全国 (图 1 )。总共 1 0 0 0台数字地震仪将布设在各区域地震台网内 ,以取代现有的模拟设备 (图 2 )。其余 60 0 0台地震仪将布设在那些具有显著地震危险性的城区 (图3 ) ,其…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现实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自动触发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与EQIM数据库的无缝对接,可自动监控最新地震事件。当达到地震应急响应条件时,系统自动触发启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关键应急业务系统。通过实现整个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自动启动及应急服务产品的自动产出,从而达到高效应急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震动态》2006,(11):40-40
日本神奈川县2006年8月31日发生震度为4(日本标准)的地震。在震动到达横滨市附近的5s前、到达该县西部的15s前,气象厅的“紧急地震速报”即发出了警报。日本气象厅从2006年8月开始向有关机构提供这项“紧急地震速报”服务,2007年春季开始将向一般民众提供震度为5以上的紧急地震  相似文献   

9.
2009年拉奎拉地震后,意大利民防署(DPC)任命了一个国际民防地震预报委员会(ICEF),其任务是就当前构造地震短期预测预报的认知水平提出报告并提出利用可能的大地震前兆启动民防措施的指导意见,包括大地震后地震灾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的使用。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回顾了由世界范围地震活动区的进展获得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预测(predic-tion)定义为确定性地表述未来地震是否将在一特定地理区域、时间窗和震级范围内发生,而预报(forecast)则是给出这样一个事件将要发生的概率(大于0但小于1)。对地震的可预测性,即可依据观测到的地震系统的表现确定未来地震发生的程度,人们知之甚少。这种认知的缺乏反映在不能在短时间尺度上可靠地预测地震活动地区的大地震。大多数已提出的预测方法依靠的是诊断性前兆,即在地震之前可观测到的某种以高概率说明即将来临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的信号的概念。本报告中评议的前兆方法包括应变率、地震波速和电导率的变化,地下水、土壤和空气中氡浓度的变化,地下水位的扰动,近地表及其上方的电磁变化,热异常,动物行为异常和地震活动性图像等。诊断性前兆的探索迄今尚未提出成功的短期预测方案。因此,本报告关注作为与收集和传播含时间的地震灾险性权威信息的原则性方法的可操作的地震预报,以帮助社会公众应对潜在的破坏性地震。在几天和几周的短时间尺度上地震序列显示出如大地震触发的余震空间和时间上的成丛性。成丛性的统计描述解释了地震目录中观察到的许多特征,并可用于形成预报,说明地震概率的短期变化。若能恰当加以应用,短期预报就具有可操作性,如预测大地震后的余震。尽管长期预报对于保障地震安全性的价值是明确的,但对短期预报的解释却令人困惑,由于地震概率变化可达几个量级,而典型的概率值在绝对意义上仍然很低(日概率小于1%)。把这种低概率的预报转换为有效的决策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报告收集了高地震危险性的6个国家(中国、希腊、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当前利用可操作预报的状况。长期模型是当前民众预防地震破坏最重要的预报手段,因为它们指导了建筑规范中的地震安全条款、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其他减轻风险的工程实践,如在翻修旧建筑中纠正设计缺陷等。余震的短期预报在上述一些国家中曾经实践过,但可操作的地震预报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完全实施过(即定期更新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根据在地震活跃区积累的经验,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向意大利民防署提供了一组在意大利使用可操作的预报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其他国家可能也是有用的。应该向公众提供关于未来地震短期概率的权威的、科学的、一致的和及时的公开信息源。报告应以具有可操作性、定期更新的地震活动预报系统为基础,而且这些系统在地震信息的产生、发送和使用中都要经专家严格评审和更新。所有可操作模型的质量应当通过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回顾性检验加以评估,而且应对已建立的长期预报和其他含时间的模型进行持续的前瞻性检验。警报规程应当标准化以便于各级政府及民众做出决策。应当确定地震概率阈值以指导警报等级,而警报等级是以代价和收益,以及信息价值的无形方面,如心理准备与恢复方面效益的客观分析为基础。由社会科学研究确立的有效的公众交流原则应当被用于地震灾险信息的发送。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南地震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卫星通讯技术系统的三类设计方案。实现了卫星通讯技术系统与地震现场应急技术系统和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的集成。该系统集成在多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模拟应急演习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最后分析了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在智利北部沿岸近海海域发生8.2级地震,云南省地震局的一些台站记录到洞体应变、静水位和气压的临震异常,而地震后的9个月内云南连续发生了7次5.0~7.0级地震。本文粗浅探讨智利地震前云南台站前兆异常及其震后对云南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站点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日常卫星运行维护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了省地震局卫星站点容易出现的故障,提出了通过设备指示灯快速识别设备故障的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提出了解决方案,对省地震局应急通信现场工程师有一定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月在北京举行了震级问题研讨会,本文对会议涉及到的我国地震台网测定的大震速报震级,与国际台网测定结果存在系统偏差的问题,从事实、原因、改进方法、消除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今后的改进意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16日汕头澄海ML4.2级地震活动与应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2004年1月16日广东汕头澄海4.2级地震的影响情况,分析了震中区及附近的地震构造特征。对此次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143年甘谷西7级地震史料的新见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震历史资料的考证分析,143年甘谷西地震可能由2次地震组成,其中陇西、汉阳(今甘谷)、武都三郡地震有感区为一次地震,称为南区;张掖、武威、北地(今吴忠)三郡地震有感区为另一次主震,称为北区。南区地震震中大致位于甘谷西,与原定震中位置大体相当,仍称为甘谷西地震,震级达714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Ⅸ~Ⅹ度,发震构造为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北区的143年地震震中位于武威以东的腾格里沙漠边缘,震级达712级左右,震中烈度约Ⅹ度,推测其发震构造为祁连山-河西走廊活动断裂系东端的主干活动断裂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记录的2011 年1 ~ 12 月震相数据,采用Hypo2000、HypoDD 定位方法对2011 年盈江MS5. 8 地震序列的前震、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分布较定位前更为集中。前震活动主要沿大盈江断裂呈NE 走向分布。余震呈共轭分布:一支沿大盈江断裂呈NE 向分布,另一支沿垂直于大盈江断裂的隐伏错断呈SSE向分布。余震分布存在着稀疏段落,可能对应着前震主要破裂区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26日新疆墨玉5.4级地震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6日新疆墨玉县发生了MS5.4地震,震区附近强烈有感,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从地震基本参数、震群监测、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地震序列等方面概述了这次地震序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1991年3月26日山西大同—阳高5.8级地震宏观烈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讨论了基于天然地震序列的样本条件对加卸载响应比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处理序列中4.0级以上地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台湾2006年恒春7.2级地震的长期和中长期预测,并对临震预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