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自早二叠世以来经历了3个发展演化阶段.该凸起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具有"多源供烃、网毯式输导、多期成藏"的有利条件和"多套含油层系、多种油藏类型、多种含油品位"的"三多"油气聚集特点,岩性类、地层类圈闭是凸起的主要勘探目标.该凸起东南部倾没端和西北部山前带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南堡凹陷是一个典型的富油气凹陷,近年来在多个勘探领域获得新发现,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的勘探实践与盆地第三次资评结果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有效指导勘探部署。通过南堡凹陷基本石油地质特征解剖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建立了不同勘探领域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油气富集规律。基于地质风险评价,优选评价方法,重新开展南堡凹陷资源量计算,明确了剩余资源分布及未来有利勘探领域。资源评价结果显示:南堡凹陷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2.20×108t,非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2.19×108t,剩余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7.10×108t。依据"深浅兼顾、油气并举"的原则评价,指出了高柳、南堡1号、南堡2号和老爷庙等4个构造带是未来重点石油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3.
矿产勘探的理念,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勘探哲学",是指导矿产勘探的思想、方法、技术、目标和组织.矿产勘查的3个基本要素是"找什么"、"哪里找"和"如何找".随着"三要素"的发展,矿产勘查的概念正在逐渐变化,"三要素"为改变矿产勘探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矿产勘查概念的创新是持续的勘查和开发与时俱进的结果."数学...  相似文献   

4.
其他     
中国石油评出2016"双十"科技进展该评选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办,"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中有"古老油气系统源灶多 途径成烃理论突破有效指导深层勘探"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突破有力支撑安岳大气田规模开发"三品质测井评价技术突破有力支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中有"‘源-渠-汇’系统研究有效指导多类沉积盆地油气勘探"非常规‘甜点’预测技术有望大幅提高勘探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与四川盆地是中国海相深层6000 m以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已发现多个深层超深层大中型油气田,而且有一批重点探井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预示着该领域有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文从沉积建造和后期构造改造两个方面对比了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油气成藏条件,并依据勘探与研究进展,提出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建议.研究...  相似文献   

6.
断陷盆地中浅层圈闭往往覆盖在烃源岩之上,具有多源供烃特征。为深化断陷盆地中浅层油气成藏特征认识及明确有利勘探方向,以渤南洼陷沙二段(简称为Es_2)为例,依据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简称为Es_4~s)、沙三段(简称为Es_3)和沙一段(简称为Es_1)3套烃源岩分别在馆陶组沉积晚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晚期为沙二段油气成藏提供了油气来源;断裂体系沟通油源,为油气纵向运移的通道,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之一;储集层物性决定含油性,是含油程度高低的关键;渤南洼陷沙二段存在"两期成藏、多源供烃"油气运聚规律,不同成藏期次下形成的单源油和混源油油藏聚集在多类型圈闭中;"多源供烃"成藏模式及其成藏主控因素共同指示出渤南洼陷沙二段下一步的有利勘探方向为中部滩坝砂岩、南部扇三角洲前缘以及西南部多类型储层发育区,各区带油气勘探重点不一,勘探风险各异。  相似文献   

7.
勘探阶段、各阶段勘探工作的目的、矿石工业品位指标和储量级别,都应与勘探对象统一,即随着勘探对象的改变(由"矿田"依次变为"矿区"、"矿带"和"矿体")而逐步改变.在苏联出现这种观点比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要晚的原因是:他们的勘探工作与开采工作的不统一对科学发展起了阻碍作用.作者认为上述五个概念应当统一于"勘探对象",而不是"勘探目的"(探明储量的用途),这是他的特殊见解之一.  相似文献   

