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按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并结合国内重晶石矿床产出的情况,把重晶石矿床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残坡积型及火山-沉积型四类。其中沉积型重晶石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远景的矿床类型,对改观国内重晶石矿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寻找沉积型重晶石矿,必须重视对地层、岩相古地理等控矿因素的研究。最后指出寻找沉积型重晶石矿的一些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四道沟金矿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矿床,对其成因问题前人观点众说不一。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岩浆热液成因和沉积变质成因,成因不同直接影响着找矿方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工作实践认为:该矿床成因应为沉积变质- 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所以沉积变质和岩浆热液成矿的有利条件均应成为找矿的主要方向。据此开展的找矿工作已初步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山西省代县明利铁矿矿区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晰了五台群金岗库组富含铁铝岩组合的赋存特点和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成矿机理,探讨了闪石型磁铁矿标志层和区域构造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环境与沉积旋回均为综合找矿及寻找深部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桂平锡基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作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 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并认为有相同成矿地质条件的锡基坑外围具有寻找中一大型规模铅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稀有金属在现代高新技术和国防建设中具有重要用途,属于国家战略性矿产。山东省已发现多个稀有金属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威海、青岛、泰安、枣庄等地区。山东省内稀有金属矿床按其成因主要分为滨海沉积型、花岗伟晶岩型以及滨海澙湖沉积型3种稀有金属矿床。本文总结了山东省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形势,论述了3种成因类型典型稀有矿床的地质特征,划分了找矿远景区并提出了相应工作手段,为今后稀有金属矿产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赋层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临武长冲新发现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作者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前泥盆系矿源层经后期地下水热液或深循环热卤水溶液热液成矿;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阶段和后生交代阶段,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火山岩带和有色金属成矿带。本文划分出三条火山岩亚带和四个喷发旋回。并以白银厂、红沟、浪力克和桦树沟四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为基础归纳成矿规律:①矿床赋存具有时控层控特点;②矿床分布有成带性、分段性特征;③火山构造和火山机构是重要的控矿条件;④火山沉积型矿床就位于火山喷发旋回顶部;⑤火山热液型矿床赋存于玄武安山岩的断裂、片理化带中;⑥原生矿化分带规律明显;⑦热液蚀变带、氧化带发育;⑧矿床类型主要有四种;⑨铜、铁共生规律。进而从四大成矿带中划分出十一个矿带,认为火山沉积型、火山热液型、斑岩型和热液型应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类型,并指出了重点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取才于《广西铅锌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是在该项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而成。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山西省繁峙县宏达铁矿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晰了五台群柏枝岩组是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的赋存特点,探讨了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标志层和区域构造特征及环境古地理与沉积旋回都是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成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老湾金矿带是桐柏—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构造蚀变岩型金成矿带,在对矿带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找矿模型及找矿标志,以期望以模型指导找矿,提高矿床研究水平和地质找矿效果。通过建立模型及综合找矿评价标志,对矿床认识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上扬子地台含铅锌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震旦系在上扬子地台主要发育上统灯影组,次有下统陡山沱组。将上扬子地台震旦系铅锌矿床成因划分为一级为叠生矿床,二级为层控矿床,三级为热水沉积改造矿床和热水沉积再造矿床四级类型,该类型按铅锌比例进一步划分为富铅型、富锌型、铅锌共生型。研究区内最重要的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南郑马元、会东大梁子铅锌矿为代表的富锌型。陕西南郑、紫阳—镇坪地区,湖北武当、神农架、黄陵地区,以及地台西缘的安宁河、甘洛—小江、峨边—寻甸等地区的震旦系是寻找铅锌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风火山盆地位于格尔木市西南86km处,即柴达木盆地东端南侧,地处三江成矿带北西段,其基底被金沙江缝合带分为松潘—甘孜地块和羌塘地块两个构造单元.盆地中赋存有砂岩型铜矿矿床,沉积—热液叠加型铜银矿床和岩浆期后热液铜银矿床.其中砂岩型铜矿床产于二道沟—托托敦宰铜矿化带集中区;沉积—热液叠加型铜银矿床产于藏麻西孔矿化带集中区,二者皆受晚白垩世风火山群陆相控制,地表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本文通过对风火山地区铜银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着重阐述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潜力进行评价,为今后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有用的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桂平四德-平南官成大型铅锌矿床属于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通过分析该矿床成因及其层、相、位的共同控矿规律,建立了“地层、沉积相、构造定位、工程验证”的矿床找矿模式,该找矿模式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可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介了岩溶型矿床概念和广西岩溶型矿床研究现状之后,着重论述了广西岩溶型矿床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共分为"岩溶矿床"、"与岩溶有关的矿床"两大类和沉积、堆积、淋积、充填交代型与洼地沉积、洼地洞穴堆积、洞穴储集型等七个亚类,并分述了各亚类矿床的特征,涉及矿种有铁、锰、铝、铅锌、锡、金、磷、滑石、重晶石、水晶、粘土和油气等矿产;还探讨了广西地史中岩溶发育不同阶段的成矿作用特征,指出:晚古生代阶段发育以与岩溶有关的矿床为主,中生代阶段以充填交代型岩溶矿床为主,而在新生代阶段则以沉积、堆积、淋积型岩溶矿床为主,并认为必须以岩溶成矿观点、以岩性、构造等诸因素为条件,可解释岩溶型矿床的成矿过程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东风山金矿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小兴安岭东南坡,是赋存于下元古代东风山群铁硅碳酸盐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型矿床,在国内属于一种比较独特的金矿类型。分析、归纳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寻找岩金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泥盆系和志留系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褶皱、断裂发育,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矿体赋存于下志留世梅子垭组绢云千枚岩及下部石英脉中,受一定的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和构造控制。目前Ⅰ-1铅锌矿体控制长度已超过1 km,矿体连续性好,形态单一,矿物成分简单,锌含量高,有望成为一中型规模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
西宝山耐火黏土矿为沉积型矿床,目前揭露1个耐火黏土矿矿层,赋存于石盒子群万山组底部“B”层黏土岩的下部,厚度较稳定,勘查开发潜力较大。通过对其地质特征、矿层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及矿床成因分析,提出了找矿方向。认为该耐火黏土矿受沉积地层控制,呈层状分布,分布较稳定。依据该区地层产出情况,在青龙山断裂与禹王山断裂之间及两侧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这为下一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是大瑶山地区主要的铅锌矿床类型,它是产在局限碳酸盐岩台地,受地层、岩性、沉积相、构造控制的热水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具有“层、相、位”共同控矿的规律。文章通过分析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其控矿因素、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以期对进一步找矿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矿床分布的分形丛集性、亲缘性,矿床密度分布律和储量分布律。对浙江地质找矿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其铅锌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下统白云岩的切层断裂及其层间破碎带中,矿化的岩性为白云岩.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六峰山铅锌矿床属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铅锌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