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贺小虎沈明报道近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北京探索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索者")联合承办的"鸿业、探索者建筑设计行业BIM全专业解决方案发布会"在京召  相似文献   

2.
鸿业科技     
正鸿业BIM解决方案基于Autodesk Revit乐建-BIM建筑设计软件BIM水暖电设计软件族立得鸿业BIM解决方案基于Revit平台,涵盖了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的常用功能,支持负荷计算、能耗分析等绿建设计计算,并结合基于AutoCAD平台的鸿业系列设计软件,向用户提供完整的BIM设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14,(11):10-10
关键词 BIM应用研讨沙龙有了BIM就会带来更多项目吗?上下游领域BIM如何流转、协同?如何实现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是否可行……近目,在由筑龙网主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协办的“建筑、机电、市政BIM应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BIM应用及存在的困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助力设计与施工BIM 5D技术大数据的开展,近日,鸿业科技与德国RIB集团(以下简称"RIB")在广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鸿业科技将在国内代理RIB的全线产品,为中国的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运维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鸿业科技董事长王晓军、RIB全球董事长Thomas Wolf等出席发布会并讲话。王子牛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9,(11):77-77
近日,国产CAD软件联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中望公司和斯维尔、探索者、鸿业、博超五家联盟成员的通力合作和技术攻关,基于最新版中望CAD平台的斯维尔建筑、鸿业给排水、鸿业暖通、博超电气、探索者结构等系列专业应用软件正式全面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6.
鸿业族立得     
正鸿业-族立得1.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鸿业族库标准、提供专业的设备布置功能。2.方便快捷的管理及编辑功能。3.基于REVIT平台和SQL数据库的族库管理模式。4.丰富的族库内容涵盖了80%以上的建筑设计常用族需求。特点与功能优势1.提高工程师的建模效率,使设计人员可以把重点放在深化设计上,标准化的族库文件既提高了图纸的质量,也便于后期BIM信息的利用。2.族立得方便于设计成果和知识的积累。3.可与鸿业BIM软件相结合,实现设备连接、计算分析、统计出图等深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推动BIM技术在中国建设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打造BIM技术中国本土化整体解决方案,合作开发本土设计平台,中国建筑设计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院")、中国最优秀的建筑设备设计软件企业之一的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和中国最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企业之一的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盈建科")于2013年11月25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院建筑设计总院院长文兵及赵锂、姚刚、于洁、王春光,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军及赵景峰,盈建科总经理陈岱林、任卫教、谭喜峰,欧特克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及新兴市场总裁魏柏德及李邵建、张曦,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8.
正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运用的关键技术,承载着建筑工程全过程信息,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石。作为工程全过程信息载体,BIM技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的工程数据,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结合十分密切,应用日益广泛。BIM的核心优势在于建筑信息的可视化以及BIM工程全过程信息集聚,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工程项目的实施实体与功能特性,高效整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流程,确保设计理念得到有效执行并系统化解各类风险,日益成为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BIM技术的上述优势,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望、探索者、清华天河、成捷讯、华岩、博超、鸿业科技、优泰科技、清华斯维尔9家国内一流的CAD平台、专业软件厂商齐聚北京,联合宣布成立"国产CAD软件联盟"  相似文献   

10.
正梁进立方数科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软件学院BIM课题组总监,参与了《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十二五"《中国城镇住宅建设BIM示范工程》课题和《中国设计企业BIM实施标准框架》研究,以及北京、深圳多地BIM相关标准的编制。荣获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二五"期间"实施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宅设计院")与北京探索者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索者")BIM技术应用战略合作签署仪式在京举行。北京住宅设计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群、探索者董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13,(11):34-38
近期,两场BIM主题活动——第四届"创新杯"BIM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第二届中国BIM论坛暨buildingSMART中国分部成立大会召开,使业内的关注目光再次聚焦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BIM应用。本期,我刊特别策划了"聚焦工程勘察设计行业BIM标准及应用"专题报道,邀请业内有关专家及领军企业负责人撰文,对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情况与技术方向、施工行业的BIM技术应用情况等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龙腾设计成立数字建造技术研究院,以BIM标准编制、产品研发、应用示范、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提供建筑行业BIM学术交流、协作交流、咨询服务和社会服务。同时,基于BIM数字化项目管理云平台及基于BIM技术的数字艺术亮化工程等,致力于成为设计、造价、建造、施工、运维等BIM全生命周期的卓越服务商。  相似文献   

14.
正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当前,这些富有科技感的词汇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浪潮中频显,全新赋能传统建筑行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智慧建造为技术手段的新型建造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工程建造全产业链,成为"中国建造"做强、做优的关键抓手。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2012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评选中,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荣膺三项大奖——"最佳BIM应用企业奖"及BIM协同设计二等奖、BIM工程设计三等奖。这表明BIM技术在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推广应用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 《中国勘察设计》2013,(1):89-90
瑞雪兆丰年,鸿业庆盛典。2012年12月20日,鸿业科技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来自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领导,软件公司和客户企业的代表及鸿业科技全体员工共300余人出席了活动。庆典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副秘书长齐继禄、栗元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熊衍仁,欧特克公司中国区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CAD软件失去了应用性,一切华丽的宣传都是空谈。作为国产CAD翘楚,中望龙腾10年来一直在为提高国产CAD软件的应用水平而努力。今年5月,中望以开放的精神,牵头联合国内斯维尔、天河软件、鸿业、探索者等8家专业软件厂商成立了国产CAD软件联盟,力求聚合各专业厂商的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完整的专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以CAD、CAE、BIM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在公路工程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但这类工业软件面临的"卡脖子"困局早有端倪。笔者所在的交通运输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云南)自2016年起,充分利用以CAD、CAE、BIM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致力于公路工程设计的全面数智化改造,倾力打造了一款公路BIM"中国芯"——公路工程设计BIM系统,以期促进公路工程设计行业早日实现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工程设计、工艺、制造的协同,加快推进公路工程设计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传统建筑行业在全球数据化战略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国建筑行业对美国CAD与BIM软件的严重依赖,限制了中国建筑业在转型升级时对自主技术路线的选择。本文直面当前中国BIM发展困局,总结CAD发展教训,分析BIM核心问题,讨论不同BIM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提出适合中国国情、更具优势的多元软件平台解决方案,指出开放合作、引入竞争,走可持续发展的OpenBMI技术路线,是中国BIM实现自主可控、从跟随到超越的方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欧特克软件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指导,建筑院建筑六室和建筑院总工办战略设计组设计,点构数字技术公司配合BIM设计的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及博物馆项目,获得了最佳BIM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和最佳BIM建筑设计奖二等奖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