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正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2):72-80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北京圆明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我的皇位是抢来的,他们在我身上造出了所谓的“雍正继位之谜”;很多人都觉得我太狡黠,甚至编出了不少关于我的谣传;很多人知道我善辩,就拿《大义觉迷录》开涮。他们觉得我很有个性,却不了解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只在乎我是怎样登基的,却根本不注意我登基后做了些什么。我很苦恼,也很冤枉。我操劳了十几年,却得不到天下臣民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在我还有继续为自己辩护的精力之时,我要告诉天下人,“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我要告诉天下人,他们正在沐浴着一个好皇帝播撒的雨露,他们正在享受着一个好皇帝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怡情     
北岛 《地图》2010,(6):1-1
<正>说到我的北京地图,是完全属于我个人的,带有某种私密性质。在这张地图中,首先是我家,然后是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我父母所在的单位,还有我和同伴行走的路线。这是我生命旅途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走了全国很多地方,但对于我的家乡辽宁,却到达的地方有限。譬如全国知名的沿海城市大连,2003年我才第一次抵达。同样很有名气的志愿军赴朝作战出发地丹东,以及钢都鞍山,皆属于我从未涉足的地方。2005年我出版了我的一张远征路线图,看到我的行动路线在辽宁没有向东向南延伸.心情很不是滋味。疏于对家乡的行走,除了我本身努力不够.辽宁方面对我没有地理方面的需求也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经常发明人们早已发明过的事情。对这,我倒有一点自知之明。我是一个“时者也”之“圣”,注意赶上时代。我关心“前沿问题”,但是自己孤陋寡闻。很容易发明别人早于我发明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做这一点事情的时候,我还是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的。不过发明别人已经发明了的事情,总不能说是创新。对做这样的事情我起了一个新字眼“创旧”。是创造但这种创造没有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东西。我在2002年8月4日《今日国土》创刊座谈会的发言,提出要重视城市地下开发,自认为是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是我的创造,因为我的这个思…  相似文献   

5.
韦所长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那天离开的情景,我还记得很清楚。我记得那是去年3月29日,才早上7点,我就开着车子出了门,在他经常等我的那个路口,我看见他早已在那里等我。  相似文献   

6.
刘彬 《地图》1999,(3):48-48
我从小就对地图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初中时,中学适用的那两本地图册被我反复翻看,最后地图册几乎都被翻烂了。后来在新华书店我又惊奇地发现了更详细更精美的《世界地图册》,虽然当时只卖1.85元,可我却掏不出。直到少吃了几次饭才凑足钱买了一本。这是我收藏的第一本地图册。再后来,我大胆地给地图出版社写信,表达了我对地图的喜受之情,没想到邮购部的负责同志寄来了邮购图目。收到图目的那天我异常激动,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我连想都不敢想的地图品种,随后我凑足图款邮购了我收藏的第一批地图。1989参加工作以后,自己有了经济…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单位在卓达集体买房,200多户,绝对算得上集团购买。我和妻挣钱都不多,我之所以敢举债买房,是因为无房的我,羞耻心曾经遭到空前的阻击。我以礼还礼地邀同学来看新房,同学仗义地说:“这才像个家嘛!”然后从兜里掏出2万块钱硬塞给我,嘱咐我不要着急还。目送他驾着公务车扬长而去的时候,我被感动得说不出的舒服。然后我就住进了卓达书香园。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老队员,叫张志林。我是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的,从事天文测量工作。我已经八十岁了,可每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年我们发生的事情还像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让我经常一遍遍地去重温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1975年了。1975年是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年份,就是那一年,我有幸被选中参加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为8名珠峰测绘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当时我觉  相似文献   

