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气候学是古老的学科之一,它对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一直起着促进作用。由于气候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了应用气候学。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气候会议,对应用气候学的意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关于应用气候的一系列国际会议、讨论会、讲习班,按需要对应用气候学做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2—1983年四川盆地东南部7个水稻立体气候生态的分期播种试验的资料和三十多个县的水稻气候考察资料,根据农业气候学和水稻生态学原理,进行了区域总体性和综合性分析。在此工作中,着重揭示了盆地东南部立体气候生态特点,探讨了水稻低产的气象原因,提出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变水稻低产面貌的途经。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气候学研究一一“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邹进上主编气象出版社 1989年8月本专样是为纪念我国著名气候学享么枕生教授从事气象工作和执教50周年而选编的,旨亡推动“天,地、生”气候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本书共选刊55篇学术论文,皆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或么枕生教授的学生们所撰写。内容分为三部分,即:(一)统计气候与气候变化;(二)动力气候与气候模拟;(三)“天、地、生”相互影响问题文章立意新颖,资料丰实,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开创性和启迪性,可供从事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农业、林业、生物生态、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3年夏季低温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金栋  太华杰 《气象》1995,21(2):19-22
从农业气候学和农业气象学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1993年夏季气候特点的分析,试述“凉夏”天气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的一面,以期今后深入研究,达到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上     
《The ENCYCLOPEDIA of CLIMATOLOGY》(气候学百科全书) John. E. Oliver和Rhodes. W. Fairbridge编,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出版,1987年,986页。本书是地球科学系列百科全书的第六卷。本书包括气候学科的各个领域,选用各个大陆的气候资料,对各种气候过程和气候变化做了简要的说明。本书是新版,着重阐述了气候学的发展,介绍了气候学的正规研究工作和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生物气候学,核冬天,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和  相似文献   

6.
陶诗言  杨鏗初 《气象学报》1959,30(3):251-257
解放以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气候学的研究。气候是许多建设事业中必须考虑的自然因子之一,各个生产部门对于气候资料、图集和气候学研究的需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愈来愈普遍。但是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一些旧气候资料、图集和气候学的研究著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了。因此,在解放后的最初几年,对于整理气候资料和编绘新的气候图集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同时在新的气候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方面的气候学问题的研究。最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学研究有两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7.
毛政旦 《气象》1982,8(2):18-19
(一) 气候与地理的关系是气象工作者与地理工作者都颇感兴趣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认真的讨论。气象工作者多年来较多地注意到气候的物理方面,认为气候学属于大气科学。然而,气候现象是有严格地域性的,若不注意气候的地理方面,气候学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另方面,地理学家在研究气候的时候,由于着重于气候事实的描述,不注意气候构成的物理机制,因而说明气候事实的联系就发生困难。从学科的观点出发,气候学应是大气科学与自然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例如,E.T.斯特林格(Striger,1972)认为:“气候的物理问题涉及到气象学与地理学两者的研究”。从方法论和所研究的内容考虑,气候学现在主要有四个分支,即统计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动力气候学和地理气候学。 不过应该特别说明,地理气候学与现在的气候地理学并不相同。气候地理学认为气候是一种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应用彭曼公式对蒸发量进行了气候学计算 ,并对近 40a灯塔站蒸发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年和生长季等不同时段的分布规律分析 ,以便为农业水分分析、农业气候影响评价、作物水分平衡等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9.
蒸发量的计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彭曼公式对蒸发量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对近40a灯塔站蒸发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年和生长季等不同时段的分布规律分析,以便为农业水分分析、农业气候影响评价、作物水分平衡等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现代气候学研究会进展本书全面分析分析了近 20年来气候学研究的前沿进展,涵盖了气候诊断、气候模拟及气候预测等内容。全书分三篇 21章,第一篇介绍气候系统与气候变率,第二章介绍 ENSO系统与短期气候预测,第三章介绍十年到百年气候变率与长期气候预测。 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是大气科学领域的专业参考书,也可供地球科学其它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46万字,定价 29.00元。 草业恢复与沙漠化防治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了 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恶劣天气发生之早、频率之…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有效地估计气候生产潜力,对于科学开发气候资源,变气候资源优势为农业生产优势,规范农作物布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粮食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成果已在评价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和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西42 a(1960—2002)气候资料,分析评价气候变暖对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的影响,用T uyn thw h ite M em ora l理论模式计算了气候变暖对陕西省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使陕西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增加,但降水量减少,气候生产力降低。同时讨论了气候变暖后陕西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近日本的田中研究了亚洲季风区的大尺度气候变动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许多国家,降雨量和作物产量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大范围歉收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美国应用气候学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气候资料与气候信息的应用在大气科学领域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近年来实用天气预报的发展引人注目,但也未超过应用气候方面的进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变化,将应用气候学推向黄金时代。应用气候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5.
评价气候学的现状和未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气候问题被推进到重要地位的事实并不使这一向题更为容易。过去的几年里出版了许多新的气候学专门杂志和几十部新著作。即使在像气候定义这个基本概念方面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亚历山大·冯·洪堡(1845)曾把气候定义为所有影响人类感官的各种大气变化。最著名的三位经典气候学家韩(Hann,1883)、伏依科夫(Voiekov,1884)和柯本(1900)则将气候理解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气候工程是气候学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它将丰富现代气候学的内容,并促进气候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微观气候工程会使农业等生产部门迅速提高效益;宏观气候工程对协调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将是社会发展的决策、规则与管理不可缺少的参考,也能促进科学思想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经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太湖地区35年来气候总趋势,对涝年和低温年的世纪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应用天文气候学原理对气候的准周期变化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农业经济为研究对象,综合气候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理论,在阐述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经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评估了1991—2020年历史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宁夏农业经济产值的差异化影响,进而预估了SSP3-RCP8.5和SSP2-RCP6.0情景下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气候暖湿化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降水均非线性影响农业经济产值,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抑制农业经济增长,极端高温与重旱未能形成“热旱”复合型灾害影响;SSP2-RCP6.0发展路径可以大幅减缓SSP3-RCP8.5路径下未来升温的潜在负面影响。评估结果揭示了西北气候暖湿化对农业经济的复杂影响,有助于为区域最佳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的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气候学中从“气候”的概念发展为“全球气候系统”标志着科学的发展.从现代气候学的观点看,气候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特征,而不是局地的温、湿、压.科学技术进步是全球气候系统概念建立的基础,这主要指: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全球观测系统的建立,及气候模式的发展.气候科学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