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生鐵塊採取岩心的方法,是苏联的先進經驗之一。在我隊經過試用後,卡塞效果良好。茲就我們的一點經驗介紹如下: 一、生鐵塊的選擇及其规格: 凡具有较堅硬而脆的生鐵,都適於製成卡塞物。因為這種生鐵旣易砸碎,而卡塞時又堅固。為了節約鋼鐵,可以採用報廢的生鐵來製作卡塞物,如廢皮帶輪、鐵管、暖氣包等。生鐵的塊度是根據岩心與鑽頭間隙的大小而砸成大、中、小三种不同的规格。二、使用方法: 停止鑽進時,將井內鑽具稍微提昇,使鑽頭離開井底,用大水量洗井約4~5分鐘。之後,停止水泵送水,根據岩心與鑽頭間隙  相似文献   

2.
我队所鑽探地层的特征是当鑽孔鑽进到矿层时,由于鑽具的廻轉、冲击以及冲洗液的冲洗作用,易自行破碎。这样每当回次进尺終了采取岩心时,卡塞物不能下落到矿心較下部的間隙內,多被破碎矿心块阻留在矿心的頂部,因而使矿心采取率常常低于地質設計要求。为此,我們采用了于鑽采取岩心的方法,效果良好,矿心采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我队在优質高产运动中,要求每鑽50米測量鑽孔傾斜度一次,但在测斜(尤其在深孔时),化費很多时間。如利用不提鑽测斜法,則要重做測斜器接头等。为能利用现有的测斜器(接头),而达到不提鑽測斜的目的,笔者设計了一种装置,經过使用完全合乎要求,材料只需一小截废岩心管即可。空心接头是用废岩心管改制的,如图1所示,上部烧紅卡小,內车与测斜器結合的方絲扣,接上测斜器,肩部鑽5—6个φ12的小孔,用以通水及投卡塞物。下部两头車岩心管絲扣,空心接头上部接—0.5—0.6米的短岩心管,短岩心管上接取粉管接头。空心接头下部接鑽进用之岩心管,如图2所示。測斜管倒装于短岩心管內。  相似文献   

4.
我队55年就开始使用球塞式双层双动岩心管(合金)鑽进。在整个的使用过程中,对鑽具結构、操作方法、技术規范都是边試驗、边建立、边推广、边巩固的。特别是58年經过技术革新以后,更进一步的确定了双管鑽进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規范,縮短了双管鑽头距离,改进了鑽头,从而使这項技术措施成为我队鑽探生产上的一項可靠的鑽探手段。經驗証明,双管鑽进可使用在Ⅲ—Ⅳ級的岩层中,能够保証岩矿心的採取,在破碎掉块地层能減少岩心堵塞,回次进尺一  相似文献   

5.
一、鑽粒的制造工艺 (一) 生鉄鑽粒目前使用的生鉄鑽粒,是用具有下列成份的生鉄制成的: 碳 0.3~3.5% 錳 0.4~0.7%矽 1.5~2.0%磷不大于0.8%硫不大于0.12%鑽粒的澆鑄,是按照图1所示之制造程序用專門的設备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各单位在提高鑽探效率問题上积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其主要的应該算是“两大一快”“无岩心鑽进”和“广泛应用小口徑鑽具”“推行新型切削具”了。其中对“无岩心鑽进”“新型切削具的应用”两項新技术,在有些地区,由于地質条件和勘探設計要求不同,尚不能普遍推广以外,此較具有全面应用基础的则要算是“两大一快”和小口徑鑽进的两項經驗了。本文拟就在鑽探上如何正确的对待小口徑鑽进的经驗和有关问题做一些粗淺探討。一、提高鑽进效率的原因分析用小口径鑽进(指75/91公厘鑽具)較之大口徑(110/130公厘)鑽具鑽进,在岩石可鑽性相同,压力、水量、立軸转数等条件都相适应情況下,能够提  相似文献   

7.
在中硬岩石(4—7级)中,以钻粒(钢粒)钻进,当使用的粗径钻具口径超过110毫米时,因回次进尺较多(超过2.5米),岩心过重,往往卡取不牢而脱落。为此,我队试制了一种岩心卡手,应用效果良好,既防止了岩心脱落事故,又节约了采心用的铁丝。岩心卡手如图所示,它是在口径130毫米的粗径钻具上使用的。它一头与岩心管连接,另一头与钻头连接,下至井内,作为粗径钻具的一个粗成部分。当回次钻进秸束,投入大小适当的石粒,并可配合投入一些铁砂。由于卡手带有锥度,内径细,卡塞物便随锥度牢牢地卡住岩心,从而保征卡手和岩心管中的岩心被采取上来。但此卡手的应用范围,有一定局限:如岩心坚硬(8极以上)或破碎,都不宜用此卡手,  相似文献   