9.
爸爸活着的时候,我常常感觉他不顾家不管我,甚至不近人情,爸爸去世以后,很多人说起他的事情和为人,我也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时常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爸爸,我想你!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0.
张文 《地图》2003,(5):35-36
“我收集地图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回顾这一段收藏经历正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遍了。面对我现在的生存状态,那种寂寞孤独,那种酸楚,有时会一起袭来,但是我不能放弃我所追逐的梦想,地图,是我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九十感言     
感谢刚才各位在发言中给我的肯定和鼓励。有时我也在分析自己。我想,我这个人,看问题一般说来还算敏锐,不笨,但是在学术研究工作中,不论古学、新学,底子都不算深厚。我自己清楚,学识浅,常识比较多。之所以这样讲,并非是我的谦虚。我这个人有一些优点,但是谦虚不在其内。我对自己有一个“二表人才”的称法。所谓“二表人才”,一是爱表现;二是爱受表扬。我认为爱表现自己和爱受表扬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我不忌讳说出来而已。恩格斯指出生活资料分三种: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不是个地道的台南人,我来自于距离台南不过30分钟车程的高雄,但我爸爸在台南工作,于是我从小每逢假日就往台南跑,后来又在台南念了大学.四年的时间好似不长,却占据了我二十出头的年纪里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相似文献   

13.
在德国,处处能感受到节约用水的氛围。德国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在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节省着用的缘故。所以,到了德国,你也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对此,我只觉得惊奇,并没太往心里去。但有件事,却让我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散漫想法,而对"抠门儿"的德国人肃然起敬。那天我去一家公司洽谈业务,公司主管接待了我。他问我:要喝水吗?我说:喝。他问我:你要喝多少?我随口说:一杯吧。结果一杯水没喝完,业务谈妥了,我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在欧洲学习生活了两个月。地图是我必不可少的工具,无论去哪个城市我一定先找到城市地图。作为一名制图人员,回国后我对此产生很多感慨。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背景     
总有很多平凡的人,总有很多可爱的人.我不知道自己的远方在哪里,但是我停止不了追逐的脚步.在我的心里,忘不了那些背影,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张琛 《中国测绘》2009,(1):57-57
我从小就与测绘有不解之缘,对陕西测绘局有不同寻常的感情!我是在测绘局的怀抱里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外业测量队员.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出野外没能回来;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依旧在出野外没能赶回来,在我上小学以前,对父亲是生疏的,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出测.  相似文献   

17.
无声的爱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在大学的4年里,我心中充满了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1984年,在学校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那年,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有人到鄂西北地质大队去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已经有5年时间没分到大学生了。当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定去了鄂西北。因为在党旗下我宣过誓。鄂西北地质大队队部地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荒僻的角落,地质队员们住在山坡上一排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与我一年去的其他学校两个学生一看这情形很快调走了。但我留…  相似文献   

18.
震后十日——四川测绘局全力抗震救灾见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日 灾难来时 5月12日14点过,我正在成都市人民北路四川测绘局办公楼里上班。因为最近要赶的材料挺多,我正忙着打一份文件,突然,椅子摇起来,“嘎嘎”直响。随即我就发现显示器、办公室都晃动起来,楼外有东西乒乒乓乓地掉到地上,街上尖叫声四起,一片嘈杂,“地震了!”我意识到了,但根据以前一个学地震的同学传授给我的常识,我知道成都应该只是影响区,我坐着继续打,可是楼道里人们纷纷在跑,我也跑吧!  相似文献   

19.
初识大年老师是2010年底,我正在筹备学校海归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座谈会,想邀请他参加.对这位很牛的海归专家我早有耳闻,拿起电话还真有些忐忑.听说我是做侨务工作的,他第一句话就说:“哎呀!太好了,您是我的领导啊,回国1年多,我终于找到组织了!”他的声音谦和热情,讲话风趣幽默,语速特别快,10多分钟的通话,他详细向我介绍了国外的工作经历,并欣然答应了我的邀请.  相似文献   

20.
杨老是我的师傅,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在病床上的他看见我过来,朝我点了点头.望着他干瘦的四肢和苍白的脸色,泪水瞬间打湿了我的眼眶:“师傅啊,为了那些找矿文稿,您怎么把自己折磨成这样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