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渐暖,大地复苏,生机勃勃,农耕大忙。但是,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旱涝、低温、阴雨(连阴雨),倒春寒,霜冻,大风等灾害天气屡有发生,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单点的气候分析,揭示春季的  相似文献   

2.
经典的完全预报法(PP)是全部采用数值预报产品输出作为预报因子。由于目前我台所接收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限制和大风预报的特点,在这份预报工具中,除用数值预报产品外,还用了一些实况因子,故叫做非经典的完全预报法(PPE)。春季由于河西走廊地区冷空气势力强,植被较差,地表裸露,午后增温迅速,在动力和热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易造成区域性大风,对农作物和人民生活设施带来很大危害。因此,春季大风预报是预报服务的重点之  相似文献   

3.
利用哈尔滨1909年以来百年春季的平均风速和1954年以来近50年的春季大风日数资料分析了哈尔滨春季大风年际变化和春季大风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是播种的季节,而春季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草返青、农作物播种和出茁。每地区土壤质地一般是不变的,土壤墒情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土壤中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空中降水,而春季的土壤墒情和上年度秋季降水、冬季积雪、当年春季降水、春季风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解冻和冻结的日期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下面就对春季土壤墒情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风与农业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看起来司空见惯,但作用于农作物的后果不可低估。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春季沙尘暴使土壤严重失墒,延误播种时间,播种以后,作物种子被风刮出,造成缺苗断垄;风蚀严重,耕地沙化、贫瘠化严重;丰收在望的农作物遭受干热风,产量大打折扣,品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石家庄地区17个地面气象站近39 a(1972~2010年)的常规观测大风资料,在分析石家庄地区春季(3~5月)年平均大风日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春季大风划分的局地、区域及大范围3个等级,分别对其进行大风日数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周期、突变特征分析,最后根据天气形势对春季大范围大风的天气类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1)石家庄地区春季年平均大风日数空间上呈"几"字形分布;2)春季3个等级大风均以4月份、1970年代居多,且逐年呈显著线性减少趋势,而全区性的大范围大风发生频次少;3)3个等级大风日数均明显的存在5~6 a和14 a的周期振荡,且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突变性减少;4)春季大范围大风为横槽型、冷空气偏东型、冷空气偏西型、冷空气偏北型4种天气类型,且以横槽型和冷空气偏东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春季经常因大风给飞机起飞着陆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准确预报出风速大小对保障飞行安全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利用哈尔滨太平机场6 a的气象历史资料,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春季偏南大风风速的线性回归预报方程,对哈尔滨太平机场春季偏南大风做出客观、定量、快速的预报,为预报员在实际工作中预报春季偏南大风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春季东南大风的统计规律及环流特点,提出了春季东南大风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华南雷暴大风天气的环境条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新林  孙建华  鲁蓉  张弦 《气象》2017,43(7):769-780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观测资料研究了2010—2014年华南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将华南春夏两季雷暴大风和普通雷暴的大尺度环境条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的华南区域08—20时(北京时)夏季雷暴大风略多于春季,而普通雷暴夏季样本数约为春季的3.6倍,雷暴大风主要发生在粤西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于普通雷暴,雷暴大风天气发生的环境条件具有更强的条件性不稳定,斜压性和动力强迫更强。春季雷暴大风发生时环境中的大气可降水量和中高层湿度均比普通雷暴更大,而夏季反之。华南春季雷暴动力条件明显优于夏季,而夏季热力强迫的作用大于春季。  相似文献   

10.
春季大风是安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别是东大风出现机率最多、危害最甚。本文用完全预报法对其进行分析,试作春季短期大风预报。资料选用1972至1982年3—5月历史天气图,从归纳的大风环流形势中分别找出因子,建立方程。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形成安西春季大风的主要形势有冷高南  相似文献   

11.
选取陕西省1961—2006年记录连续完整的58个气象站的大风和沙尘暴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全年、春季沙尘暴站次数均与大风站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沙尘暴与大风站次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为陕西春季沙尘暴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980~2000年历史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各种类型春季大风的预报指标,建立了焦作市春季大风的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61~1999年河南平均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风日数集中分布于太行山东南侧,豫西、豫中的部分丘陵区和永城一带;各地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两季,集中于春季,春季大风出现频率占全年的40%以上,秋季大风出现频率最低,只占全年的22%以下;各地大风日数60年代最多,70年代明显减少,80年代更少,90年代最少.  相似文献   

14.
根据钦州港海域自动气象站逐日极大风速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013~2017年钦州港各海域强风、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钦州港海域强风日数夏季多,春季少;大风日数冬季多,春季少。(2)钦州港中部海域年平均强风日数和大风日数最多,北部海域最少。(3)春季强风日数自北向南逐步减少,大风日数中北部海域多,南部海域少;夏季强风日数和大风日数中南部海域多,北部海域少;秋季强风日数中南部海域多,北部海域少,大风日数中北部海域多,南部海域少;冬季强风日数中南部海域多,北部海域少,大风日数中部海域多,南北部海域少。  相似文献   

15.
我区春季天气多变,特别是大风、强降温和大降水、冰雹等,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为了提高春季重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我们利用1961-1986年春季(3-5月)共26年的天气图和本地气象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了阿克苏春季大风、强降温、大降水等重大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80~2000年历史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各种类型春季大风的预报指标,建立了焦作市春季大风的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琪 《吉林气象》2021,28(3):29-32
用翔实的数据给出了2020年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20年吉林省农业生长季气温稍高,积温偏多,无霜期长,降水、日照偏多,全省大部第一场透雨早,农业气象条件阶段性变化明显,春季播种至玉米拔节期水热条件匹配好,农作物关键期生长状况较好;7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水热匹配较差,中西部部分地方出现农业干旱,影响旱田作物生长发育;8月下旬—9月上旬吉林省先后遭遇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三连击,导致农田发生渍涝、大风倒伏等灾害,对玉米后期灌浆、产量形成以及秋收进度都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1999年河南平均风速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风日数集中分布于太行山东南侧,豫西、豫中的部分丘陵区和永城一带;各地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雨季,集中于春季,春季大风出现频率占全年的40%以上,秋季大风出现频率最低,只占全年的22%以下;各地大风日数60年代最多,70年代明显减少,80年代更少,90年代最少。  相似文献   

19.
武威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课题组*(武威地区气象局733000)天气预报专家系统是以气象专家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模拟预报员分析制做天气预报的一种逻辑推理预报方法。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预报实践,研制了武威地区春季大风预报专家系统。1大风标...  相似文献   

20.
黄、渤海沿海大风变化特征及影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1—2010年黄、渤海沿海44个气象站大风资料,根据中央气象台对近海海区的划分,分析了近30 a黄、渤海近海5海区大风的气候特征,以及通过天气分型对2008—2012年黄、渤海沿海大风的影响系统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近30 a黄、渤海沿海5海区日最大风速≥6级和≥8级日数呈递减趋势,1980s大风日数较多,各海区≥6级大风在1981年和1987年前后均有两个峰值。≥6级大风日数随季节变化的峰值,渤海海区出现在春季,黄海南部海区是春季、夏季8月和秋季11月,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区则主要是春季和冬季。渤海海区以偏北风和南南西风为主导风向,与其他海区以北或西北风为主的特征明显不同。冷锋是黄、渤海沿海大风最主要的影响系统,其次是气旋型和高低压型大风。另外以850 h Pa温度平流的强度、冷/暖中心的强度、等温线密集带梯度、地面高/低压强度、地面大风前3 h/24 h最强变压中心强度和地面气压梯度等要素为着眼点,对不同类型的大风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