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球》2010,(4):3-3
第三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2010年7月17日在大庆启幕,开放的大庆再次敞开怀抱,试邀八方宾朋聚焦大庆,亲近湿地。  相似文献   

2.
大庆石油物探资料结果表明,大庆长垣西缘断裂的上盘,即东侧的北西向断裂可能存在第四纪活动断裂。为了确定大庆长垣西缘断裂的空间展布以及该区的地壳浅部地质构造特征,本项研究布设了2条跨大庆长垣西缘断裂的浅层地震探测剖面。结果表明,大庆长垣西缘断裂表现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逆断层,为一条中生代晚期活动断裂。断裂的上盘,即东侧发育有一系列次级断裂,断裂的断层性质以及断层倾向多样化,两条测线东部均发育错断第四纪地层的断层,使得该区浅部地层形成地堑与地垒构造。本项研究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对大庆长垣地区浅部构造特征的认识,而且为大庆市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庆台网记录地震Pg震相滞后的现象,探讨大庆台网Pg震相的滞后程度及引起震相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我国湖泊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湖泊水文学的奠基人、河海大学教授施成熙先生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90年1月13日离开了我们,终年八十岁。我们为失去一位良师而悲痛,追忆往事,深为先生事迹所感动。在他度过的八十个春秋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一生勤奋治学、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献身科学;精心育人、悔人不倦,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大庆数字化测震台网近场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分析计算2005年7月25日大庆林甸M5.1地震后地壳介质的尾波Qc值变化,拟合Qc值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为Qc=36.58±8.67f(0.9787±0.0837)。对大庆地区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的余震序列尾波Qc值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震后该序列尾波Qc值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世人熟知,大庆油田50余年前的发现,对我国经济建设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至今仍功业犹存."大庆下面找大庆"和"大庆外围找大庆"既是50年来世人的期盼,也正是大庆油田自身的渴望和可实现的奋斗蓝图.然而,人们也记得,在大庆大型油田发现后的相当时段内,国内油气勘探界在认识层面上存有二大误区,表现为: (1) 重视石油,忽视天然气; (2) 油气勘探作业一般都绕开火山岩地区;进入勘探钻井阶段时,若遇到火山岩则另寻其他井位. 临近新世纪之际,正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后来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在大庆实施之时.这两个重大项目内容侧重面有异,而在立项时都将徐家围子的火山岩天然气勘探列为主攻研究靶区.大庆油田勘探部当时提出的储量目标定格在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发现的研发布署上,商定"油储项目"的研究绩效考核原则定为100亿立方米.从实效而言,10余年前定的这2个储量目标数字,今天看来真可谓是儿语戏言;然而,这却是"油储项目"所有成员的期盼和为之奋斗而深化研究的科研思路、地质表述、物理模型、数字表达、计算能力提升(PC集群研制)和现场诸多具体实施的一体化方案生成与实际运作所产生的中心思想和动力所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12月"徐深1井"钻探成功,一举获得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于是,又开始为攻克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探明储量目标而努力拼搏.这是一个铭刻至深的跨越,以当时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思路作为典型案例的总结也深得人心.没几年,我们都知道大庆油田已获得了当时排名位居全国第5、我国东部地区第1的大型天然气田,并完成240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和首期设计年产60亿方的壮举. 现转录从友人处得到的,可形象刻画人们对自然界认知的3个层次表述: (1)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3)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我以为若将之用于概述"油储项目"对火山岩油气储集体勘探实践认识提升过程中的认知表达,或许也是一种通俗而形象生动的说法. 前文所述"徐家围子"大型天然气田发现情况,旨在于期盼各有关参研人员切不可受限于10余年前大庆大气田发现这一巨大业绩生成之中的具体经验.我以为"油储项目"只是第一步办成了"看到了山"也"看到了水".当前对徐家围子大型天然气田的研发有一定的认识,通俗地讲是"只要找到了古火山口就能发现气田",困难之处却在于对所发现的气田尚不知可否以某种形态顺延展拓.我以为当前以大庆陈树民和冯志强博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这一届"973"项目"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新认知和新发现阶段.本专辑的内容,反映了他们工作中的阶段性成果.中外油气勘探历程显示,油气发现和储量增长往往呈现脉动-停歇式的周期性特点.即,有些油气发现后,出现一段时间停滞,然后又有新发现、再出现间歇期.长期的勘探实践证明,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储量增长,就必须毫不松懈地坚持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蓄积待发的火山岩油气勘探,为我们提供了开拓新型油气资源的难得机遇,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巨大挑战.基于此,尽管我早已不再具体介入大庆油田的一些实际工作了,但仍希望借此机会和业内同仁交流,并尽自己所能为大庆、为我国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些实事. 若认同对大庆火山岩天然气藏发现的上述现行通俗说法,那么,寻求古火山的喷发期次和喷发地域,本应无可厚非,也是一不可或缺的基本工作;然而,若进而断定"火山喷发成藏"这一结论,则需严密的科学证据和逻辑论断,特别是搞清火山活动和油气运移之间的匹配关系.切忌重犯"立论在先,取证在后"的不科学思路和方法.我近期进行一些区域性的油气及金属矿勘探的布署研究,曾建议青年人要大胆地联合"3G"(地质Geology、地球物理Geophysics、地球化学Geochemistry)的知识、思路、方法和相关研究生产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制定联合研究方略措施.本文集尽管只是反映大庆大气田发现的近期研究的部分进展,但我期盼在本届"973"项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力求再滚动5年,为开展"产学研用"的"3G"联合研究打下基础.就地质对象的复杂程度和油气目标的多样性而言,火山岩油气勘探无疑是一项十分艰苦卓绝的工作,确实需要多方联合、集中财力和智慧、长期探索、不懈努力,要打造一支产学研用结合、国际领先的创新团队,使我国在火山岩油气勘探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我本人一直和大庆同仁一样,期盼着大庆实现万亿级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目标,也坚信大庆必将再铸辉煌. 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幼铭研究员和刘洪研究员为本专辑的出版所做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同一中地震测报组是一九七三年成立的。近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执行“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我国地震工作方针,顶着“四人帮”刮起的阵阵妖风,以大庆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使用土地电、土地磁、土地应力、地倾斜、地温、地声等多种手段,连续观测记录,努力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规律,在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震电勘探方法在大庆油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检验前苏联和美国提出的某些震电勘探方法的实用性,在大庆开展了震电勘探方法实验,包括直流电场对地震波的影响以及地震波与电磁波的相互激发。实验是通过自制的电场前置放大器和已有的商用仪器在野外进行的。实验发现,在10A直流电场环境下,地震叠前炮记录上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变好,接收到第一类震电效应所引起的伴随电场和转换电磁波,这对震电勘探在大庆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密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大庆地区48口井的全波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资料进行了大庆地区密度与纵波速度、密度与横波速度经验公式,经5套文献数据和大庆,南阳,江陵等地实际测井资料检验证明,密度与纵波速度经验公式精度高于Gardner公式,并可看出误差的地区性差异;密度与横波速度经验公式无前人公式比较,但可看出其精度低于密度与纵波速度经验公式,建议在建立上述经验公式时,各地区最好根据本区资料确定经验公式中参数。如无本区公式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局召开了全省地震战线学大庆会议。很多同志在会上介绍了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振奋了革命精神,决心要在学大庆运动中来一个学习比赛,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竞赛高潮。本刊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和本期刊登的运城地区地震办、文水县胡兰中学、南下庄矿、昔阳台、大同一中地震测报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油储”项目在大庆实施获得成果的概述及认识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项目立项不久,为验证所开展理论研究的有效性,从各课题优选内容,提出直接介入大庆外围及深部油气储量预测工作的额外研究内容,旨在于提升本项目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1998年研制集群计算机、研发叠前地震资料并行处理平台及辅助软件包,促成本项目与国际同步(2000年)生成“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及软件,提升了我国在勘探地球物理研究领域地震成像的能力.1999年,在大庆组装8个节点集群机,处理150km地震资料,在82线的深度剖面上,发现“凹中隆”内部结构和断裂特征.后经布署三维地震勘探及多项研究,大庆决定钻探“徐深1井”并获得重大突破,揭开了大庆发现大气田的序幕,极大地显现并提升了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分别在北京和大庆两地设立“油储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业已表明,合理的科研组织思路及举措,有利于重大项目成果的集成与应用,以及形成研究团队的群体突破态势.  相似文献   

