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春季连阴雨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预报因子的模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春季连阴雨的预报水平,我们通过对1959—1978年3月16日—5月15日上海连阴雨过程的分析,选取预报因子,试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作春季连阴雨逐日短期预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三、四月份正值春耕生产时节,开春后的第一场透雨也就格外重要。因此,第一场透雨的预报,是我们春季预报业务中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普查得出,所谓透雨过程,就是一次明显的连阴雨过程。这样,透雨预报,实际上就是春季连阴雨的预报,即三、四月份的连阴雨的预报。从中期预报的实践中总结出,连阴雨过程与北半球的超长波调整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文献都指出,超长波在100mh 层表现的比较清楚,因此,本文主要用100mb 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日本24hr、36hr数值预报产品作了大量统计,分析和总结筛选出某些性能较好的预报因子,可供春季低温连阴雨短期预报使用(为便于微机管理,特将图形省略,因子数据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OCF(Objective Consensus Forecasting)模式对2014年浙江省梅雨、8月连阴雨、午后雷阵雨和台风降水4种不同降水过程中六大水库流域面雨量进行预报,并采用综合评分法和TS评分法对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OCF模式对2014年浙江地区锋面降水(梅雨、8月连阴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较好,空报率远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的预报效果缓慢调整,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小;OCF模式对午后雷阵雨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较好,空报率较高的水库流域漏报率也偏高,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预报效果不稳定,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OCF模式对台风降水预报的综合模糊评分和TS评分均偏低,空报率高于漏报率,从192 h至24 h预报时效为显著调好趋势,各水库之间预报效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秋季连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发生在十月中、下旬的连阴雨天气,往往造成地瓜干的大量腐烂,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利用逻辑代数制作了秋季连阴雨的预报。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我们连续使用了四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合十堰市气象台9月连阴雨预报经验,统计分析欧洲中心传真产品,建立一套可供业务 宫阴雨转折预报流程、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一)思路: 根据农谚“一日赤膊,三日冷缩”,以温度场为主导,用冷空气开始影响时温压变化结合风场的变化情况来作春播期低温连阴雨的短期预报。 (二)低温连阴雨标准: 连续四天以上(≥4天)以阴雨天气为主,2/3以上天数的气温为负距平。统计1956年~1976年,3月10~4月20日达到低温连阴雨标准的过程个例共50个。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7,(3):10-12
一、预报思路和天气概况我区每年在春播期3月20日—4月20日,往往会出现1—3次5—7天或10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我们根据预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认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与大范围的环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对1956年至1975年(缺1967年资料)3月20日—4月20日出现的25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普查,发现我区产生连阴雨的前五天(±1天)在7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均为两槽一脊型。即我国沿海以东和乌拉尔山各为低槽,  相似文献   

9.
2003-10-09-13渭河流域出现连阴雨,其中10日关中东部出现大到暴雨。利用高空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学和物理量场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热力、水汽以及动力条件在连阴雨一开始时就已经具备,同时配合有一个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消过程。T213各种产品对大降水的预报能力增强,特别是物理量预报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卫星云图等,对2010年9月17日一21日山西北中部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一些预报指标,为做好秋季连阴雨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河南省2706个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中国气象局的中尺度模式预报产品(CMA-MESO)和华东区域气象中心的中尺度模式预报产品(CMA-SH9),从不同量级降水的TS评分和BIAS评分、误差空间分布特征及典型区域预报偏差日变化特征等方面,检验评估了2023年5月25日至6月5日河南省麦收关键期连阴雨过程的数值模式小时降水预报效果。结果表明:ECMWF对Rh(小时降水量)≥0.1 mm/h的预报表现好,CMA-SH9对Rh≥2 mm/h和Rh≥5 mm/h的预报效果较优,CMA-MESO预报性能较差。对于Rh≥2 mm/h, CMA-SH9对上午和夜间的降水预报效果较优,ECMWF对中午到夜里的预报表现好。各模式都表现出在降水量大值区预报偏差大的特点。CMA-SH9对第一阶段的平均有效降水频次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尤其在西部山区;ECMWF则对第二阶段的预报更贴合实况。尽管此次连阴雨过程中各模式小时降水量和小时降水强度的平均值偏差较大,但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偏强或偏...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欧洲中心五天内中期数值预报,特别是大尺度系统及环流形势预报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对于与大尺度环流形势密切相关的一些中期天气过程,只要对环流形势与天气过程关系进行客观定量分析,找出判据,就可以比较好地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制作这类天气过程中期预报。用环流形势的相似分析法找出这种判据作为数值预报解释的依据,称作数值预报相似解释方法(Simila-rtg Interpretation Method,简称SIM)。本文运用SIM研制陕西秋季连阴雨发生的中期预报方法。二、资料及连阴雨天气标准相似分析研究工作运用1971-1985年共  相似文献   

13.