8.
关于鑽粒鑽进剋取原理问題的討論,在“地質与勘探”上已經发表了不少的文章。綜合已发表的意見,可归納为兩种不同的見解:一种認为“初破碎鑽粒在鑽进剋取中起主要作用”;另一种認为“鑽粒鑽进是由于圓整鑽粒与破碎鑽粒相混合而作功,进行剋取,二者缺一不可”。茲就这兩个問題,談談个人的看法。 認为“以破碎和圆整混合鑽粒为鑽进中起主要作用”的理由是“圓整鑽粒在鑽进中,由于軸心压力和鑽具的冲击力量,而將岩石滾压成微裂的小溝,然后再推挤着破碎鑽粒去割切岩石。我認为这种說法只能在理論上存在,而实际上則不然。我們从給进把可以感觉出在正常鑽进中,除了变化不大的跳动以外,就  相似文献   

9.
讀过“地質與勘探”所連載的关于鑽粒鑽进刻取原理問題的討論以后,愿將自己不成熟的点滴見解提出,与大家共同商討。我認为,目前在討論中大体上有兩种不同的見解:一个是以楊春发工程师所主張的“以破碎鑽粒的刻取效率为最大”,另一个是以丘祖干同志所主張的“鑽粒鑽进刻取最大效能应为圆整鑽粒与破碎鑽粒的兩种不同形体的混合比”;对前者在論述中所作出的很多結論我認为都是很正确的,但对刻取原理的基本論点則不够全面;而后者所得出之結論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我認为,以破碎鑽粒刻取作用为最大的結  相似文献   

10.
鑽粒尅原理问题,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而統一的論點。許多鑽探工作者對該問題的認識尚處在爭論之中。我國的鑽探工作者們對這一問題大體上有三種不同的論點。第一種是認為以圓整鑽粒尅取岩石的作用為最大。其理由是認為圓整鑽粒與孔底岩石的接觸面很小,僅為一點,在受鑽頭底面的壓力和廻轉力同時作用下,圓整鑽粒對孔底產生一種滾壓作用,借以破碎岩石,保持鑽進。第二種是認為以破碎鑽粒尅取岩石的作用為最大。其理由是破裂瓚粒本身具有依多  相似文献   

11.
911队在厚婆坳矿区进行鑽探时,常因井壁掉块、縮径坍塌而于提升鑽具时被卡住,用升降机拉不上来,而需打吊錘,致增加处理事故工序的麻煩,費力、費时,並且常因此而造成严重事故。为了預防和及时处理这种事故,我們使用了倒置鑽头上扫的方法,經試用效果很好,現介紹于下。其装置很簡单(見图),把普通取粉管上头切成平端,並車成和下头相同的螺紋(用另外管材新制亦可),上部接一具左螺紋的硬質合金鑽头,以防鑽  相似文献   

12.
消除鑽进中的井內事故是提高鑽探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实踐証明,要消除井內事故,必须从防止事故着手,明确以“予防为主,处理为輔”的原則,在操作中經常注意一切可能发生事故的予兆,彻底掌握井內情况。現將几年来我队在防止井內事故方面的几种方法介紹于下,供大家参考。一、岩心堵塞岩心堵塞主要是由于井內所鑽岩心的粗細不一而产生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山于鑽进过程中軸心压力掌握不均勻,送水量忽大忽小,以致岩心粗細不一,造成堵塞。对此在岩石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使鑽进压力均匀,送水量适当,并注意由于鑽桿絲扣磨损接合不严密而漏失水量。因为这时井底所得到  相似文献   

13.
我队所勘探的矿区地質構造为一向斜,矿床基岩多被構造作用所破坏,構造裂隙很深,破碎帶的厚度为20~40公尺。在此構造裂隙和喀斯特地层进行鑽进时,标高較高的鑽孔,冲洗液常有60~100%被吸收;在低窪地段的鑽孔則产生涌水自噴現象,冲毀了孔壁岩石,降低了孔壁的稳定性。例如我队某鑽孔从187公尺起为構造破碎带,在鑽进中冲洗液大量漏失停止循环,以致岩粉沉淀,孔壁坍塌,岩心管不断卡塞。为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钻具在硬脆碎地层中钻进,在岩矿心采取问题上有时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较薄的破碎带和结构完整的岩层相互频繁存在的情况下,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单纯使用岩心卡簧卡取岩矿心时,如果卡簧处正好是一截完整岩心,那么可以连同破碎岩心一起卡取上来。而有时卡簧处恰好是一般破碎岩块,则卡簧就无法将其卡住。过去由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很好地予以解决,我队在勘探某银金矿过程中曾报废了相当的工作量,给探矿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鉴于上述情况,经反复研究和试验,在现有金刚石钻头的卡心  相似文献   

