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地图学与虚拟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志文  叶圣涛 《四川测绘》2002,25(3):99-101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 ,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造 ,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 ,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代地图学中的虚拟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琼 《测绘通报》2002,(6):23-24
信息时代赋予现代地图学新的内容和新的生长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和因特网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应用使赛博空间(Syber Space)在虚拟地图中得以构建,从而使地图由原来的平面变成了含有属性的多维空间环境。地学工作者可以在赛博空间中足不出户地漫游世界,可以进行地学多维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燕燕  胡毓钜 《测绘工程》2001,10(1):27-29,36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介绍了当今地图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图可视化。认为在地图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由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指导对虚拟地图、动态地图、交互地图、基于万维网地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让地图学走进现代决策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仁忠 《地图》1994,(3):9-13
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不但改变了地图制作技术、亦改变了地图应用模式,拓宽了地图应用领域,现代决策领域是信息时代的地图学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天地,在中国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高俊  曹雪峰 《测绘学报》2021,50(6):711-725
地图与空间认知的不解之缘,连续而深化.地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空间认知的历史,空间认知的理论与方法为地图学打开了另一扇门.空间认知的研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地图是大脑空间思维功能的物化.技术进步提高了地图空间认知的效能和价值.依据人的空间认知的进步来定义地图史的阶段,可以划分为远古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面对近年来科技浪潮与社会发展对传统学科结构提出的挑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地图学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以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更有针对性的先进技术和更广阔的服务面,来培养新型的地图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8.
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等的发展使现代地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地图趋向数字虚拟空间方向发展,地图学的研究方法、主题与传统地图学大相径庭,地图虚拟空间的理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互联网技术(internet technology,IT)领域的学科跨界迫使地图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产品的附属物,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使得地图学亟待完善和更新理论。地图学发展的难题促使学者向其他领域进行探索。计算机游戏通常具有明显的地理意义,"数字+文化"的发展将游戏推向高新技术的前列,游戏地图则是现代ICT技术和地图的合体。以游戏地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游戏地图的维度、交互性、叙事探索性和文化传播性来探究虚拟空间的特点、本质及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启示,发掘其对地图理论的扩展,从而完善ICT时代地图学的知识和理论,促进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淑梅教授1923年出生在沈阳市郊区的农民家庭,194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学系。在校学习期间,受地图学前辈刘玉峰老先生的熏陶,她对地图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参加了当时国内较早的中学教学地图的编制,工作体会“地理离不开地图、地理教育更离不开地图,创建现代地理系适  相似文献   

10.
韩雪培 《测绘科学》2011,36(2):230-232
现代可视化使地图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图作者的数量在可视化的兴起中迅速增长。这种现象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从可视化实践中得到论证。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与地图相关的论文统计结果证明地图应用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地图普及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以普及性教育为出发点,作者对地图学课程从理论、实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改建议,并进一步提出为地学以外的所有专业开设地图通识课和建设地图知识普及网站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为了尽可能让人类快速认知地图,地图学家想方设法表达地图中的信息,特别是采用地图符号、文字标注等手段,使地图可读性大为增强。中外地图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地图能够与真实世界的空间格局相同,实现真实世界在图中。那么,究竟有没有能够全方位展示空间地理信息实体以达到最接近真实世界的技术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全息三维影像显示技术。  相似文献   

13.
该书于2003年3月由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印刷1000册)。该书是作者从其从事地图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发表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的38篇论文汇编而成。这不仅是作者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图学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地图学在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不断研究探索与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新进展。本书包括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专题地图学、综合制图原理与方法、地图方法与地图应用、计算机制图与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地学信息图谱与地球信息科学共六部分。该书定价68元。(本刊讯)廖克研究员的《地图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学可视化探讨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提出了关于地学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地学可视化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地图可视化与 G I S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的2 个基础部分。地学多维图解是从非可视化角度提出的,关于图的地学知识表达、获取及其图的地学问题解的求证原理和方法,是地学可视化的高一级发展阶段。地图可视化中的信息表达交流模型和地理视觉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将从理论上促进地学多维图解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学可视化、地学多维图解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后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地图学具有区域学科和技术学科的双重性质,作为区域性学科,它的发展同地球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图不仅是地学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地学分析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现代地学的研究成就与发展水平也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在地图制图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作为技术性学科,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地图制图技术的根本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图自动化的试验研究,70年代初步实现计算机制图与数字测图,80年代基本实现遥感制图与计算机制图,到90年代则完全实现全数字化计算机制图与自动制版,完成了地图编制与生产由传…  相似文献   

16.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图的概念和定义出发,分析了地图学的本质和特点,重点讨论了现代地图学面临的挑战和表现出的新特征,并对地图学的地图制图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郭仁忠  应申 《测绘学报》2017,46(10):1274-1283
在ICT技术推动下,地图学的发展迎来空前的挑战,本文针对当前地图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转变,深入分析传统地图学的限制——物理空间的传统约束,面向现代地图的形式松散化,从现实与虚拟、外表与内里、纸质与电子等8个方面论述现代地图学信息空间的数字自由,并针对数字时代和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和需求,拓展地图学框架,同化新兴元素,推动地图学复兴。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智能时代地图学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邓敏  刘宝举  陈杰 《测绘通报》2021,(6):152-155,165
为了适应当前智能时代大数据的特点和地图应用的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地图学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地图学教学的特点,多源地理信息的参考体系差异、多维度地理信息高效可视化、多尺度表达的灵性化、地图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等对地图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图学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目标,提出在地图数学基础、地图可视化技术、地图综合和地图分析等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增设新型坐标系知识、多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地图应需综合的多尺度表达方法、全息地图理论等主要知识点,并给出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地图学四面体--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高俊 《测绘学报》2004,33(1):6-11
传统地图学研究3个关系:实地-地图,读者-地图,读者-实地.这个学科的框架可以称为"地图学三角形".对这三种关系的研究随学科和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数字地图的出现扩大了传统地图学的视野和服务面.现代地图学需要面对6个关系的探讨.除了上述3个关系外,还要增加数字地图-地图,数字地图-实地,数字地图-读者3个关系.新的学科框架变成了"地图学四面体".从"三角形"到"四面体"反映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发展与变革.地图学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对地图永恒的需求和地图本身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