秋季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的收获,特别是对切晒地瓜干的影响极大,是秋季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做好秋季连阴雨天气预报,对潍坊地区近十一年(1970—1980年)连阴雨天气有关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初步找到了一些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连阴雨过程等熵位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等熵位涡原理,对2005年5月中旬西北地区东部的一次连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这次连阴雨过程的大环流背景是乌拉尔山附近存在一高压脊,同时在巴尔喀什湖附近存在一不断加深的槽;这次连阴雨过程是由高原不断生成的低涡与北边分裂下来的冷空气所共同造成的;由于青藏高原大地形的作用,等熵面上高位涡沿高原北侧向下游输送;等熵位涡高值区与降水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IPV正值区能够反应冷空气的移动,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个模式对2008年夏半年西南区降水预报效果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颖  王叶红  赖安伟 《高原气象》2010,29(6):1441-1451
利用AREM(-YWand SY)、T213L31、JAPAN三个模式对2008年夏半年(5~11月)西南地区(25°~34.5°N,97°~110.5°E)降水预报进行了统计检验,并对其中两次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各模式在西南地区的预报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1)小雨-大雨量级JAPAN模式预报情况较好,暴雨量级T213L31、JAPAN、AREM均预报较好,大暴雨量级AREM-SY模式预报较好。(2)对西南地区的降水预报,T213L31预报偏强情况较多,AREM预报偏弱情况多,JAPAN预报相对适中。(3)在西南地区,当降水陡增(即实况降水量较前一天大一个量级以上,且雨量比前一天多5 mm以上)和其后强降水持续阶段,是各模式预报偏弱情况最可能发生的时期,同时也是各模式预报效果较差的时段。(4)三个模式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均有降水空报现象,AREM模式的降水空报与其在此处存在低涡空报有关。(5)对于西南低涡这一尺度小、结构复杂的特殊天气系统,当前模式对其强度、位置和诱发的强降水预报效果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阐述产生秋季连阴雨天气北高南低形势的环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对这种秋季连阴雨天气中的中期预报思路的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连阴雨标准规定 1.凡连续三天有雨 (日降水量≥0.1mm),过程总降雨量≥5mm(日照时数≤2小时)算一个连阴雨过程。 2.凡四天以上有雨(包括日降雨量为0.0mm),过程总降雨量≥5mm,也算一个连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1973~1987年3~5月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连阴雨过程中扰动动能谱特征和连阴雨形成过程中扰动动能谱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陕西气象》2020,(陕西汛)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省气象台(下简称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和模式动态交叉取优要素预报方法(DCOEF)预报产品,对2019年4-10月陕西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对晴雨、小雨、暴雨、一般性降水、暴雨以上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报效果,ECMWF细网格预报对中雨、大雨预报较好,评分较高;三种产品对区域性暴雨的预报能力均强于对局地性暴雨的预报能力,省台主观订正预报产品和DCOEF预报产品评分优于ECMWF细网格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