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平差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地图数字化过程中采用平差方法来建立坐标计算的统一模型。将测得的角度、边长等数据化为方向、距离观测值列立误差方程,通过调用统一的平差迭代计算程序来计算未知点坐标及精度。详细给出了基于平差的11种常用坐标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1.本文首先叙述了一些基本概念:即采用完全方向观测法或全组合测角法时,以测站平差后的方向作为平差元素(即按方向平差)是严格的;以测站平差后的角度作为平差元素(即按角度平差)则是不严格的。但将测站平差后的所有角度作为观测角而进行带权的平差,则又是严格的。由此引出一个结论,即不管采用何种观测程序,只要测站平差后各方向的权数相同,别在这种网形中,按方向平差与“顾及测站条件和权的角平差”是一样的。2.根据上述结论,作者导出一个按方向平差的要求的表达式,这一表达式是以角度改正数来表示的,这样就便于和角度平差的要求进行分析比较。3.根据分析比较并结合一些实际计算资料,提出平差大面积三角锁网时对于平差元素选取的意见,对于小面积三角网的平差元素的选择,也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判别法。以上意见是初步的,在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法是以混合平差法的理论为基础的。它的特点是对分区线上的公共方向采用误差方程,并且设分区线两端点的定向角、分区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以及相邻分区线两端点间的纵横坐标差为未知数,而对所有其它各方向均采用改正值方程。平差方法是严密的。本文主要叙述了平差方案的理论和试算情况,并且提出了运用本方案进行天文大地网平差的一些考虑。  相似文献   

4.
当平差一个按方向观测的三角网时,平差方法一般有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条件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未知数的条件观测平差法;第二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及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的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等)作为未知数的一般间接观测平差法,其中也包括带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第三类型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和当三角网按第一类型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部分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属于这类型的有:阿湼尔平差法和弗利特里希平差法等。本文将叙述一种混合间接观测平差法的基本原理,这种平差法是以三角网中观测方向的定向角、三角网中某些几何量(三角点坐标、三角边的边长和方位角等)以及当三角网按上述第一类型的条件观测平差法平差时的某些条件式的联系数作为未知数的间接观测平差法。这种平差法可以看作为上面第二、第三两种类型平差法的混合。因此这种平差法亦综合了这二种类型平差法的某些优点,主要表现在法方程式数目少(有时少得很多)和便于分区平差。这种平差法可能适用于按等权方向观测的三角网平差,如:具有复杂图形的城市三角网、大规模的天文大地网、Ⅱ等补充网和某些插点的平差。  相似文献   

5.
前言自由网的经典平差是将网固定在必要的起算数据上,按经典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的。例如平面控制网中测角网需设定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边长和方位角;测边网需设定一个点的坐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高程控制网需设定一个点的高程等。  相似文献   

6.
导线网通常采用角度和距离为观测量进行条件平差,本文从附合导线和单一节点导线两个角度讨论了一种以坐标增量为观测量的导线网条件平差方法。论文利用协因数传播定理推导出坐标增量为观测量时的权值确定公式,并比较了两种不同观测量的平差方法在附合导线和单一节点导线中数据处理的结果。结果证明了以坐标增量为观测量的条件平差方法在两种导线网中均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由于物理测距的发展,测边三角网的平差问题被提到研究的日程上来,国内外的刊物上多有这方面的文章,但还没有趋于一致的看法。对各种平差方法的综合比较尚待展开,以便提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平差方法。在很多图形中,作者认为用坐标平差法比用条件平差法或由误差方程式转变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要有利些。因为用坐标平差法平差测边三角网时,误差方程式的系数极容易计算,且未知数之间仅有直接联系,则组成法方程式容易;当用条件平差法时,虽然产生的条件比测角网要少得多,但条件方程式的组成非常繁;当用由误差方程式转换为条件方程式的条件平差法时,除了极少数的典型图形(仅产生一两个条件的图形)外,导出的条件方程式也是复杂的。另外,在精度估计方面,坐标平差法比其他方法也简单得多。至于按边长计算坐标的问题,任何方法都是不可少的,所不同之处只是在平差前还是在平差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用线形三角锁加密控制点,对选点和观测都显示了很大的灵活性,因而近些年来较广泛的被采用。随之而来的线形锁的平差也被人们所重视,在“测绘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计算方法,但其中有些方法是不够严密的。在北京测绘学院编写的“测量平差”讲义中载有严密的平差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为了组成横坐标条件方程式,须先在新的坐标系(坐标系经平移与旋转)中计算概略坐标,这些坐标在以后没有什么用处。另一个缺点是平差值函数的精度估计不能与平差同时进行。本文试用带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平差测有定向角的线形锁,企图弥补这些缺陷,同时最后坐标在已算出的概略坐标的基础上加以改正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徐金洲 《河南测绘》2004,(4):25-26,28
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经常采用测边交会和大地四边形进行控制测量。在测边网平差过程中往往使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的方法,计算相当繁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给测边网平差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差方法,在进行简单的测边网(测边交会,大地四边形)平差过程中,通过AutoCAD作图,得到边长交会点的坐标,利用不同的交点坐标,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交点坐标的最或然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普通间接平差和相关间接平差两种平差方法相结合,进行以坐标差作为观测值进行导线网相关平差的方法.在该平差方法中,利用普通的简介平差原理推求出坐标差观测值的相关协因数阵,并以此作为已知数据进行以坐标差观测值作为观测值的导线网的相关平差.  相似文献   

