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先证明在天气诊断分析或物理量计算中常用的两种三点法计算散度公式都是相等的,继而证明用三点法计算风场散度可能存在重大的计算误差,其大小可达到中尺度天气系统的散度量级,接着对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证明这种误差是由于计算的三角形面积内风场出现了非线性分布所引起的,从而推论:当非线性分布的风场系统出现生、消或移动时,这种误差也会随之生、消或移动。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法计算涡度和散度的一种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涡度和散度的定义出发,导出了一种三角形法计算涡度和散度的改进方案,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更方便且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风廓线雷达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为预报员提供了更高时空分辨率的实时风场观测资料,介绍了从风廓线网计算水平散度和涡度的三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及两种三点法的等价性。根据上海地区风廓线网中尺度特性,对梅雨期间一次过程进行计算,并与不同资料和差分方法进行了比较,以考察利用风廓线网分析中尺度系统结构的能力。结果表明,在边界层内存在明显正涡度区与负散度区,与此期间发生的降水相配合,误差小于差分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三站法”——三站实测风简便计算涡度、散度时,会遇到数据量大.不便于自动化处理,计算精度受人为因素制约等问题.为配合地级预报自动化系统建设,特引入测站地理经度、纬度参数,使计算的涡度、散度更趋于客观,数据量减少,便于计算机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崔一峰 《气象》1989,15(6):15-20
计算散度的三点法有许多形式。对这些形式的联系和区别,有必要作出统一评价。经数学演绎后,得出这些方法实质上一致,方法之间或完全相等,或相差一个可忽略的微量。此外,为弥补三点法面积形状各异造成的误差,提出了订正新方案,为计算大范围散度场统一评价提供了方便。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气流的辐合、辐散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必须认真考虑的物理量。常用的散度计算三点法为分布无规则测站间的散度计算提供了方便、却有下列不足之处:1.不能准确反应散合情况。由散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彭金泉  黄佩玲 《气象》1986,12(12):12-14
一、引言 计算任意三角形平均涡度、散度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对任意多边形平均涡度、散度的计算上。这样可以较方便地讨论某些区域性天气过程或分析那些难以用三角形拟合的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问题。 本文给出计算任意多边形平均涡度、散度的计算公式,并以进入南海近海发展起来的8113号台风为实例作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在天气过程影响之前,若能对进入上游区域的天气系统,用这种方法计算其运动学量,无疑将得到一些比较有牧师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蔡定军  郑宏翔 《气象学报》1991,49(3):358-363
到目前为止,气象上已出现许多种计算涡度、散度的方案。如三点法(三角形法)、有限差分法(网格法、又称u、v分量法)、有限元插值法、面积膨胀率法、球面上的三角形法、以及在三角形法上通过地球投影发展而成的计算大范围散度、涡度的方案。纵观这些方案,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一是球面上任意多边形内涡度、散度的计算,二是测站间风矢的连续性假设。除文献[4]外,上述方案都是在平面上计算涡、散度,有的方案计算周界长度或网格距时,虽然计算的也是地表弧长,但最终结果都是在球面拓展为平面的情况下得到的,这样做会给计算精度带来影响。文献[4]虽在球面上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误差传递公式讨论了三种方案下散度的诊断误差和误差放大率。指出由于格距和方位角量得误差的存在,即使在赤道附近和气流点式源汇中心处,正方形网格的散度误差也总大于经纬度网格;而在三角形网格中误差的影响因子最多,散度计算值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陈瑞芬  宣德旺 《气象科学》1995,15(3):262-269
本文用误差传递公式讨论了涡度攻度计算过程中的误差放大现象,指出放大因子的构造形式由差分方案决定,而放大因子的数值大小由流场的风向结构和风速结构决定。放大率随流场结构的变化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致命部分区域诊断结果无信度,本文提出了散度涡度诊断结果无信度时的风场误差限概念,并相应建立了对诊断场作信度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部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涡度—散度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涡度-散度反演三维风场的方法是在反演二维风场的涡度-散度方法基础上发展得到的。其基本做法是将垂直方向的涡度方程适当简化,结合涡度和散度的定义,再以连续方程为约束,计算出风场三个方向的分量以及涡度,散度,从而反演到三维风矢量场。初步的试验资料检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具有实用前景的三维风场反演方法。2000年,作者考虑了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对垂直速度的影响,将该方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案下散度误差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瑞芬 《广西气象》1995,16(2):27-31
本文用误差传递公式讨论了三种方案下散度的诊断误差和误差放大率。指出由于格距和方位角量得误差的存在,即使在赤道附近和气流点式源汇中心处,正方形网格的散度误差也总大于经纬度网格;而在三角形网格中误差的影响因子最多,散度计算值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多普勒雷达速度图像识别及散度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尺度风场往往是冷暖平流与大尺度辐合辐散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将大尺度风场的多普勒雷达速度特征提炼成以下4种类型:(1)暖平流与辐合迭加;(2)冷平流与辐合迭加;(3)暖平流与辐散迭加;(4)冷平流与辐散迭加。不同类型的风场引起零速度线不同的弯曲特征,对判断大尺度风场的辐合辐散有着指示作用。根据零速度线的弯曲程度以及一定距离圈上零速度点与雷达中心连线的夹角等,首先推导出定量计算大气辐合辐散值的算法,然后提出利用逐个调整法识别零速度点的方法。根据该算法,结合零速度点的识别技术,提出了图像识别原理与方法步骤。据此,能够从多普勒雷达基数据中提取出大气平均散度,得到大尺度天气系统不同高度的散度值,并进一步提出了散度平面位置显示(divergence PPI)的概念。通过实例,根据散度PPI与速度PPI的对比,分析了图像识别的效果,并将图像识别法提取的散度值与EVAD技术提取的散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单多普勒雷达速度场反演散度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提出了在极坐标下从单多普勒雷达速度场计算散度的方法。此方法可以直接利用多普勒速度计算极坐标散度中的径向散度项和径向移动项,而无需作任何假定。只有在计算切向散度项时需要在一定的假定下先反演出切向速度。误差分析表明,反演误差比散度小一个量级。对一次冷锋过程的散度反演试验表明,极坐标散度反演方法可用于分析中尺度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5.
登陆台风莫拉克(2009)的涡度拟能收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令坤  李娜  崔晓鹏 《气象学报》2014,72(6):1118-1134
利用涡度拟能、散度平方项(简记为散度能量)和总变形平方项(简记为变形能量)来表征涡度、散度和变形的强度,并推导这3个物理量的倾向方程。这些方程中既包含代表这些物理量相互转化的符号相反项,也含有代表共同强迫的符号相同项,其中,涡度拟能局地变化主要由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共同强迫项、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转化项以及涡度拟能与散度能量的转化项组成。针对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利用美国全球预报系统分析场资料计算这些方程中的强迫项,分析涡度拟能及其收支特征,以此来探讨影响台风莫拉克涡度拟能局地变化的主要物理因素。结果表明,在莫拉克发展和衰减阶段,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的共同强迫项(涡-形相同项)和涡度拟能与散度能量的转化项(涡-散转化项)是影响涡度拟能局地变化的重要强迫项。涡度拟能与变形能量转化项(涡-形转化项)的贡献相对来说弱一些。影响位涡拟能局地变化的重要物理因素是涡-形相同项和涡-形转化项中的平流输送项和散度耦合项,以及涡-散转化项中散度耦合项。变形能量一方面通过涡-形转化项向涡度拟能转化,直接促进涡度拟能增长;另一方面通过散-形转化项向散度能量转化,再通过涡-散转化项散度能量向涡度拟能转化,间接促进涡度拟能增长。  相似文献   

