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必须求直务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指出:“我们对国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  相似文献   

2.
刘大伟  梁承龙 《地下水》2009,31(6):42-43
“地温水空调”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在城市和居民区集中使用造成地面沉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河道堤防管理保护范围内安装使用,危及堤防安全,影响防汛工作。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堤防安全,避免地址灾害的发生,要从加强宣传与监管、规范安装与使用和寻找替代能源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郝俊卿 《陕西地质》2004,22(2):101-106
陕西省独特的区域地质背景条件,造就了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代表性强、规模大和崩塌构造发育等特征,涵盖了极高的地学科学价值,但目前保护利用中存在着缺乏系统地调查、保护工作滞后和利用潜力尚待挖掘等问题。本文依据“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地质遗迹资源提出了科研 观光型、科研型两种保护利用类型,以此实现陕西省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继去年中央提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资源管理总原则之后,今年3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全国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不动摇.”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必须全  相似文献   

5.
张培元 《中国地质》1999,(12):16-18
今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和节  相似文献   

6.
工程环境研究雏议随着人口的膨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以致在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宣告:“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  相似文献   

7.
新年愿望: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地质环境工作始终按着“两个更加”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姜大明部长指出,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土资源工作“保发展、保资源、保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央重视、社会关注、群众需要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地质工作资源环境并重的方针,源  相似文献   

8.
一、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内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旅游资源是以地质遗亦为依托的旅游资源,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在保护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实现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起列为会议的主题,并把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一起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作出了精辟的指示。他说:“我们对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2.
辉煌的历程 光荣的任务: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调节作用而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时代,海洋已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领域。无论是政界首脑还是社会有识之士都一致认为,海洋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海洋资源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在保护和优化海洋环境的  相似文献   

13.
程巨能 《湖南地质》2003,22(2):87-89,106
地质资源包招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杜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应遵循适宜、适度、综合性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否则将合破坏地质环境,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山东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目前省内可供利用淡水资源的61.3%。由于开发利用中缺乏水资源系统的全面优化调配及保护、防治措施,导致部分水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及地质灾害发生。笔者通过全省水资源系统基本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全面分析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与防治;勘察评价研究,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论述。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爱惜和保护,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和全省水资源系统的优化开发,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斌 《中国地质》2000,(1):15-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3月15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国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总的原则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6.
对照保护耕地的严格要求,审视耕地保护的工作历程,调查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整耕地保护工作思路与强化耕地保护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志勇  苏学云 《地下水》2007,29(6):7-10,39
我国许多地方因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地下采矿疏干排泄地下水而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污染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了大范围地下水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程度,亟待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分析了造成地下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难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科学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开发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代人们着重思考的三大课题。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国土资源工作者的使命,应从专门的从事探查和开采矿产(包括固体、液体、气体)资源和开采矿产资源的狭窄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崭新的资源环境开发保护观。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遍布全省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9.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保护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杨明德 《中国岩溶》1998,17(3):233-238
溶洞旅游资源是一类位于地下的特殊景观资源,具有五大特征: ( 1)不可再生性但可永续利用; ( 2)资源旅游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 3)在岩溶分布区具遍在性和景观自身的雷同性; ( 4)因属环境脆弱性资源,故旅游开放后表现出高度变异性; ( 5)存在旅游生命周期律。在溶洞资源开发中,必须做好四个环节方面的工作,即: ( 1)调查、研究、评价; ( 2)科学规划; ( 3)合理开发利用; ( 4)有效保护和管理。此外,对在溶洞资源开发中的近邻互斥效应和立法保护问题,文中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根据淄博市2008年一季度土地供应情况,分析全市建设用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状,认为只有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促进集约节约用地”的路子,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才能实现国土资源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