11.
坐标平差     
自从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测量平差之后,坐标平差就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为什么这个大家熟悉的方法,又来重提呢?阐述它的目的,是想把这方法改进一下,使它更方便,更有普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电子速测仪坐标导线平差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第5期《测绘通报》刊载了《电子速测仪坐标导线平差计算方法》(以下简称《方法》)一文,提出了一种直接利用实测坐标进行平差计算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有不同见解,并提出了另一种平差计算方法,供参考。 一、几点讨论 1. 《方法》一文作者认为,其平差方法是将角度误差与边长误差综合考虑进行平差的,比普通简易平差(将角度误差与边长误差分别进行分配)更为合理。笔者认为这两者是不可以比较的。因为在电子速测仪导线中仅仅测算出了坐标闭合差Fx和Fy,并没有测算出方位角闭合差Fα,只有2个多余观测,也就只能列出2个条件方程式(即就是测算出了Fα,《方法》中也未考虑)。普通简易平差用于普通导线测量中,要测算出方位角闭合差Fα,有3个多余观测,即有3个条件方程式。显然普通简易平差是将方位角闭合差Fα和坐标闭合差Fx与Fy绝对分成两步进行的,但其平差结果的精度肯定要比《方法》平差结果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参加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空间网与地面网,都经过了单独平差。获得了各自的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天文大地网平差后也形成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从理论上讲联合平差可采用坐标及协方差参与平差或观测值直接参与平差,前者平差模型比较简单。但由于二者  相似文献   

14.
设测区旧有各级三角网,已经严格平差,主网因某种原因加强改算坐标发生变化,若次级网根据旧的观测平差均无问题,欲保持原有平差角度,则可用平移、转轴及长度比进行改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按坐标平差法平差天文大地网时,用共轭梯度法解算观测方程组的原理和计算未知量及其函数方差的方法。还简要地叙述了对4736个点的一等三角锁系进行平差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GPS大地网平差软件VECADJ,它基于严密的相关平差理论,能进行单基线或相关多基线的矢量网平差;在平差时可自动进行粗差检测和定位,并通过抗差估计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该软件还具有板块运动场改正、坐标转换、精度统计和误差分布图输出等多项功能。VECADJ具有处理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已应用于全国GPS一、二级网平差。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GPS生产过程中局域范围的坐标转换常用模型、重合点选择以及对约束平差精度进行分析,根据约束平差精度要求选择重合点、转换模型和方法,对GPS相对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中的约束平差、坐标转换模型及重舍点选择对约束平差精度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以统计图表方式进行系统研究,从GPS应用中探讨约束平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至1997年,我国先后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的布测,该网覆盖了整个中国大陆,通过该网的平差,建立了我国高精度的GPS参考框架,在全国GPS网平差中,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新的相关GPS基线向量抗差估计方案,并应用了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该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测站点坐标估计值的内外符合精度有了较大提高,基于相同的数学模型和平差方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独立开发了两套软件系统:“GPS平差之星2000”和“VECADJ”,并进行了相互比对,在自由网平差中,两套软件解算的所有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1毫米;引入某些GIS站固定基准后,其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6毫米。最终点的均方误差大约为8.6厘米,所有GPS点位的均方误差均值约为1.2厘米。  相似文献   

19.
光束法平差在工业测量系统TSST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经纬仪工业测量系统模拟摄影测量系统,把角度传感器视为摄影机,将物方点的角度观测值化算为虚拟像点坐标,从而按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进行两台或多台经纬仪间的系统定向和空间坐标解算。利用光束法平差技术研制开发了中文TSST2.00工业测量系统软件;对经纬仪整平状态和未整平状态下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光束法平差技术可以处理经纬仪在任意姿态的观测值,其精度达到了整平状态的结果;最后还介绍了TSST工业测量系统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平差采用间接观测方向平差法,直接用点松弛法解误差方程组。观测方向是等权的。输入机器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加归心改正后的球面方向值(附方向号);已知点坐标和推算待定点概略坐标所需的信息。全部概略计算和平差计算都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而不需要任何人工的辅助计算,最后以成果表的形式打印出平差结果。运算过程有充分的检核。平差一个具有32个点的三角网的准备工作约需1—2工天,计算时间为1—2小时(包括打印时间在内)。计算结果与手算结果比较,坐标的最大差异在1—2厘米以内。试算结果还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程序,对于自由网也能得出较精确的结果,但收敛速度较慢,今后应研究有效的加速收敛的方法。文中重点叙述了平差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的主要思想。在平差计算方法中叙述了点松弛法及其收敛性,推导了利用点松弛法求未知量中误差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可直接利用平差程序计算未知量的权倒数,而不需要另外编制计算机倒数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