16.
1 在动力气候学中,为了研究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机制,经常需要计算某种水平向量场的散度或涡度。 一般情况下,动力气候学中的向量场总是在离散点上而不是在连续面上给定的。这些离散点可能是有规则分布的网格点,也可能是不规则分布的观测点。无论如何,在一个二维空间的每一个离散点上总有四个数量信息,两个代表该点的坐标(例如经度、纬  相似文献   

17.
文宝安 《气象》1980,6(10):34-35
前几讲介绍的散度、涡度、铅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都没有考虑地形起伏和摩擦作用。很显然,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本文介绍作上述物理量时,怎样考虑地形和摩擦等。 一、地面附近散度、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的计算 当地面各测站拔海高度差别较大时,则不能用第一讲中介绍的公式求散度,而应加上地形坡度的影响。这是因为辐散、辐合现象是对同一个水平面上的风场  相似文献   

18.
全型涡度方程和经典涡度方程比较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1,59(4):385-392
在简要回顾经典涡度方程和全型涡度方程推导的基础上 ,比较了两种涡度方程的异同。集中讨论全型涡度方程新的物理内涵 ,证明了与稳定度和斜压性变化 (锋生、锋消过程 )相联系的内部强迫以及与摩擦耗散和非绝热加热相联系的外部强迫所诱发的涡度发展的机制。最后 ,指出了全型涡度方程的天气和气候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Lambert投影图上,直接使用气象观测资料,用逐步订正客观分析方法计算各等压面散度、涡度和钻直速度的方案。内容包括网格经纬度、水平风速在网格坐标中的分量以及上述物理量的计算。实例计算证实了这个方案具有简易、准确的优点,其结果与天气分析的经验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20.
李政  费建芳  黄小刚  程小平 《气象学报》2017,75(6):1011-1026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日益普及以及位涡在不同天气、气候时、空尺度上的广泛应用,对采用模式输出资料计算的埃特尔(Ertel)位涡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气象要素从中尺度模式普遍采用的地形追随坐标系向定义位涡的z或p坐标系的插值过程(插值法),是导致埃特尔位涡计算误差的主要原因。文中利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与z(p)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导出了z坐标系定义的埃特尔位涡在地形追随坐标系中的表达形式,实现了直接在模式格点上计算埃特尔位涡(直接法),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保留了其在z坐标系中的物理意义,方便了分析与应用。为了进一步分析直接法在减少计算误差方面的作用,使用WRF模式对2016年7月发生在华北地区复杂地形背景下的一次黄淮气旋爆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模式输出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中强降水时段插值法计算误差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直接法计算位涡可有效减少插值法引入的计算误差,中低层均方根误差可达0.5 PVU,中高层可达0.3 PVU。将其应用到中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精细化结构的分析及气候统计研究中,可以有效减少插值法误差对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计算和分析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