15.
在地質勘探工作中,採用岩心鑽探解決深部的矿體勘探,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了。但有的領導人員和地質人員對岩心鑽探的認識還不够全面,往往只重視岩心採取率(當然重视岩心採取率是应当的),而却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問題,即岩心鑽探不僅应当提供矿體的岩心資料,而且還必須正確的提供矿體的空間位置,這樣才能作为正確進行儲量計算的依據。事實告訴我們,如果不重視矿體空間正確位置,就會給矿床評價造成許多困難和錯誤,有時甚至會使  相似文献   

16.
当鑽孔中发生卡鑽和陷埋事故,采用一般处理方法无效时,則需要反囘井内鑽具,这不仅需要很長时間,同时容易产生鑽桿脫落事故。为此,我們利用了中和点反囘鑽具的方法反囘井內鑽桿。这一方法經初步試用,效果很好。当鑽具在孔內不吊悬时,每个連接絲扣均受压力,其压力分佈情况是上部小,下部大,故上部絲扣在扭卸时的摩擦力也小于下部絲扣扭卸摩擦力。所以当反囘鑽桿时,多是一次从上部反囘几根或一、二根,因而花費时間較長。假如我們針对上述情况將鑽具絲扣的摩擦力,加以調整,即上部絲扣摩擦力大于下部絲扣摩擦力,使在鑽桿柱下部造成一个中和点(鑽桿柱中不受張力,也不受压力的地点称中和点),  相似文献   

17.
鑽探地質的主要任務是要獲得鑽進地段的地質情況反矿層情況的資料。在鑽進過程中,根據所取得的岩心,探明圍岩及礦床的厚度,蘊藏深度,質量變化及構造等地質情況,從而作出鑽探的最後成果——岩心柱狀剖面圆。 對圍岩及矿床的物理性质、質量、構造及變化等资料,皆可根據對岩心的正確鑑定、分析以及相隣鑽孔、坑道、槽井的比較綜合研究而得出可靠的材料,但對不同围岩或礦體的變換深度則難於確定。尤其當在鑽進過程中,岩心磨損較大時,岩無可靠之依據,  相似文献   

18.
看了“地質与勘探”第九期和第十三期上所載的有关鑽粒鑽进剋取原理的几篇文章以后,使我感到很大兴趣。正因为这一問題在理論以及实踐上还沒有得統一的認識,所以这种研究和討論是很必要的。現就將个人对这一問題的浅薄認識提出,請大家提出批評指正。鑽粒鑽进的剋取原理是比較复杂的,远不同于合金鑽进。但是,我認为其尅取岩石所必須具备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看了你刊第九期所載楊春发工程师的“試談鑽粒鑽进尅取原理”一文之后,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茲本着学习与研究的精神,將各人的粗淺见解提出与大家研究。一、圓整鑽粒与破碎鑽粒尅取岩石是互相配合、互相依賴、缺一不可的。完整鑽粒与破碎鑽粒由于二者的形体不同,所以抗压強度也各異,在井底工作面的抗压强度及运动狀态是不一致的。因此,二者的剋取原理也必有所不同。完整鑽粒的抗压強度大于破碎鑽粒,对工作面的压力也大于破碎鑽粒,在工作面上进行滾动压縮与巨烈的冲击压縮,因而能够破坏岩石的組織結構。当圆整鑽粒承受鑽头的压力大于它本身的抗压强度,小于底面接触的岩石,再次破碎的抗压强度时,就要破碎,  相似文献   

20.
井内震动器是在处理井内故障时,下到井内直接与故障鑽具上部联接而进行震动的一种处故工具。对处理挤挟鑽具、卡鑽、或因阻力过大所造成之鑽桿折断等井内鑽具事故效果异常显著。其优点是:(1)由于它和故障鑽具直接联接使其产生震动力与向上之冲击力直接傅给故障鑽具,因而使鑽具很快松动,特别在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