12.
大庆地区P-SV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大庆油田在P-SV波处理方面的经验,给出了P-SV波资料与常规纵波资料处理上的不同点.并对大庆探区汪家屯区块采集的P-SV波资料进行了处理,所处理的P-SV波资料主频达到20Hz.  相似文献   

13.
五大连池火山区土氡分布特征与断裂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FD-3017对五大连池火山区大范围的土氡测量,了解本区的土氡分布情况,布设了小孤山-尾山;东焦得布山-火烧山;东兴-大庆副业二队;永安-大庆副业一队四条剖面,测量结果发现火山区内放气现象强烈,土氡含量与火山区构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含气储层产能预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是当前大庆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火成岩含气储层产能作为一个表示动态特征的参数,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讨论了火成岩含气储层的产能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根据测井资料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火成岩含气储层产能的方法,利用已知气井测试结果和测井资料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根据网络学习训练结果,输入测井资料等静态参数,可预测储集层的产能,根据这种关系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测井对产能的预测评价,从而为大庆深部火成岩含气储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黑龙江省大庆短临前兆数据网的布局和业务流程,阐述了台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1—2015年在大庆地区开展了活断层探测,查明区内北北东向断裂若干条,皆为大安-德都断裂的分支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Q_(1-2)。根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庆地区存在断裂褶皱变形带(以下简称断褶带)现象。断褶带与长垣隆起关系密切,分析大安-德都断裂活动是造成长垣隆起的内在动力成因。故由对大安-德都断裂各分支断裂的评价,进而引申到对断褶带地震危险性的评价是科学合理的。本文以断褶带为潜在震源区重新分析东北潜在震源区的地震空间分布概率,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利用G-R关系预测断褶带未来100年内6.0级地震发震概率是0.039,重现周期为2500年。  相似文献   

17.
对大庆地震台网朝阳沟子地震台单台记录到的大量事件,从发生时间规律、记录波形特征与频谱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判定这些事件是爆破事件.结合大庆油田地区爆破作业较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判别事件性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验对大庆遥测地震台网内事件的精确定位,分析了台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 网内P波速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编制出相应的初至P波走时表。  相似文献   

19.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02—2012年11个数字化测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拟合尾波窗长60 s时尾波Qc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得到黑龙江大庆地区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式为Qc=(24.57±6.05)f0.9937±0.0713。庆新台Q0值最高,朝阳沟台Q0值最低。研究区内地震台站表现为低Q0值,高η值,符合Q0值与频率的依赖关系,表明该地区地下介质非均匀程度高,构造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20.
依托大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开展大庆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筛选黑龙江省及周边662个地震事件的震相到时,修订研究区域走时模型。对研究区148个地震运用交切法和双差法重新定位,对比发现,双差定位后地震定位精度显著提高,地震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条带状更为明显,震源深度表明,研究区孕震层基本位于地壳中上部。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对工作区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分析,认为本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以水平走滑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