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抚顺市气象局用近3年时间研制出“中期暴雨动态预报自动化系统”,该项成果于11月13日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市地级气象台中期预报的  相似文献   

2.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辽宁省科委下达的“七五”重点课题“辽宁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历时5年,于日前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课题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居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实时预报业务系统和预报效果达到了8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其中套网格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种预报内容全面、总体设计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服务针对性强、具有实用推广价值的市台短期预报业务系统,由丹东市气象局研制成功,去年10月在沈阳通过了由省气象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市级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台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是在对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历史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精心选择物理因子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实时业务系统提供的实时资料,采用天气学。动…  相似文献   

5.
记者李昌杰报道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辽宁省防汛调度中心参加的“辽宁省洪涝长期预报方法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科研人员近5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1990年11月24日省局受省科委委托在沈阳组织水文、水利、气象等部门专家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6.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MM5数值预报系统,在今年汛期的暴雨热带气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从去冬开始就着手研究沈阳区域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问题。他们邀请中科院大气所的专家来沈讲授MM5,并求得中科院沈阳  相似文献   

7.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的农气人员把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到预报作物低温冷害中,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研究成果于去年12月25日在沈阳通过了由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研究是高科技应用于辽宁省农业气象工作的一项新成果;以遥感技术作为获取低温冷害预报信息的手  相似文献   

8.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基金和辽宁省气象局共同资助和下达的“辽宁台风路径预报客观定量自动化业务系统”课题,历时9年,于1990年元旦前夕在沈阳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系统从设计到使用效果,均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用2005-2009年沈阳地区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总结了沈阳地区雾天的时空分布规律.沈阳地区一年中近一半的时间出现轻雾,大雾年平均16.4天;轻雾和大雾的季节分布都呈夏、秋季多,春季少的态势;大雾多发时段在清晨.在数值预报的基础上,利用UPS预报方法,进一步做出大雾天气订正预报,建立沈阳地区大雾天气UPS订正预报方法.当数值预报有大雾时,如T-Txover(最高气温出现时段温度露点差)≤5℃则可预报有大雾,当-4℃<T-Txover≤5℃时可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500 m的浓雾;如T-Txover≤-4℃则预报未来会出现能见度小于等于200m的强浓雾.如T-Txover>5℃则有暖湿平流时预报有大雾,无暖湿平流时预报不会出现大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逐步回归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沈阳地区冬半年空气污染预报方程。通过试报检验,无论定量预报还是定性预报,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白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进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沈阳市气象科控人员经过3年的努力,研制出一套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沈阳地区农用天气预报方法”。日前,该项战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奏家们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用天气预报是指沈阳地区粮食丰歉、水稻生育期低温冷害、春季降水趋势、土壤化通日期、春小麦收获期连阴雨、秋白菜收获期等六种类型预报的集成。气象科技人员在研制过程中,收集整理了沈阳地区主要作物水稻、玉米、高粱、看小麦、秋日荣春农情留根,普查了大亟影响预报对象的预报因子,建I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沈阳中心气象台研制的“省级长期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投入业务使用后,运转良好。日前,该项研究成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 该系统是在以往国内长期预报业务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长期预报科研和业务的实际出发,实现了从实时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方法简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括论述了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的基本方法(潜势预报、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数值预报的主要特征(空间尺度与预报时效、高分辨率、多化学物质、理化生过程耦合、污染气象与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用于天津和沈阳等城市的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σ中尺度和β中尺度气象预报模式与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本地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完善小麦赤霉病预报方法、普遍推广专家预报经验、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效益,我们建立了金华小麦赤霉病预报专家系统。该系统引用了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和卫星气象中心用 lisp 语言研制的气象预报专家系统的有关基础程序,较广泛地收集了国内有关赤霉病预报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具体情况综合整理成推理规则,在 IBM-PC 机上进行,建成专家系统。试报和应用效果较好。本文对该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松花江汛期水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959-1998年黑龙江省13个站的降水和松花江水位资料,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松花江汛期最高水位进行模拟和专家网络训练,并对1996-1998年松花江水位进行了预报,预报效果良好,并与逐步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1998年松花江发生超百年大洪水,预报水位119.69m,与实况(120.89m)仅差1.2m,在1999年和2000年业务预报中也准确预报松花江出现枯水位。该方法可在业务预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数值预报产品在广东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炯光 《气象》1987,13(2):37-40
自1959年Klein提出完全预报方法(pp法),1972年Glarn和Lowry提出模式输出统计预报方法(mos)以来,许多国家已经把pp法和mos法作为主要的业务预报方法。国内对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1982年以来发展更快。但由于目前数值预报在低纬地区的预报能力还较差,加上低纬地区天气变化复杂,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年代短等原因,因此低纬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研制的“非线性预报方法,7月22日在沈阳通过由辽宁省气象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本项研究成果基于大气变化的非线性相  相似文献   

19.
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及其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2014年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和温室外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及其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4年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温室外的前一日最高气温、前一日最低气温、当日最低气温及温室内前一日最高气温、前一日最低气温相关显著。沈阳地区四季不同天气条件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冬季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春季次之,秋季再次之,夏季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差,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日光温室内日最低气温≤3.0℃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1%、85%、81%和79%;雨雪天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较高,阴天次之,晴天再次之,多云天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较低,雨雪天、阴天、晴天、多云天日光温室内日最低气温≤3.0℃的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0%、87%、83%和77%。可见,本文建立的沈阳地区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可为沈阳地区中高档钢架砖混结构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的预报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沈阳逐日6时次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风速、日照和云量等气象资料及同时间、同时次的供、回水温度等供暖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供暖预报方程,制定供暖气象节能预报指数,并根据供暖指数大小确定供热量。结果表明:在确保室温达到18℃时,沈阳的供暖指数可以分为7级;供热量(即供、回水温度值)预报值与气温实况值相似度较高,而供热量实际值与气温实况值相差较大。在151 d的供暖期内,约60 d的供、回水温度与气温变化接近,占供暖日数的40%。采用供暖气象节能预报方法进行供暖,在改善供暖质量的同时也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为供暖部门科学供暖、降低能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