8.
Melut盆地为中非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裂谷盆地,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处于区域构造勘探向"三新领域"勘探的转型阶段,油气富集规律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开展Melut盆地与我国东部主动裂谷盆地的类比分析,有助于深化盆地成藏认识,推进勘探转型.研究表明,Melut盆地北部具被动裂谷成盆特征,发育大型富油凹陷,形成以古近系跨时代成藏组合为主,近源白垩系成藏组合为辅的油气富集特点,古近系Yabus组上段跨时代岩性油藏与近源白垩系Galhak组断块油藏是北部深化勘探的重要领域;盆地中南部具被动裂谷与主动裂谷的叠加演化过程,与海拉尔盆地相似,具小型断陷沉积充填与成藏特征,近源成藏组合是有利的勘探对象,继承性洼槽内低凸起、凹陷间断裂隆起带及缓坡断层坡折带是有利的成藏构造带.该研究深化了Melut盆地成藏认识,明确了盆地南北具有不同的成盆机制与成藏特征,对推动北部成熟探区深化勘探与中南部低探区勘探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成善 《地质与资源》2021,30(3):219-219
松辽盆地是我国重要油气产区之一,分布其中的大庆油田公司等四家国有油田企业,为共和国的石油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连续开采使得域内油气勘探进入高成本、高难度阶段,面临后备油气资源不足的严重威胁,亟待开展"四新领域"调查研究工作.本专辑收录的文章较为系统地涵盖了"十三五"期间针对松辽盆地及外围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月山铺—祖塔地区处于湘中桃江成锰盆地中心部位,已勘探发现月山铺和祖塔两个中型锰矿床.为了实现对该区新的找矿突破,研究总结了区内锰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研究表明:矿床赋存于奥陶系烟溪组中,属海相沉积型锰矿床,矿石多属低磷、低铁、半自熔性的优质锰矿,矿床类型为"桃江式"锰矿.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康玉柱 《新疆地质》2004,22(4):406-411
中国西北地区面积 260×104 km2,已发现 100 多个油气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经几十年的研究和勘探,可知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多旋回演化、构造变形复杂、多时代烃源岩、多套储盖组合、多期成藏、独特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12.
歧口凹陷湖盆特征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歧口凹陷湖盆基本特征,剖析构造断裂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探索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湖盆自古近纪-新近纪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拗陷期三大演化阶段,现今表现为多隆多凹、盆岭相间的分布特征.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幕式演化影响,湖盆断裂以NE、近EW向为主,主断裂以侧接、转换为特色.凹陷主要发育潜山构造带、断阶构造带、盖层滑脱型断裂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模式富集特点差异明显.根据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海陆调解带裂缝油气藏的勘探、远源缓坡区沿断裂构造脊的中浅层勘探及大断裂控制的"Y"字型浅层构造及两侧火成岩勘探是下步工作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内生矿床重要成矿区之一.我们在开展华东两个矽卡岩型铜矿伴生组分查定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找矿勘探中积累的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54个接触交代—热液型铁、铜、多金属矿床中伴生组分的资料进行了粗略的综合,以便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14.
袁林川  吕宝凤 《河南地质》1998,16(4):256-260
倪丘集凹陷是在中、古生界基础上于早第三纪成生发展起来的陆相沉积小盆地。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断块发育、非均质性强、含油层系多、油气显示活跃、原油多源等特点。有一定油气前景,但勘探难度较大,不适用常规的勘探开发程序。下一步勘探开发应以小型断块油气藏为主要类型,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因素综合考虑、多手段协同作战的综合勘探方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区块,实施滚动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地区面积260×104 km2,已发现100多个油气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在几十年的研究和勘探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西北地区压性叠加盆地成油特征:多旋回演化、构造变形七大特性、多时代烃源岩、多套储盖组合、四期成藏、独特油气藏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等.   相似文献   

16.
阜新盆地经历了近30年的油气勘探活动,一直没有重大油气发现.为了进一步评价该区的资源潜力,探索新的勘探思路,通过油气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阜新盆地具备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提出主要勘探层系为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根据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烃源岩条件的差异,指出九佛堂组上段和沙海组下段为常规油气勘探目的层;沙海组上段为页岩气勘探目的层;阜新组为煤层气勘探目的层.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结果表明,阜新盆地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保存条件和储集条件,构造油气藏不应做为勘探选区的重点,寻找近洼陷的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是本区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陆相含油气盆地中高勘探程度区油气精确勘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凹选带"和"滚动勘探开发"等油气勘探方法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们都不是针对油气勘探的直接目标——油气藏进行勘探。在"主运移通道控烃理论"的指导下,在"定凹选带"和"滚动勘探开发"等油气勘探方法和认真研究陆相盆地复杂的油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等的基础上,针对陆相盆地中高勘探程度区的油气勘探特点,笔者提出了油气精确勘探法。该方法是在定源的前提条件下,描述油气主运移通道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状况,搞清油气运移的轨迹和圈闭的发育史,以类似"顺藤(主运移通道)摸瓜(油气藏)"的方式确定油气聚集的最有利场所,并优选目标——油气藏实施钻探。文中对油气精确勘探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油气精确勘探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流程和应有的成果图件。使用油气精确勘探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油气勘探风险,最大幅度地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军  蔡哲  庞雄奇  胡涛  游婷婷  徐帜  刘阳  于飒  李洪博 《地球科学》2022,47(7):2481-2493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受多种动力多种要素联合控制,因此不能完全依照经典的浮力成藏理论预测有利成藏区带. 通过剖析研究区已经发现的油气藏揭示出三种动力对油气成藏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低位能(背斜类油气藏)、低压能(断块类油气藏)、低界面能(岩性地层类油气藏);在每一种动力作用下,油气成藏受到有效烃源层、优相储层、区域盖层、低势区带4个功能要素及其时空组合的控制. 通过建立多动力?多要素复合成藏模式,对陆丰凹陷古近系4个目的层有利成藏区带进行了预测评价,优选出10个最有利目标,为研究区油气深化勘探和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总被引:105,自引:3,他引:102  
普光气田是四川盆地近期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藏最深、资源丰度最高的气田。在对普光气田的勘探及气藏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了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即成熟盆地的勘探需要有新思路;勘探技术是促进勘探发展的技术保障;大型富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类型多,成藏条件复杂,立体勘探能有效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可以开展预测含油气区、油气前景分级评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等.近几年来该技术在中国12个区块应用效果良好.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控制页岩气富集的因素较多.如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页岩的孔隙与裂缝、埋深、压力等.在页岩气勘探中,原生页岩气藏较高的异常压力、气藏的隐蔽特性、页岩的孔隙与微裂缝愈发育气藏富集程度愈高等这些有利的页岩气成蒇特点,均为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更有效地反映页岩气的富集规律,进而圈定页岩气有利目标区,大大提高页岩气的勘探成功率,降低页岩气的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